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在《人類環境宣言》發表40周年之際,近百名來自政府、高校、研究機構、產業界、媒體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和朋友齊聚北師大,出席“我們的言與行(Our Words and Deeds)”——《人類環境宣言》通過40周年紀念暨漢德環境觀察研究所成立大會,一起關注環境問題和環境史研究,共同慶祝中關村漢德環境觀察研究所的成立。
40年前,《人類環境宣言》提出:為實現環境目標,要求公民和團體以及企業和各級機關承擔責任,大家平等地從事共同的努力。40年來的環境保護實踐告訴我們,環境問題是在經濟快速發展中凸現出來的,有著深刻而廣泛的社會原因。萬物相連是環境這個復雜而巨大系統的基本事實,保護環境的認知具有強烈的跨學科訴求,亟待擴大視野,汲取諸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智慧,集合不同行業、不同專業的人才攜手共同研究和提出應對方案。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多位資深環保人共同發起成立了中關村漢德環境觀察研究所,致力于 為不同領域的專家提供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為在校的學生提供一個社會實踐的平臺,攜手進行環境保護與社會發展領域的研究和服務。
未來,漢德期望在兩大領域開展研究工作:一是中小區域環境問題綜合研究,將涉及環境經濟、環境政策、環境史等基礎研究;二是世界及中國環境熱點問題研究,將涉及循環經濟、氣候變化的應對政策與績效評估等。作為獨立于政府和企業的第三方機構,漢德將努力突破體制障礙,攜手各行各業的志同道合者,通過多角度觀察、多層次研究,為不同的環保主體提供高端智力支持,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建言獻策。
出席本次大會的嘉賓包括國際著名的環境史學家唐納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教授,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楊朝飛教授,環保部環境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原慶丹,北京市民政局的相關領導;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水利水電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陜西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河南科技大學、四川外語學院等學術機構和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高教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中國環境修復網、《環境與生活》、《世界環境》、《中國社會科學報》、《中華讀書報》、《歷史研究》等出版社和新聞媒體同仁;綠色和平、自然之友、達爾問自然求知社、德國伯爾基金會等環保NGO的朋友,以及環保企業界人士等。
編輯:成楊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