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3-05-29 11:40
來源:
作者: 薛濤
南風窗雜志官方公眾號南風窗發布了一篇題為《南寧的賬,算清了沒》的原創文章,作者張茜。文章對近期南寧城市停車費征收標準嚴苛且上不封頂事件進行展開論述,并提及了特許經營權項目收益債券化與公共利益保障。對此,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客座教授薛濤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后發布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從南寧停車場風波看公共服務領域特許經營管理的缺位:
這個案例一方面暴露了地方政府融資的如饑似渴(初心本就是扭曲的),一方面從頂層結構而言、暴露了經過十年摸索、本應該在2014年進一步優化深化的特許經營制度,被橫插一刀的PPP打亂了陣腳的當前的窘迫局面。
個人認為,南寧案中至少暴露了如下幾個問題:
1、地方平臺公司該如何合理合規獲得類比特許經營的“專營權”,(繼而該如何監管),多年來從來沒人提過,但又普遍存在(比如80-%的供水、50+%的污水都在平臺公司手中),不少還靠特許經營權上了市,外來的和尚有法可依,自家的沙彌無經可憑,真是個滑稽。這也是此案發作的一個原因。恰恰因為這種缺位,以及由此對平臺管理的效率缺乏有效措施,才會引人質疑(比如這么好的生意,慧泊竟然能搞成虧損,豬八戒里外不是人)
2、文章中提出特許經營這事按照相關規定應該招標,其實也不妥。對于目的是授予地方平臺公司的類型,這么要求其實是睜眼說瞎話,或者叫掩耳盜鈴,實際上市場中或者是真的特許經營(外來的和尚來競爭),或者就是直接給平臺的為主。讓平臺中標的事看似合法,其實更加擾亂制度的尊嚴。如果是前者,還是應該直接要求,本級平臺類不能參加為妥。本級平臺該如何走出合規專營,這就是上一條說的問題。
3、這個案子如果一開始是走招外來和尚的特許經營,價格應該有下述的程序,為了比選競爭,授予前方案應該也會相對充分,同時更多具有公開公平公正的屬性,政企之間至少不會那么隨意和讓人懷疑就是為了搶錢(畢竟是外來的和尚),事情往下發展應該很不相同。
4、對于特許經營應該二分,我2015年就強烈提出過,可惜沒人重視。對于停車這類特許經營,核心監管邏輯與污水垃圾十分不同,比如依據相關法規,百姓參與的價格聽證是核心環節,本文看來這個也沒做好。
5、本質上,回到文首所說的,就是地方政府想搞錢,至少后來是這么想的,而不是為了提供更好更有效率的公共服務,這才是一切的根本原因。
ppp的倒跌已經踩壞了特許經營的菜地,后面融資的饑渴下,一切更不樂觀了……
點擊超鏈接查看原文:
編輯: 趙凡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垃圾焚燒專家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中建環能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