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4日上午,水污染治理專項2011年監督評估結果反饋交流會在京召開。會議由科技部重大專項辦公室許倞主任主持。專項第一行政責任人、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和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專職技術責任人孟偉院士出席會議。科技部重大專項辦公室金奕名副主任,能源與環保板塊監督評估組副組長張全興院士、錢易院士、曲久輝院士及其他專家,水污染治理專項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代表,以及實施管理辦公室主要負責人和總體組成員參加了會議。
許倞主任通報了2011年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監督評估工作的總體情況。能源與環保板塊監督評估組副組長張全興,代表監督評估組通報了總體評價意見、專項的實施成效、取得的成功經驗和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嚴登華教授介紹了15個重點反饋課題的有關情況;孫曉蕓副院長介紹了專項資金管理和執行情況的有關發現和意見,錢易院士、曲久輝院士等專家進行了補充發言。
監督評估組認為,水污染治理專項研發工作進展順利,在流域水污染治理技術體系、水環境質量目標管理技術體系和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等方面,突破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建設了一批示范工程,進一步推動了地方和企業的水污染治理工作,重點水域污染治理初見成效,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探索積累了一些經驗,組織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經費管理比較規范,支出基本合理,沒有發現重大違規現象。
監督評估組指出,在專項組織實施方面仍存在部分項目(課題)頂層設計考慮不足,任務和經費分配過度集中,科技資源整合補充等問題;在資金管理方面存在部分課題任務分解層級多,經費管理存在風險,責任單位對外撥經費缺乏監管等問題。針對專項存在的問題,監督評估組專家建議,一是要梳理總結“十一五”成績、經驗和教訓,抓好主題和項目層次的成果凝煉和提升,細化并明確“十二五”攻關方向;二是要發展整裝成套技術,注重技術成果的實用性和推廣性,開展技術經濟分析,探索符合國情的水污染治理和管理模式;三是要重點突出,選擇重點流域(如滇池、遼河),圍繞核心重大技術突破,組織優勢力量,進行“大兵團”聯合攻關;四是要減少任務層級,控制管理幅度,加強監督管理,提高經費使用效益;五是要強化專項精細化管理,加強課題任務合同書的審查和跟蹤,細化課題的技術經濟指標,使之可考核、可衡量、可跟蹤、可對比,加強成果管理。
水污染治理專項專職技術責任人孟偉院士表示,一定按照監督評估組的意見和建議,做好相關工作。一是協調好主題、流域的關系,切實加強矩陣式管理;二是結合流域綜合整治,做好示范工程的組織和落實,減少任務層級,切實解決小而散的問題;三是按照污染負荷和生態修復、飲用水安全保障等要素,系統設計攻關任務;四是更加重視技術管理上的體制機制創新,積極落實第三方監督、第三方評估。
專項第一行政責任人、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對監督評估組的意見高度贊同。他指出,結合監督評估意見,水污染治理專項從管理角度需要做到四方面優化。一是要優化課題設置,課題選擇要符合國家戰略目標,要有創新性和可行性;二是要優化承擔單位,注重實效性;三是要優化示范推廣模式,落實流域網格管理,研究開發團隊實行AB角;四是要優化監管模式,強化信息化監管、第三方監管和同行監管。
專項第一行政責任人、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表示,監督評估發現的問題擊中要害,建議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對完善水污染治理專項的組織實施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專項實施管理辦公室和總體組專家要認真落實監督評估意見,落實反饋交流會的會議精神,一是要進一步優化頂層設計,聚焦重點流域;二是要進一步強化集成,狠抓標志性成果的產出;三是要進一步加強治污工程與水專項示范工程緊密結合;四是要進一步理順機制,提高管理水平。
會議要求,專項實施管理辦公室要督促監督評估過程中現場反饋的重點項目(課題)承擔單位,根據監督評估組的意見進行整改落實,并上報有關整改落實情況;對于專項整體實施情況監督評估的意見和建議,要及時提出整改落實措施,形成整改落實方案。
編輯:李冬輝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