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專欄 > 正文

傅濤:環境支柱產業不是夢

時間: 2015-04-17 17:44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傅濤

出口拉動,源于市場的驅動。

雖然這四個都是動力,但這四個動力對產業的影響是有區別的。比如投資拉動,一定程度上在沖擊我們的第一產業鏈,如果這個行業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好的市場投資體系,過度的投資拉動會產生擠出效應。我們過去經歷過幾次擠出效應,那時候沒有回答什么是PPP,錢從哪出,不是政府考慮的范圍。我們有兩個領域基本走通了,市政污水收費起來了,垃圾焚燒發電和補貼起來了,這兩個行業蒸蒸日上。這四個投資拉動并不都是正向的,但在目前這個軌跡下是正向的。

 

過去十年的水業增長,我個人認為政府和社會投資拉動占了45%權重,形成了我們的市場,環境需求增長占了30%,服務結構性調整占25%,這三項比重拉動了我們的市場,所有環保產業最有實力的、最有能力的、最能抱團的肯定是水務,其次是垃圾行業,是固廢處理行業,他們會是環境產業的中堅力量。

大時代下,這四駕馬車將重新發力,力量會更加猛烈。

 關于需求拉動。2007年我們就提出一個口號,叫“新環保運動”,核心是說,環保不僅是政府的事,而且是公眾的事,更是產業的事,要三方在一起協同溝通。新環保運動強調,產業要主動面向政府、面向社會傳播環保思想,這會擴大環境需求和水務需求。另外,目前面向效果導向的變化,包括大氣十條、即將發布的水十條,以及政府采購公共服務的決心,都是面向效果的,都將真正拉動環保需求市場。

此外,政府采購公共服務的決心,政府采購公共服務2013年10月由國務院推動。其實,李總理一上臺就談到要減少政府的職能,政府有些職能是減不掉的,如社會管理、市場監管、宏觀調控等,唯一能減的就是公共服務,可以向社會采購。李總理在上臺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政府公共服務的外部化一定是大的趨勢。

為什么美國人不選擇這樣的路?日本不選擇這樣的路?而中國選擇這樣的路?因為是行政和行政體制決定的。在我們的政治體制里,地方政府是集權制的邊緣權力,很容易膨脹。如果地方政府自己來做,效率低、浪費、控制不嚴,所以我們一直主張在中國目前行政體制不改變的情況下,地方性的公共服務要盡可能讓市場提供就讓市場提供,這是我們十幾年一貫的思想。

 結構性調整的拉動。水務行業最早做的是供水廠的BOT,水廠界面只要劃清楚了,把凈水賣給政府的自來水公司,早期國際水務公司都是做這個的。原來政府公共服務的田野都是政府自己種的,現在把一塊挖出來給了外資,后來私人服務的范圍也越來越大,污水、管網、水體修復等都逐步市場化。2014國務院60號文明確了地方政府投資體制,2014國務院69號文則回答了環境治理的公共服務需要專業第三方服務。如果按這個思路走下去,結構性調整的面會更深。

 

投資拉動。國發60號文對地方政府投資體制的變革,明確不賺錢的政府加大投資,賺錢的交給市場,投資體制更加市場化。無論是基礎性的投資,還是準經營性的投資以及純經營的投資,都會對產業不同環節產生正面或負面的影響。需要強調的是,如果處理好,都是正面影響,處理不好,也將產生負面效應。

 出口拉動。要用環境服務來彰顯大國責任。現在我們看到環保企業的很多設備賣到海外去了,桑德把工程做到沙特去了,首創的資本并購并到新西蘭去了,北控的資本并購做到了歐洲。環保企業進軍國際市場才剛剛開始,把設備賣出去,不是真正走出去。把工程做到國外去,只是勞務輸出。只有服務輸出,才是最高端的輸出。我們認為用環境服務來肩負中國的大國責任是最好的,總理不能光推銷高鐵,應該推銷環保,但是環保有品牌嗎?有能力嗎?能讓總理放心嗎?這是目前需要思考的問題。

 產業的不均衡性機遇正在大維度展開,企業家的本性就是發現這種不均衡,未來水務產業可能再次進入制度紅利帶動的大套利時代。并不是真正靠創新,像華為那樣的公司在環保行業是很少見的,大部分企業家都是膽子大,因為我們正在做轉型。未來大時代之下, 5-10年,內生式增長在行業內的比重比較少,行業每年100%的總體增速,70-80%來自新增市場和新增市場主體。市政污水只是12個領域里的一個領域。

中國水務行業站到了風口上,我們國家太熟悉這幾駕馬車了,很容易把政府搞房地產的方法、搞地鐵的方法,用在環境領域上。但是我們環保的大工程少,分散,投資不容易主導,但是可以肯定的講,針對環保行業,政府想明白了,在其他經濟領域可能已經過時的三架馬車,將全面開進環境產業。

環境產業站在了中國經濟的風口上,中國政府在其他行業的心得與經營將在環境產業復制。因此,我認為環境產業成為支柱產業不是夢。

——話題三:如何抓住機遇在風口起飛?——

政策的推動,讓環境產業站在了風口。而資本是什么?資本的特性是,你不理他,他就不理你,他要理你的對手。我們這個行業原來都是自說自話,資本不管我們行業,因為資本在別的行業賺錢太多了,我們收益率8-10%,太低。

 資本眼中的水務和環保是什么呢?是未來20年的戰略性產業,是沒有天花板的產業。水務特點是什么呢?現金流相對穩定,雖然有波動,但水務行業屬于基本穩定。表現出的特點是,資本收益高的時候遠離我,資本收益低迷的時候喜歡我。

這個行業自戀的時代即將過去,你不能不面對資本,資本推手你不理他,他會推你的對手,會拉大企業之間的差距。我們必須認真面對資本,看清它的特點: 

資本已經進入了模式升級。十年前做投資是項目投資時代,是千萬級的;五年以前,進入第二次企業并購時代,是數億量級的,并購企業現在仍然在進行,并購項目也在進行。現在由項目投資到了城市投資時代,是數十億級的。

資本杠桿加大。環保上市公司年度平均四五十倍的PE,隨著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動,資本市場給了更高的估值。現在資本在給我們50倍以上PE在不斷的輸血,融資成本比內生式的要低很多。

編輯: 蔡囊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傅濤

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 ,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校友聯合會執行會長,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董事。

曾經負責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的多項水業改革的政策研究。著有《兩山經濟》 、《城市水業改革的十二個問題》、《城市水業改革案例與實踐》、《市場化進程中的城市水業》等專著。


作者新文章

作者熱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