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4-12-03 13:43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張辰
城市地下管網更新改造
在地下管網更新改造方面,上海市結合排查整治工作,完成各類管線設施隱患管網和老舊管網數據歸集,建設互聯互通的設施智能感知網絡,形成 “設施一張圖”“隱患一張圖”“治理一張圖”“監測一張圖”,并制定滾動計劃,按要求實施地下燃氣管道、老舊供水管網、老舊排水管網更新改造。
城市污水管網全覆蓋樣板區建設
小區雨污混接改造方面,張辰通過三個改造案例,介紹了上海在此方面的實踐。
首先是上海市普陀區真光新村第八小區,該小區于2019年完成老舊小區改造,建有35幢6層住宅樓,2460戶住戶,用地面積62212㎡。改造前,該小區采用的埋地污水管為DN200~DN300的混凝土管,接入化糞池,后接入小區污水總管,再接入市政污水管道。因此,小區存在嚴重的雨污混接嚴重,污水管道堵塞、塌陷、變形嚴重等問題。在改造過程中,相關部門決定將污水管全部翻排,增設建筑雨水立管,拆除化糞池,項目自建成后,未出現污水管道淤積現象。
第二個案例是上海市奉賢區鴻寶二村,該小區建有14幢6層住宅樓,用地面積20776㎡,于2020年改造完成。該小區采用埋地合流管DN300混凝土管,設2個出口,現狀雨水排水能力不足1年。建筑污水先接化糞池,后接小區合流管。該小區建筑立管存在雨污混接,小區內合流管道堵塞嚴重,人居環境品質有待提升。
該小區改造方案從四方面入手:(1)建筑排水:建筑新建DN100雨水立管,保留原有立管排生活污水;(2)小區排水:部分結構完整的合流管用于排水雨水,新建2路DN500雨水干管、2路DN 300污水干管;(3)海綿城市:按年徑流總量控制率85%(33mm)建設生物滯留設施、植草溝等海綿城市設施,建筑周邊設有綠地的采用雨水斷接,減少排入雨水管道的徑流量;(4)雨水回用:雨水經消毒處理后回用于綠化和道路沖洗,設計流量為120 m3/h,年雨水回用量2200m3。該小區改造效果如下:
另一案例是蒙自雨污混接排查整治。蒙自雨水系統服務面積1.88k㎡,設計暴雨重新期3年一遇標準,綜合徑流系數0.65。該系統雨水排水采用強排模式排入黃浦江,配泵流量16.8m3/s,設有1座調蓄池,調蓄容積5500m3,調蓄后出水送至白龍港污水處理廠。該區域內存在雨污混接或外水入侵問題,使得泵站運行水位高,存在排水污染。
在排查方案方面,蒙自雨水系統采用了兩種排查方式:(1) 外水比例測算:結合水質特征因子庫,測算不同管段污水混接量和地下水入侵量;(2)分區混接調查:開展全覆蓋CCTV檢測。經檢測,蒙自系統內共發現71處旱天入流點;其中:1#~2#區域以雨污混接為主, 3#~4#區域以地下水入侵為主。
在系統整治方面,蒙自雨水系統已完成41處企事業單位、沿街商鋪和11處小區實施改造,基本實現旱天雨水管道見底,雨天泵站排水污染濃度大幅下降。
市政基礎設施補短板
以虹口和平公園調蓄項目為例,公園總占地面積17.6 h㎡,其中,水域面積2.9h㎡,其排水系統位于上海市虹口區虹鎮排水系統,當前排水能力為1年,服務面積2.44 k㎡。
改造方案包括:1、園內系統化全域進行海綿城市改造;2、周邊道路積水通過路面徑流進入公園湖體;3、民防管道用于調蓄雨水,雨后通過溢流通道排入市政,匯水面積36 h㎡。
通過水面調蓄,水域水位從原來的2.5米升高至2.8米,新增湖體調蓄容積8700m3,可應對常規降雨。在極端降雨情況下,公園關閉,溢流水位將上升至3.1m,新增湖體調蓄容積17400 m3。民防通道經加固、防水改造為調蓄管,與湖體相連通,新增調蓄容積150 m3。
改造后,虹口和平公園通過了極端降雨的考驗——2023年7月21日,在雨強98.7mm/h的暴雨條件下,園外積水通過行泄通道進入公園湖體,路面積水情況較往年同等降雨明顯改善,湖體水位從2.5m升高至近2.8m,調蓄時間約2h,調蓄水量超過8000m3,實現了超標降水調蓄功能。雨后,在市政管網水位降低后,調蓄雨水通過溢流管排出,當晚恢復到常水位,48h恢復公園功能。
張辰表示,上海市通過一系列的地面調蓄,通過相應的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的理念,相互之間的系統謀劃,不僅取得突出的成效,也節約了投資。
他透露,在上海修建調蓄池成本約為1萬元/m3,部分地區甚至還遠超1萬元。通過海綿城市改造思路增加調蓄容積超過8000m3,這相當于節省投資超過8000萬元。張辰強調,只要用系統觀念來考慮海綿城市的建設,那么海綿城市建設節省投資的絕佳路徑。
張辰還介紹了上海東區污水廠,它也見證了上海城市更新進程。該污水廠始建于1923年,于2019年8月停運,占地2.67 公頃,采用多點進水活性污泥法,原處理規模6000m3/d,最高擴建至 34000 m3/d。
上海城市更新實例——上海東區污水廠
04其他地區城市更新實例
除了上海本地的實踐案例外,上海市政總院也在外地進行了一些列探索。如嘉興市現狀水廠工藝提升改造項目。該項目是全球最大規模飲用水納濾項目,獲2023年度全球水獎年度最佳市政供水項目。改造后,相對于傳統膜系統技術節省用地約50%,節省占地約10%,投資降低約15%。項目投產至今,系統運行安全可靠,使本地河網水源出廠水水質對標千島湖優質水。
編輯: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