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廣州水價調整聽證會昨天結束,多數代表贊同合理漲價。但關于階梯水量等相關6個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溝通。
階梯水價作為很多地方正在主推或即將主推的水價調整方式,難點是要準確測算居民每月的平均用水量,并提供一個能夠適應社會承受力的價格。根據國務院及各省市相關文件,一般情況下,階梯水價辦法主要依據本地情況合理核定各級水量基數,在確保基本生活用水的同時,適當拉大各級水量間的差價。
中國水網記者綜合已實施和即將施行階梯水價的8個城市相關數據分析:
基礎用水量基本以每人每月5立方米為標準。根據下表8城市分析,基礎水價方面,泉州和廣州相對較低;基礎水量方面,長沙和廣州相對較低。
基礎水價方面,泉州1.65元每立方米為8城市最低,南京每立方米2.8元為8城市里最高。
從節約用水的角度,基礎用水量越低越有利于實現節水效果。從民眾付費的角度,對于基本用水戶,基準水價越低越節省。
鄭州輕工業學院教授劉東亮認為,過高的房價等其他支出已經透支了很多民眾的未來,就算水價合理調整,大家的反應也會很大。所以首先要照顧到大多低收入群體的利益, 基礎水價可以使他們的生活基本不受影響,或影響不大。如果基礎水量太高了,如武漢的就達25噸,很難起到節水的效果!
昨天剛聽證的廣州階梯水價調整方案,基礎水量和基礎水價標準均相對較低。
據《2011廣州統計年鑒》統計顯示,如按價格相對較高階梯水價執行方案二,中等收入家庭每月水費支出增加10.2元,每月水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0.420%,占消費性支出0.541%。
劉東亮認為,中國水困解局需加強宣傳提高人們的水危機意識,在水價組成、階梯水價等方面調整到位,提高供水水質,終端用戶分級用水,同時進行水管理體制改革等措施齊頭并舉。
編輯: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