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專家人物 > 知名專家 > 吳季松

吳季松

專家單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專家職位 院長;主任;會長;顧問
擅  長 水資源管理;循環經濟;生態規劃
專家領域 市政供水工藝技術,飲用水水質安全技術與管理,水資源管理,節水技術與管理,水業政策,水業市場,投融資,概預算,工程施工,管理

個人簡歷

1944年生,國籍:中國,學術職稱:博士、教授。

一、在科技、政策及產業中現任職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循環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北京循環經濟促進會會長,北京市科協決策咨詢委員會主任,中國技術經濟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關村科技園海淀園管理委員會顧問、國際科技園協會亞太分會委員。

二、主要科學成果和歷任主要職務:
1979-1981年, 作為改革開放后首批出國訪問學者在歐洲原子能聯營法國原子能委員    會芳特諾核研究中心研究受控熱核聚變;
1985-1986年, 主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學科綜合研究應用于經濟發展”專題研究,    并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項目研究報告(英文),創意知識經濟;
1989-1990年,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
1990-1992年, 任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團參贊銜副代表;
1992-1993年, 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技部門高技術與環境顧問;
1993-1995年, 任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委員會研究室主任;
1995年,  任北京國際科技園區協會(IASP)第4屆世界大會副主席;
1996-1998年, 任中國礦業協會副會長;
1997年,  任帕斯國際科技園區大會組委會副主席;
1997-1998年, 中國工業經濟協會常務理事;
1998-2001年, 任全國節水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水利部水資源司司長;
2000-2002年, 任北京奧申委主席特別助理;

三、在中國科技和產業領域內的主要管理與政策貢獻:
1. 提出中國經濟應分東中西三區以不同的階段目標發展
 1985年以在聯合國教科文(UNESCO)的研究成果向中國政府建議(據查是最早的兩個建議之一)中國經濟應分東中西三區以不同的階段目標發展,得到采納,是中國今天經濟成就取得的重要政策之一,至今執行。
2. 創意知識經濟并將科技園區的實踐介紹到中國
 1985-1986年主持UNESCO《多學科綜合研究應用于發展》研究,創意知識經濟,寫出英文報告,成為此后國際知識經濟研究的重要基礎之一。1987年于《人民日報》(中國第一大報)連載5篇,最早在中國傳播了知識經濟的理念。1998年出版《知識經濟——21世紀社會的新趨勢》一書,行銷28萬冊,至今是中國銷量最大的經濟類著作(不包括編著),成為中國各級政府官員的培訓教材,在中國產生巨大影響,于2000年獲“中國圖書獎”。吳季松教授于1994年出版了《“信息高速公路”通向何方?》,是中國第一本介紹互聯網的專著。
 1995年出版《21世紀社會的新細胞——科技工業園》,是中國第一部科技園的專著,首次把園區介紹到中國,其中三元參與理論至今是中國所有園區的指導理論,現中國科技園區產值已占全國GDP的7.1%,出口貿易的14.2%。
3. 提出修復生態系統理論并主持制定水資源規劃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技部門和中國政府工作時,建立了一系列水資源標準和“生態水”的概念,在中國和東亞廣泛應用。1999年以生態修復理論指導,主持制定《21世紀初期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保證了北京奧運水源供應)、《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綜合治理規劃》、《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規劃》(保證了載人航天飛行基地水源供應)和《黃河重新分水方案》(使黃河不再斷流),是中國第一批生態修復規劃,經國務院批準實施,總投入45億美元。2000年以全國節水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身份提出中國水管理體制改革,目前全國已有48%的城市實施水量統一管理的水務局新體制,提出按單位GDP節水節能的建議,被納入“十一五國家規劃”。2003年由中國政府推薦競選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笹川國際環境獎。2004年參加國際水協大會參競“國際水協大獎”,大會正式宣布為最后兩位候選人之一予以鼓勵。
4. 創立新循環經濟學
 2003年出版《循環經濟》是中國第一本循環經濟專著,2005年出版《新循環經濟學》,2006年意大利Effeelle出版社出英文版。吳季松教授提出5R新循環經濟理念,即再思考(Rethink)、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和再修復(Repair),對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在意大利、日本的講演,意大利第一大報《共和國日報》、日本第四大報《經濟新聞》均有報道,在2005阿聯酋“世界思想者節日論壇”(10位諾貝爾獲獎者參加)、2007和2008北京諾貝爾獲獎者論壇上都得到廣泛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