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環境質量是關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結合水利項目審計,南通審計人手持調查問卷,深入全市三個區10多個社區,以了解民情民意、破解發展難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干群關系融洽、促進基層發展穩定、促進水利工程建設。
審計組將水利建設帶來的區域環境的變化納入調查內容,并通過走訪群眾、傾聽民意、調查單位、出具意見等形式促使水利建設資金使用效果更好、水利建設過程更規范。
在崇川區濱江花園小區,聽到審計部門正在調查水利建設情況的消息,社區不少居民扶老攜幼地過來,紛紛反映:原來這里垃圾遍地,政府給大家疏浚河道、建設綠化、改善環境,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建完以后還派人過來了解建完以后還存在什么問題,真是把群眾放在心上了。老居委會主任也動情地說,政府把這里河道疏浚了,綠化做起來了,河邊垃圾也清理了,老百姓還是感謝政府的。同時,審計組也了解到,水利工程是建好了,但管理上還存在一些漏洞,如生活、生產留下的污染源未能及時清理,水質情況不佳;部分施工單位遺留了井點降水的洞穴未曾處理,留有安全隱患等一些問題,向水利部門做了書面反映,問題正在解決中。
審計組到了港閘區幸福小區(拆遷安置小區),目睹小區居民在綠樹成蔭的河畔釣魚,三三兩兩的情侶依靠在親水欄桿旁說話,感受到環境整治后的寧靜和安詳。看到審計問卷,有的老人拿起了老花鏡,認認真真地填寫;有的和審計人員拉拉家常,述說河道整治后喜人的變化;有的反映水質情況不穩定,政府還需要努力。
到了港閘區某河道旁,一聽說審計人員是來調查河道情況的,激動的居民反映河旁某酒店排污情況,握著審計人員的手一直說“你們要多來幾遍”,把審計人當作了他們的貼心人。
在及時反映民情的同時,審計人也進行了深入思考,認為有些屬于體制、機制性問題,需要部門協調和統籌解決。審計機關就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形成了書面報告和審計建議書報送市、區兩級政府,肯定成績,提出建議,促使政府進一步重視民眾呼聲,將水利工程這件實事辦得更好。圖為審計人員在現場調查。
編輯:羅宇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