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8-08-01 17:04
來源: 中國固廢網
作者: 洪翩翩
同時,從上圖還可以得到三點啟示,一是有機易腐垃圾的回收要避免過長的轉運距離,而需要想辦法增加其最終產品的價值,三要對環境外部效益進行補貼。
四、有機易腐垃圾的分類處理與利用模式
1. 集中處理還是分散處理?
近年來,農村垃圾的收運和處理問題日益突出,而農村有機易腐垃圾應該采用怎樣的處理與利用模式,集中處理還是分散處理,也成為了農村垃圾治理需要探討的議題之一。會上,周傳斌對農村有機易腐垃圾的分類處理和利用模式進行了重點介紹。
周傳斌表示,從浙江、山東等做的環衛一體化的項目來看,未來很多地方的農村環境將會大大改善,但是如果考慮管理成本,其模式的選擇可能會有新的思路。
為此,周傳斌團隊對分散式就地處理與集中處理技術進行了比較分析,結果顯示,集中式收集處理模式雖然具有平均建設成本較低,易于集中管理等優勢,但是為了保證規模效應,一次性投資總額較大;而分散式收集處理模式運行成本較低,大幅節省垃圾和肥料的運費,建設周期短,可由易到難分布實施,周傳斌認為,這一模式可能更適合農村地區,特別是偏遠農村的現實情況。
2. 有機易腐垃圾分散處理技術適用性介紹
會上,周傳斌還對現階段在農村地區應用較多的分散處理技術進行了簡單介紹。
以陽光房垃圾堆肥處理技術為例,周傳斌表示,作為習近平總書記批示的技術模式,該技術在全國各地做得非常好,有不少成功案例,但由于其操作方式較簡單等原因,目前這一技術也面臨著進料方式過于簡單,部分陽光堆肥房成了“垃圾房”、缺乏預處理,易腐垃圾原料反應周期長、過多重視外形美觀,對陽光堆肥房的功能性設計關注不夠、忽視了微生物在堆肥過程中的關鍵作用等瓶頸亟待突破。
另外一個應用比較多的是有機廢棄物設備化生物處理技術,周傳斌介紹,該技術處理能力為0.5-30噸/天,包含破碎、脫水、好氧生物反應倉等單元。同樣,這一技術也存在大部分產品的加溫、通風技術參數并不有利于生物降解過程、能耗大、處理成本高(主要是烘干過程的電耗)、重建輕管,運行經費匹配不足,管理人員培訓不到位等問題。
周傳斌強調,各種技術本身都有它的優勢,有的操作簡單,有的操作復雜,在未來的建設中,需要因地制宜。會上,周傳斌還介紹了諸如易腐垃圾的高質化利用等一些前沿的處理技術,為未來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思考和探尋方向。
有機易腐垃圾分散處理技術適用性分析
五、有機易腐垃圾回收利用的效益分析
最后,周傳斌總結了三點,一是環衛一體化背景下,有機易腐垃圾的范疇外延,收運、處理方式同傳統的垃圾處理有所差異;二是易腐垃圾分類管理可以有助于實現垃圾分類考核目標、降低后續處理難度、降低全生命周期環境影響、構建健康的城鄉有機質循環系統;三是分散式處理技術可以應對目前環衛一體化背景下的易腐垃圾處理需求,提高資源-環境效益,但需要進一步的技術和管理創新。
編輯: 趙凡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博士,現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生態學會生態健康與人類生態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入選江蘇省“雙創”計劃與內蒙古自治區“草原英才”計劃,美國耶魯大學產業生態學研究中心訪問學者。主要從事城市生態代謝、有機廢棄物生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老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在浙江、江蘇、河南等地開展了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程示范。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等科研項目10余項,參與完成聯合國UNEP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0余項。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ste Management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4項,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武漢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武漢市重大科技成果獎、中國福特汽車環保獎等科技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