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專欄 > 正文

有機廢棄物處理:固碳女杰于家伊

時間: 2015-09-18 14:34

來源: 《福布斯》中文版

作者: 于家伊

    在被譽為“綠色北京新八景”之一的朝陽區高安屯循環經濟產業園,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餐廚廢棄物資源化處理中心,數十臺有機垃圾生化處理機在晝夜不停地吞食、消化著北京餐桌和廚房每天產生的殘羹剩食和廚余廢料。 

它們一日兩餐:每天處理能力大約相當于 朝陽區400萬人口產生的餐廚廢棄物,經過10 小時的微生物發酵,產出柔軟疏松、形似木屑,幾乎無味的高品質生物腐植酸肥料。“這些肥料被送往北京郊區昌平的草莓園和蘋果園,產出 的果品售價可以達到同類的4至5倍。”嘉博文 CEO 于家伊說。 

與想象中臭氣熏天的垃圾填埋場截然不同,嘉博文餐廚處理中心是一座整潔、潔凈的 現代標準化工業管理工廠。生產車間分為兩部分—— 餐廚廢棄物分揀車間和發酵車間。當天收運的餐廚廢棄物被 及時送往工廠,在分揀車間經過約30 分鐘 篩除諸如塑料餐盒等無機雜質后,被直接送入生化處理機,混合萬分之一的微生物轉化劑和農業廢棄物 調整材進行高溫好氧發酵。 

“ 每臺機器的發酵過程都在中央監控室的實時監控之下,這可以確保我們生產出來的生物腐植酸產品保持高度統一的高品質,例如有機質的含量在80% 以上。”于家伊解釋說。如果滿負荷運轉,嘉博文的這座工廠每年的生物腐植酸產能可達8 萬噸,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以餐廚廢棄物為原料的生物腐植酸肥料工廠。 

在農業專家于家伊眼中,作為土壤碳元素 調理劑的腐植酸無疑是個寶貝。在土壤中,它猶如有著特別吸附能力的海綿,一方面它的空隙結構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另一方面,它含有帶負電荷的陰離子,可以輕松吸附植物所需要的各種以陽離子形態存在的營養元素,如鉀、鎂、鋅等。 

“嘉博文的優勢在于通過技術和商業模式 的創新,不僅讓餐廚廢棄物變廢為寶,而且讓生物腐植酸的生產進入了工業化、標準化的生產體系。”于家伊說。除了北京,嘉博文已經在全國多個一線城市布局,產能規模達到日處理量約1,300 萬人口產生的餐廚廢棄物,年生產生物腐植酸肥料逾30萬噸。過去3年間,嘉博文銷售收入的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而凈利潤的增長率更是達到了每年1倍以上的高增速。2013年1 月,嘉博文入選福布斯“中國潛力企業排行榜”非上市公司100 強。 

然而,真正讓于家伊興奮的并不是嘉博文在商業方面的成長速度,而是其在碳資源產業鏈條整合方面的不斷突破。“但我們是一家做循環經濟的公司,我們需要時間不斷積累和發展核心技術、創新商業模式、打通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這就是我們這10 年時間里做的事情,尤其在農民對碳元素價值的認識還沒到一定程度時,我們要耐得住寂寞。”她感慨道。  

盡管初次見面的人可能很難將這位著裝時尚、雷厲風行的女企業家與人們刻板印象中傳統農業的 “鄉土”氣息聯系到一起,但于家伊時常強調“自己是學農的,對農業有著發自內心的熱愛”。1984 年,于家伊從北京農學院動物營養專業畢業。 

1999 年,于家伊留學英國學習國際商務,她研究的方向是發達國家如何為未來20年的新經濟做核心技術準備和商業模式創新。留學期間,于家伊發現發達國家在產業鏈設計完成之后,往往只拿出部分的技術研究成果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并在技術升級中不斷謀取利潤。“中國就是這些技術的被輸 出國之一,我們太需要成體系的自主創新了。”于家伊感慨。 

2002 年回到北京后,于家伊在一家國際咨詢公司負責中國業務。其間,她一直在尋找可以將農業和創新的商業模式相結合的項目。不久后,于家伊接到了中關村一家餐廚廢棄物處理設備公司的咨詢請求。這家公司當時剛剛做出餐廚廢棄物處理設備的樣機,但卻因為缺乏銷售渠道和沒有理想的商業模式而陷入困境。 

敏銳的于家伊經過一番考察后發現了這一創新所蘊藏的商業價值。在她看來,銷售餐廚廢棄物處理設備絕不是企業發展的長遠之路,真正的商業模式蘊藏于循環經濟的產業鏈中。2004 年,于家伊為 這家陷入困境的公司引入新的資金,并成立嘉博文。她本人則作為公司CEO 加入,開始了全新的商業運作體系。 

“我們之所以不會選擇去賣設備,因為這是一個啟動時難以突破,而突破后又很容易陷入魚龍混雜的惡性競爭的行業,”于家伊強調,“我們要利用設備來做服務提供商:打通和整合整個價值鏈,從食品,到環衛、種植業、養殖業,再加上制造業,做循環經濟就必須擁有跨界的思維。在循環經濟中,最大的壁壘是跨界,而最大的機遇也是跨界。” 

在于家伊看來,嘉博文整個商業模式的核心是 “碳”——這是嘉博文模式中將不同行業聯系起來的唯一紐帶。“來自田間、牧場的食品被運往城市供人們消費,而這些東西的產出是在消耗土壤中的 有機質(本質是碳資源)的過程,按照大自然循環的規律,這些碳資源應該重新回到土壤中去,這樣 才能讓整個生態系統良性運轉下去。” 

“以往經濟欠發達時代,人們利用秸稈還田等小循環的方式可以實現這種平衡。現在不同了,伴隨城市化的進程,集約化的種植業、養殖業發展,從餐桌到田頭‘碳’反哺的缺失,讓農村和城市之間形成了一個碳循環的斷鏈,傳統的方式已經跟不上循環的節奏。當碳不能被及時回歸土壤,它們就會形成各種污染,比如空氣污染、水污染,而我們的土壤也會越來越貧瘠,最終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的狀態。” 

在新的商業模式下,于家伊需要讓處理后的廢 棄物變成有價值的高碳肥,“ 餐廚廢棄物是所有有機 廢棄物中最難處理的,尤其是中國的餐廚廢棄物,構成復雜、潮濕而且混合著各種復雜的調味料。要把這些東西變廢為寶,那就必須重新研發。” 

12

編輯: 張偉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于家伊熱文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于家伊

中國專利金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獲得者;北京市勞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優農協會副會長、健康土壤分會秘書長;國家畜禽糞便資源化聯盟國內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關村生態鄉村創新服務聯盟理事長;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北京四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作者新文章

作者熱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