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廣州市自來水公司將按照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文件要求,向社會公開供水成本。
國家發改委表示,水價成本公開作為深化水價改革的重要內容,是進一步推進水價改革的突破口,對整個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亦具有重要意義。推行水價成本公開,有利于提高水價調整的科學性和透明度,可以讓老百姓清清楚楚地了解供水企業的成本狀況,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也可以督促供水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和自我約束,主動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
水價成本的公開主要有兩方面利好,一是能夠督促供水企業做明細賬,把各方利潤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徹底擺脫暴利說;二是能夠為老百姓提供清晰的消費目錄,有助于民眾接受水價調整。
畢竟作為一項公共服務產品,水資源不應成為地方政府、物價部門權力尋租的工具。除了要完善成本監審機制、價格聯動機制外,政府與水務公司都必須公開相關數據,接受民眾監督。
“水價的組成成分絕對不只包括水的本身價值”這一道理早就成為業內外的共識。其與油價、電價這類國家經營資源是一樣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能夠受到國家的保護,合理分配資源,以達到最優化的配置效果。因此,合理的費用轉嫁于民眾來講也是無可厚非的,如:管道建設費用、管理費用以及污水處理費等等。
但大眾更擔心的是,在合理搭車之外,還有哪些不合理費用“假汝之名”。也正是這樣的擔憂,才成為水價成本公開真正的“攔路虎”。無論對于政府還是水務企業負責人來說,實行成本公開,實在是一件需要勇氣和責任感的事情,必將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自古以來,水資源因其商品與公共品的特性導致水務行業的壟斷,因此,水價的形成機制以及監管方式是一個國際性難題。如今,試行水價成本公開將是水價改革歷史上的一大進步,建立完善的價格機制,有效引導民眾參與,對中國供水業的發展將是非常有力的,從長遠的角度觀察,供水成本的公開能有效緩解三方的對立關系,為中國成本績效管理體系的建立打下基礎。
基于此,我們有必要為廣州的水價成本公開叫聲好,希望此次公示將信息進一步透明化,可以真正實現與民眾的信息交流,推動水業發展。同時,也提醒水業公司以及民眾,除去一定程度上的行政管理外,一定要防止政府在供水過程中摻雜過多的行政干預, “將行政事業性費用轉嫁給水務公司進而轉嫁給社會大眾”。
編輯:谷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