山西省科技廳支持的社會發展科技攻關項目《山西省污染源自動控制系統標準技術研究》,對推動山西省環境保護管控水平的提高和促進區域環境質量的改善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為了項目的更好推進,項目承擔單位山西省監控中心聯合國家環境保護工業污染源監控工程技術中心、有關企業組成項目組,負責項目的實施。歷經三個階段:一是深入調研,提出項目的框架;二是制訂工作方案,起草初稿;三是廣泛征求意見,開展先期試點。項目依據我省重點污染源監控系統的特性,系統調研了各類典型環保治理設施的工作原理與工藝特征,綜合運用了信號傳輸技術、電流互感技術、信號隔離技術和數采技術對環保治理設施的各項運行指標進行監控,通過實時采集和錄入各種環保治理設施監控系統的關鍵參數,記錄環保治理設施的運行狀況并對運行狀態進行判定,將環保治理設施運行過程納入監控范圍。借助物聯網工業信息化技術,實時掌控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狀態,科學核定污染治理設施有效運轉率,實現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具體表現在:一是提升環保部門監管效能,節約管理成本。二是督促排污單位自覺改善其環境行為,提高環保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競爭力。三是提高生態文明水平,促進區域環境質量的改善。該系統的投運,能夠有效鞏固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的成果,實現了環境、經濟、社會效益多贏的局面。該項目軟件系統通過了山西省電子產品檢驗所的軟件產品測試,相關工作取得1項發明專利和5項實用新型專利,該成果已在省內多家電廠和污水處理廠應用。
經過幾年運行,該系統以每年投資3000多萬的運營費撬動了全省總投資約700億元的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成為警示企業保障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的“緊箍咒”、監督企業合法排污的“千里眼”與精準提供有效監控數據的“智能腦”。
編輯:羅宇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