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2-08-23 10:36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傅濤
用領跑者標準來定義不同場景下的產品用戶價值,比如節能、省人、維護簡單、占地小、工期短、年限長、低碳、拆裝方便等等,這都是價值定義法,跟技術有關,但都不是按照技術定義的,產品把這些因素寫進標準就稱為“領跑者標準”,并把這些標準固化下來進行排名。E20環境平臺爭取在明年、后年的評選中,按照領跑者標準對技術公司、技術產品進行排行,這也是與國家推廣的引領高質量發展體系的接軌。
高標準引領高質量,高標準也能定義高價值,用高標準來定義高價值,才能讓用戶為高標準和高價值買單。當前社會的大部分消費標準都是歐美定義的,比如國際水協,這個機構實際上是英國民間的一個機構,但它卻在引領世界的標準體系。而領跑者標準,就是要用中國的價值觀定義場景和產品價值,形成自身的價值體系。
2.其次用軟件定義硬件
環境產業之內存在很多矛盾,其中一個就是環境需求的多樣性與生產的批量化之間的矛盾,怎么解決這個矛盾呢?用軟件定義硬件,讓硬件相對標準化,軟件提供柔性接口。沒有軟件的硬件實際就是設備,手機裝上Android或者鴻蒙才成為產品,一個手機裝上不同軟件,可以定義成相機、錄音機、游戲機、遙控器等等。
環境產業很多工藝技術是有定向核心價值的,軟件可以將其固化到一個系統中間去,產品就是由工藝技術、設備、軟件三方面組成,如果忽略軟件,工藝技術就變得一捅即破,軟件還能記錄硬件基于場景的價值關系,就像用社會關系定義個人、用商業關系定義企業一樣,軟件可以讓設備變得有社會關系,讓設備“活”起來。所以,用軟件定義硬件才能變成產品,硬件本身也要盡可能的智能化、軟件化、SaaS化。
將核心技術邏輯與經驗固化到軟件之中適合于工程技術的產品化,此類例子有:中斯水靈的垂直流迷宮、德華的工程濕地、三峰馬丁的垃圾焚燒爐、達格的供水直接過濾、DHV的顆粒污泥等等。軟件可以將核心邏輯、核心經驗固化到黑箱中間,形成產品,而不僅僅是裝備和工藝技術本身。
用軟件還可以激活時間函數。怎么把時間價值固化到產品價值中去?干笨活土活,積累到一定的時間,會形成不可替代的累加優勢,但是這種積累需要有形載體、有量化呈現,所有的經驗、數據固化到一種有形載體上進行量化呈現,就會成為價值,我們稱之為“時間函數”,時間函數能形成正向價值。E20最近和清華大學合作開發了一個兩山智聯控制器,就是用設備和技術記錄積累的經驗,形成價值。
3.再有就是用局部定義整體
稀缺時代的關鍵是供給能力,供給進階后的核心是功能的更好、更快、更強,進入效果時代講究均好性、系統性,要完整而系統地呈現功能,當良好的基本功能成為標配,就催生了高質量時代的到來。高質量的核心是構架美好,美好來自于感知,感知的標識來自差異化,在差異上做出奇點,其它方面提供系統均衡,用點上的高光定義整體產品是后小康時代的產業特征。
在最大的差異點(奇點)上發力,以產品的突出特點來定義整體產品。以經濟發展為例,杭州之所以獨特于上海,就是因為它的互聯網經濟,城市發展如果照抄別人,沒有奇點、沒有高光點,很難在城市這個產品上獲得突破。同樣的,全聚德用烤鴨定義餐廳,我們也可以用照相機定義手機,用MBR定義污水處理,用綠電定義垃圾焚燒,用新生水定義污水處理廠,用鋁合金定義裝配式水廠,用智能節能定義攪拌機,用低碳定義生物碳源。
四、再出發
高質量需要高付費,高付費對應的是高價值的付費,而不是高成本的付費,更不是聚焦無害化的付費。優質與優價的問題,是困擾水務行業的一個困局,尤其在供水行業,先看見美好,才會為美好付費,遺憾的是,從業者說“水價漲了才能把水質提高”,老百姓說“水質提高了才能漲價”,優質與優價誰先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水務行業。產品化就是要實現所見即所得,產品可以預發布,可以先收費,而這也是化解產業的應收困局的通道。
無害化付費是環境服務的起點,如果環境產業的收入絕大部分來自無害化付費采購,可能這個產業就已經走到了盡頭。價值服務屬于“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價值付費的比重才是衡量產業高質量水平的標尺,環境產業想要做出更高的利潤必須在高質量、在美好上做文章。
當下,環境產業的重心正在從追趕需求的風口,轉移到發現用戶場景的差異,進而引導供給的差異,從業者要在產業的歲月靜好中,發現美好,定義美好,帶著承載著不同時空價值的產品,呈現美好,從容遠航。
五、卓越同行 筑夢環境
“E20環境平臺成立22年,‘用平臺的力量助力環境企業快速成長,為生態文明打造產業根基,用產業的力量改變世界’這個使命沒有變過,我們從最早做信息服務,到2003年開始做政策服務,2007年開始做資本服務,再后來營銷、商道成為服務主線,產業不斷升級,服務不斷升級,因為行業需要這樣的邏輯。”傅濤指出。
當下,高質量發展時代需要智能服務,智能賦能是行業的共需,E20環境平臺搭建了四個工具,統稱為兩山智聯:一是與清華合作建立的兩山智聯控制器,這是硬件的網關+PLC的一個裝置;二是與百度合作開發的兩山智聯云,大約在9月份正式上線,這是個環境物聯網平臺;三是與北航合作開發了兩山智聯實景沙盤,它實際上是視頻融合技術,在三維技術基礎上進行虛實融合,把各種攝像頭融合成生動的一體化的攝像頭;四是與領跑企業、標桿企業合作建立了一批兩山科匯館。
有了這四個工具,就可以做到三種服務邏輯:對技術服務產品可以構建智聯樣板間,讓用戶在智聯樣板間中體驗技術含量,也能解決疫情下的參觀問題;對設備、裝備類產品可以提供遠程智能維保的SaaS系統,讓設備公司也能像大公司一樣,有自己的控制大屏、駕駛倉和控制中臺,能夠智能管理賣出去的設備;對服務產品,智聯實景沙盤可以把項目在一個立體化、一體化的空間上進行視頻、數據呈現,并為各項管理功能搭建底盤。
高質量發展時代,需要重新發現、重新定義、重新獲得產業價值,需要我們卓越同行、筑夢環境!E20環境平臺也將持續用平臺的力量,與領跑者企業攜手,以智能賦能推動環境產業邁向高質量!
編輯: 趙凡
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 ,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校友聯合會執行會長,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董事。
曾經負責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的多項水業改革的政策研究。著有《兩山經濟》 、《城市水業改革的十二個問題》、《城市水業改革案例與實踐》、《市場化進程中的城市水業》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