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2-03-09 14:14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薛濤
比如,“員工消極怠工,說一做一,絕不做二。”
“上級貪圖利益,處處爭功,卻不擔責。”
“老板干員工的事,員工討論國家大事。”
這都是公司的管理系統出問題了,責權利的等邊三角形被打破了。
再比如,老板要“又多又好又賺錢”,研發部領到任務“研發出一個產品”,于是公司出現“責任真空”。
責任真空,但凡有一個地方不對等,都是管理上的漏洞。
而一個公司好的管理制度,是不讓弱者占強者的便宜。是責權利對等。
首先是“責”:一件事只能有一個責任人,因為,責任除以二等于零;
然后是“權”:要敢于眼睜睜地看著員工把事情做砸,就放權給他,千萬不要從他手上奪權;
最后是“利”,要給到讓員工對你咆哮:“老板,今天這幾件事你再不做完,我就要殺人了”。
你要什么權,就擔什么責,拿什么利。
關于責權利法則,在我的小公司,我們只有一條公理:
創造最大價值的人,獲得最大的收益。
最后的話
組織沒有章法,空降就有風格。
要避免這種情況,怎么辦?
一個公司,應該有兩個框:基礎,和變化。
基礎,要占70%;變化,只能30%。
今天,我們講了七種兵器。
前三個,職業天梯,年度考核,全面激勵,講的是組織。
中間三個,技能字典,職位設計,招聘流程,這是管理。
最后,有了組織和管理之后,還要設計權力的分配體系。
用這七種兵器,去建設公司的基礎框,讓它成為牢固的70%。
把組織的章法定下來。
然后你會發現,每一個空降兵進來之后,都是帶著一定的“鐐銬”來跳舞。
說鐐銬,不是要鎖住他的能力,而是鎖住整個公司的價值觀不動,公司的公平制度不動,鎖住公司的根基。
變動的,只是方法論。
你必須借助專業的工具打造組織,才能看上去毫不費力。
共勉。
編輯: 趙凡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垃圾焚燒專家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中建環能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