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6-05-10 09:34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薛濤
薛濤介紹,上面這張圖記錄了10年來,13家A方陣企業供排水項目的相關數據,揭示了這些企業包括在已運營、在建和新建供水、污水能力。藍色代表供水能力,紅色代表污水能力,紫色代表污水處理能力在全國總能力中的占比,綠色部分是供水能力在全國總能力中的占比。如果說這個圖表還不能清晰的反映規律,E20研究院進行了第二次解析:
2、第二次解析:國進民退
在A方陣13家水務企業供水十年的趨勢變化圖中,用3種顏色做了標識。紅色代表央企/地方國企,黃色代表外企,綠色代表民企。薛濤介紹,從圖中不難看出,近3年來,在供水領域,國企加速增長。外企略有增長,民企供水規模呈現下降趨勢。
再看一下A方陣13家水務企業污水處理十年變化趨勢圖,似乎比上一張圖更加明顯,近幾年,國企的貢獻大大增加,民企在污水處理方面也略有下降,外企基本持平。
通過以上分析成果,薛濤指出,國進民退是傳統市政特許經營領域的典型現象,尤其這幾年更加明顯。由此,也許可以解釋如下現象: 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剛剛在論壇上的發言,引起了現場朋友圈的大討論,很多人感概,文總不再講戰略,開始講技術了。以及孫明華總所介紹蘇伊士與重慶水務的攜手的成功之處,和進一步與大型國企全面伙伴關系的德潤戰略。 本次論壇由高級合伙人代維昭主持的對話環節將就不同所有制下的水務企業在新形式下的發展之道進行討論,大家可以留意近期公共號播出的微信總結。
薛濤話鋒一轉,又說到,難道這樣的差距僅僅是因為國進民退嗎?難道大部分國企都如此獲得大幅業績增長嗎?E20研究院做了第三次數據解析如下:
3、第三次解析:馬太效應
上圖中,藍色代表北控水務、紅色代表首創股份,綠色代表A方陣其他11家水務企業。從圖中可以看出,尤其在進入2014和2015年非常明顯,北控或首創單一家,就能超過了其他11家的總計,甚至超過很多倍。強者越強,這就是北控水務連續六年排名水業十大影響力第一背后的規律。在重資產擴張模式顛覆前,很難被超越。這也就驗證了前面馬云所說的成功無法模仿。
僅僅因為這些就能說北控、首創會一直保持了卓越領先嗎?E20研究院又做了第四次解析:
4、第四次解析:北控VS碧水源,重資產與輕資產之一決雌雄
北控和首創這一對老對手的一決雌雄是2010年前后水業評選的焦點,而在北控水務已六年的連續排名第一試圖為這一競爭畫上句號的時候,新的變化出現了,E20研究院用包括重資產公司與輕資產公司在內的6家水務上市企業的五年市值變化為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傅濤所說的“環保產業已經從資產走向資本”做了注解:
編輯: 李丹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并兼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