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教育概況(學位、學校、專業):
1978.8-1982.8 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 給排水專業 本科 獲學士學位
1982.8-1985.8 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 市政工程專業 研究生 獲碩士學位
1987.8-1991.7 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 攻讀博士,獲環境工程博士學位
1991.12-1993.11 同濟大學 博士后流動站 博士后,同濟大學博士后聯誼會主席.
工作簡歷及成果業績:
1985.8-1987.8 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 環境工程教研室,1987.9 聘為講師
1990.8-1991.12 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 環境工程教研室 副主任
1991.12-1993.11 同濟大學 博士后流動站 博士后,同濟大學博士后聯誼會主席.
1992.9 副教授。
1993.11-2000.10 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廣州) 高級工程師,工程中心副主任、
總工程師。2000.2 研究員
2000.10—2002.3 廣州市政設計研究院 副總工程師
2002.3--2003.10 廣州市政設計研究院 副院長 總工程師
2003.10—今 廣州市政設計研究院 院長
專業論文、著作:
著作:
⑴厭氧法污水處理系統的優化設計
⑵氣相色譜法測定水中痕量硝基苯
⑶厭氧情況下硝基苯降解可行性研究
⑷微生物生長與基質降解耦聯動力學
⑸污水厭氧消化體系中的pH及其測定
⑹微生物生長的自催化動力學
⑺電絮凝法去除地熱水中氟的研究
⑻制藥廢水治理技術
⑼接觸氧化法脫氮設備技術認定條件
⑽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標準
⑾吸附反硝化脫氮法
⑿電氣浮試驗研究
⒀組合結構三相分離器
⒁沼氣脫硫劑研制
擅長領域:
自參加工作以來主持或參加科研三十余項,獲省部級獎一項(三等),廳局級獎三項, 環保青年科技獎一項,國外環保獎一項,專利五項;教學方面開設過研究生課二門,本科生課二門,培養研究生六名,培養博士生二名;主持或參加工程設計四十余項,主持審核或主審工程設計六十余項;共發表論文三十余篇 ;理論研究方面提出“微生物耦聯動力學模型”;“污水厭氧消化偏酸性系統”;“厭氧反應器的優化設計方法”;“反硝化聚磷污水處理新工藝”等。工藝研究方面提出“膜-射流曝氣壓力式高負荷反應器”(已取得專利權982430663);“吸附再生脫氮”法;“射流曝氣A/O除磷脫氮”系統;“雙循環活性污泥法”等。設備研制方面開發出“組合式三相分離型厭氧反應器”;“HNF”系列氣浮機(已轉讓技術,并應用);“低壓高效射流曝氣器”(已應用);“電解氣浮一體機(完成樣機)”;“氣升排渣氣浮過濾一體機”等。主持廣州市污水治理規劃、實施項目建議、獵德污水處理系統(66萬噸/日)、瀝窖污水處理系統(40萬噸/日)設計等
(1) 998.12.1國家環保局科技進步三等獎(J98053-03)“顏料油墨廢水的物化法、生化法綜合治理技術”;
(2) 1998.3.28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首屆青年科技獎;
(3) 專利:
1)膜-射流曝氣壓力反應器”982430663,授專利權日:99.10.29
2)用于污水處理的活性填料 00114276.3發明專利
3)管式可變微孔橡膠膜曝氣器 ZL 03 2 25623.X
4) 圓盤式多弧底盤可變微孔橡膠膜曝氣器 ZL 03 2 25622.1
(4) 1988.9“哈爾濱市馬家溝河綜合治理規劃研究”,市科委二等獎
(5) 1990.10“地下水除污染技術研究與設備開發”,省建委開發項目一等獎
(6) 佛山第二污水處理廠 廣州市2004年度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獲獎項目二等獎
(7) 韶關市第一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廣州市 2004年度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獲獎項目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