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上來講,2011年上半年的中國水業市場“喜”多過于“憂”?!耙惶枴蔽募?,“指導意見”為整個產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政策刺激。而另一方面,水價問題再次凸顯,理順水價已成為目前中國水業市場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上半年,江南水務的成功上市,再次激發了業內中小環保企業、地方水務公司的上市熱情,各地水司紛紛制定戰略規劃,謀求上市發展。
2011年中盤點 環境服務業時代將臨
作者:傅濤 肖瓊
二零一一年七月
一、宏觀形勢解析
貨幣政策趨緊 “資本為王”時代將再次到來
2011年上半年,央行已連續六次調高存款準備金,大量資金被凍結,企業貸款在變的艱難。上半年,CPI持續走高,通貨膨脹短期內得不到緩解,貨幣政策將進一步緊縮。在此背景下,地方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進一步加大。中國將再次進入“資本為王”的時代。
“經濟加速轉型”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迎來發展良機
“十二五”時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是第一次把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作為“主線”。一方面,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給戰略性新興產業帶來了發展良機,另一方面,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大的背景下,產業轉型已成為全國各行業的普遍行為。排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的環保產業,有望成為變革過程中最受益的產業之一。
“維穩”主基調 影響價格調整
2011年以來,國際上的局部動亂以及各種災難事件,已影響到中國的政治局面。維穩將成為中國政府制定決策的基調。維穩的政策基調將推動服務均等化的發展。在此背景下,政府一方希望調整資源性價格,另一方面又希望價格的調整對社會不要產生沖擊。同時,維穩的主基調會帶來政府對基礎設施的加大投入,比如:水利基礎設施。
二、政策年中總結
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為環保產業的發展帶來機遇
2010年9月通過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將節能環保產業列入重點培育對象。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為水務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中央“一號文件”-把水務行業的發展提到了國家戰略高度
2011年1月29日,新華社全文轉發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下稱 中央“一號文件”),“一號文件”正是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出發,明確了新時期的水利發展戰略定位。同時明確指出要積極推進水價改革。
“指導意見”-明確環境產業向環境服務業轉型方向
2011年4月5日,環境保護部發布了《關于環保系統進一步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率先統一思想:明確指出充分認識環保產業的戰略性、基礎性地位,進一步發揮環保系統在推動環保產業發展中的作用。“指導意見”的發布也明確了環境產業向環境服務的轉型。
水質標準提升在即-機遇與挑戰并存
2012年7月1日是國家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全部檢測項目實施的最遲時間。而根據目前的相關調研數據顯示,全國超3000家自來水公司中,僅有約400家的出廠水質達到了106項指標。在此背景下,提標改造與水質監測檢測存在著必然的市場機會。另一方面社會對水質問題的關注度可能迅猛爆發。
環境法的修訂 為環保部實現綜合性地位提供契機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自1989年修訂實施以來,已超過30年的時間。2011年,《環境法》的修訂被掉上政府工作日程?!董h境法》的修訂,將明確地方政府的責任主體問題,明確污染者、治污染者和公眾之間的關系,明確環境治理資金的來源問題,明確環境治理監管的方式等。《環境法》的修訂,將為環保部實現綜合性地位提供契機。
理清價格依然是水務行業改革的核心所在
《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1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中,要求積極推進水價改革,合理制定水資源費征收標準和水利工程供水價格。
政府明確垃圾處理方向 促進產業化的形成
2011年4月底,國務院批轉住建部等16部委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明確了垃圾焚燒的發展方向及推行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兑庖姟返某雠_將促進垃圾處理產業化形成。據了解,國務院正在著手出臺下一步的實施細則。
環境稅呼聲越來越大
環境稅已被列入“十二五”規劃,但是還沒有一個可操作的計劃和實施細則。有關部門正在研究這個問題。環境稅是近年來提及率將大的一項環保稅收政策,從國家的政策走向以及產業發展形勢來看,“十二五”期間將有望開征。
產業規劃將密集出臺
據了解,與節能環保相關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環境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等已提交至國家決策部門,預計將在2011年下半年出臺。另一部對中國環保產業的發展具有影響作用的行業發展規劃——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目前正在由環保部組織編制中,并初步確定,“十二五”期間我國環保投資將達3.1萬億,較“十一五”期間1.54萬億的投資額上升121%。同時,《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以及《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也在制定中。由此,一系列規劃的制定,將促進環境產業、水務行業市場的進一步壯大發展。
三、投融資環境
地方政府資金缺口將進一步加大
國家一輪的投資拉動后,總是會帶來一輪的資金緊張。在目前國家貨幣政策緊縮的宏觀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資金壓力凸顯。同時,在重慶水務以江南水務成功上市融資的帶動下,地方政府拼命鼓勵當地的水務公司上市進行融資。就目前來看,各地水司上市的熱情正如火如荼進行中。而政府對水務公司的上市支持,并不是為了真正的行業發展,主要解決資金短缺問題。
資本市場繼續看好
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宏觀投融資環境逐漸放寬,資本市場的完善與擴寬給水務行業開啟了新的融資渠道。自2008年以來,資本市場對環保和水務概念念股的認可與熱捧,又反過來影響著越來越多的水務企業通過上市進行融資。另一方面,大量的PE/VC通過資本市場進入到產業發展當中來。
據不完全統計,“十五”末期,在主板、中小企業板以及創業板上市的環境類企業43家,到“十一五”期末,達到53家,五年間共增加10家上市企業。
四、市場關注點
BOT依然是污水處理、垃圾焚燒處理的主流發展模式
“十一五”期間,BOT、TOT等商業模式得到了進一步發展。2011年上半年,這一商業模式依然是污水處理、垃圾焚燒處理產業的主流模式。根據《中國城鎮污水處理市場系列分析報告(2011版)之二——污水處理BOT項目市場分析報告》內容顯示,截止到2011年2月,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市場化程度已達到46.56%,其中BOT項目數量占比達到31.11%,TOT項目數量占比為4.24%。這一趨勢在“十二五”期間,將繼續保持。
污水處理運營市場問題凸顯 行業需要專業化運營公司
從上面內容可以看出,除去市場化的項目,全國還有超過53%項目未進行市場,其運營環節還在政府層面。根據相關調研來看,多數經濟不發達地區的污水處理廠由于資金短缺問題,而無法正常運營。這個運營困境在我國的河南、四川等省凸顯,市場亟需專業化運營公司的參與。但資金問題有等解決。
新興產業領域引起市場關注 但投資模式待創新
“十一五”期間,污泥處理處置、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工業廢水領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基礎,得到了一定突破。“十二五”期間,這些新興領域將會得到進一步關注,投資機會將會進一步挖掘。但是目前,這些新興領域還沒有很好的投資模式。
五、產業發展方向
環境服務業轉型趨勢明顯
中國環境服務業歷經了四個核心轉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設備制造業為核心;第二階段是以工程建設業為核心;第三階段是以投資運營為核心;現階段正在向綜合環境服務業的轉型與發展。一方面,政府從政策上確定了環境產業向環境服務業轉型的方向,另一方面,各企業均在把各自的戰略定位于綜合環境服務提供商或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如北控水務:綜合水務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首創股份:國內領先的綜合環境服務商,國中水務:水務產業系統服務提供商……但是由于商業模式的無法突破,無論是在水務領域,還是固廢領域,真正的綜合環境服務企業還沒有形成。
理順價格勢在必行
價格是產業市場化發展的支撐。水價是水務行業發展的經濟支撐,但是目前,中國的水價形成機制遠遠沒有建立。而水價如果不能理順,水務行業的主業就不是個產業環境,水務企業只能靠轉移支付、靠投機取巧才能生存。
編輯:楊瑞雪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