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傅濤:環境消費與環境投資

時間:2012-06-09 10:04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谷林整理

評論(

    今年環境日的主題是“綠色消費:你行動了嗎?”很多媒體版面多是民生消費的“綠色”宣傳:要節約、要節水、要節能;少減排、少污染。而對于政府來說,如何在公共服務過程中通過政府采購方式促進綠色消費,很少進入大家的視野、被人提及。65日環境日當天,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所所長傅濤博士專門就此話題接受中國水網專訪。他認為,政府采購環境服務就是一種最為直接和有效的綠色消費,將對環境產業轉型與發展帶來巨大影響。從促進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角度講,環境消費對經濟拉動的效果要優于目前普遍采用的環境投資拉動。

綠色采購正在成為趨勢

政府作為公共服務的主體,節能環保是一種體現全社會整體利益的公共服務需要。因此,支持環保,促使社會購買節能降耗的產品是公共財政的重要職能。

相對于民眾的綠色消費,以政府為“消費”主體的綠色采購,已經在世界范圍內被重視和施行。美國、丹麥、加拿大等都制定相關法律,要求優先采購經過環境認證的產品,日本政府甚至實行了強制采購政策。20061122日,在由中國財政部和國家環保總局聯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實施意見》和首批《環境標志產品政府采購清單》正式出爐,該文件標志著中國政府綠色采購制度正式開始實施。

在環境保護成為基本國策和節能減排成為“十一五”規劃的重要目標的背景下,政府采購首選自主創新和節能環保產品或服務更是必然選擇。

政府推動綠色采購,不僅僅是消費原材料、生產方式、種植加工方式的嬗變,更是消費觀念、消費習慣的革新,將成為引領社會消費的風向標。尤其當節能環保產品或服務因觀念或價格等因素遭遇市場“腸梗阻”時,政府應通過自身行動或財政資助幫助打開市場,引領公眾綠色消費。

從國際上看,近年政府財政結構變化的一個重大趨勢,是社會性支出、環保支出在財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很多國家占到了50%60%,甚至超過70%。我國政府“綠色采購”比例一般占到當年財政采購預算的30%以上。據了解,“十一五”期間,全國政府采購規模由2005年的2928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8422億元,年均增長23.5%

環境領域:消費拉動效果優于投資拉動

但是綠色采購絕不僅限于對綠色產品的采購。近年來,政府在環境保護的關聯投資越來越大,體現了政府的環境責任。但是這些投資金基本都是以各級政府的財政基建性投資為主導的。

綠色采購是一種新型環境消費形式

傅濤認為,在環境產業轉型服務業的背景下,政府財政購買踐行綠色采購,向環境服務業企業采購服務,其本質上就是一種新型的環境消費,是綠色消費的一種重要形式,政府采購環境服務的綠色消費形式必將推動環境產業的服務業轉型及更深一步地發展。

傅濤介紹,政府代表社會,動用公共財力,作為一種環境服務的消費主體,其進行環境綠色消費所獲得價值是環保服務的外部性價值,履行了其公共服務的責任。

最近,國務院與有關部門連續發布大量環境規劃,其闡述的數目龐大的投資數據,基本都是從基建投資的角度出發的。

傅濤介紹,從環保公共服務的角度,政府履行責任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政府加大公共財政的綠色投入,進行環境治理、建設污水處理廠、水體修復等,以投資促進環保,拉動經濟;另一種是以購買環境服務的綠色消費形式拉動產業發展。

綠色消費拉動更能促進環境產業發展

投資拉動形式見效快、操作簡單,但是產業關聯系數小、放大作用有限、市場機制的空間小。而環境服務采購的綠色消費形式,其對產業拉動的放大效果一般會達到十倍以上。通過政府與環保企業之間的服務采購合同,也就是合同環境服務的形式,將對環境產業發展規模產生巨大放大效應,為市場主體的進入留下巨大空間,同時能夠化解政府的融資壓力。以污水處理廠BOT項目為例,政府采購環境服務,為污水處理的環境效果付費,政府有限資金的效果相對會得以更多放大。

另外,傅濤建議,中央政府轉移支付的資金應采取對地方政府的環境服務采購進行采購補貼的形式,這樣能有效引導地方環境服務采購的實施,同時避免工程建設中的諸多問題。實施上“基于環境產出”的環境采購補助,要遠優于“基于工程投資”的建設項目補助。前者的放大效應好,資金使用效率高。從這一點來說,在環境領域,以促進產業發展考察,消費拉動將比投資拉動的更有效果和意義。

前不久國家拿出265億元進行節能家電補貼,將節能新產品提前普及加速替代,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使企業從集中精力搞銷售向技術機構調整轉變。初步測算,預計推廣高效節能平板電視和節能空調將拉動消費約1800億元。再深一步講,家電為快速消費品,折舊速度快,如果以環保設備20年的折舊,拉動的效果將更顯著。

傅濤認為,環境產業的政府補貼形式其拉動的經濟效果將比家電行業補貼拉動的效果更大,而且因為采購主體是政府,因此相比家電行業更加容易。但是,推行環境服務采購補貼,需要打破以往環境財政資金的使用模式,需要配套的政策,也需要突破利益集團的束縛。

實現消費拉動需保證三個前提

傅濤介紹,環境領域,傳統的以投資拉動,相對以消費拉動更容易操作。實現政府環境服務采購必須要保證一些基本的前提條件。

首先,要想保證環境領域的消費拉動,必須要有清晰而明確的責任主體和付費主體。各級政府作為公共服務責任部門,是環境服務采購的主體和綠色消費的主體,同時也應該是政府采購即綠色消費的付費主體。

其次,為支撐付費的合理性,應制定出相對科學合理的對價標準,以實現對所采購的環境服務的價值進行評估并支付。

第三,環境服務的消費拉動實現,在支付主體明確、支付標準健全的前提下,還需要有穩定的財政來源作為保障。對于政府采購環境服務,各級政府財政應該建立專項財政列支,保證資金的穩定來源。國債、專項基金、環境稅、資源稅、土地出讓金等,都可以成為環境采購的資金來源。

傅濤認為,從發展的角度,包括環境領域在內的很多領域發展,已經開始從投資拉動逐漸轉變為消費拉動。民眾的綠色消費,作為社會整體的消費轉型具有根本意義,但從促進產業發展角度,政府采購形式的綠色消費對于環境產業發展具有更大的意義。

編輯:谷林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