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6-08-25 13:08
來源: 中國固廢網
作者: 匡志偉
現場發言視頻實錄
對于垃圾焚燒行業,這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個尷尬的時代,這是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匡志偉在“2016(第四屆)上海垃圾焚燒熱點論壇”上的總結,客觀的垃圾產量和政策的利好為產業帶來機遇,藍色焚燒理念的提出也給行業指出了新的出路。但在資本與市場方面仍然面臨尷尬境遇。他認為,行業的成熟,企業的騰飛都需要資本的助力,匡志偉與興業證券高級分析師符云川從金融角度分享了實現藍色焚燒夢想的思考。
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董事、總經理匡志偉在論壇現場發言
興業證券高級分析師符云川在論壇現場發言
以下內容根據現場發言整理,未經發言人審閱。
最好的時代
大家好,我是興業證券的匡志偉。眾所周知,現在垃圾分類行業很火熱,我們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城市人均垃圾生產量40千克每年。2015年,全國設市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 1.92億噸,無害化處理量1.80億噸,其中焚燒處理量為0.61億噸,占33.9%。城市生活垃圾保持8%~10%的增速增加;全國投運的垃圾焚燒廠共225座,日處理量23.3萬噸;全球垃圾焚燒廠約2100座,年焚燒2.1億噸垃圾。2010年9月,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我們看到“十三五”規劃,對發展綠色環保產業非常支持,監測投資超預期,治理投資超預期。
尷尬的時代
雖然得到政策大力支持,但我們知道環保產業是一個重投資輕運營的產業,資本市場對環保企業非常關注,但是由于過于功利的投資理念以及金融機構簡單粗放的風控標準,使環境企業在國內資本市場境遇頗為尷尬。不少企業削足適履,可以說,目前上市的環保企業等于工程公司。對這個尷尬的情況,我們有四個觀點:
第一個就是行業環境是重投資輕運營,我們整個環保業務,或者地方政府環保產業,重點就是投資項目,但是并沒有很大的幫助。
編輯: 李丹
現任山高環能董事長,曾任興業證券投資銀行總部董事總經理,作為保薦代表人負責江南水務、海峽環保、至純科技等十多家企業首發上市或再融資業務,擁有豐富的A股市場資本運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