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2-03-09 14:14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薛濤
年度考核,是整個公司管理的基本節奏。
這個工具,我相信大多數公司應該都在用。
但是,大家重視年度考核,卻常常忽視日常管理。
你還應該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自己的“24節氣”,加強管理顆粒度。
比如,開會。周例會。季度會議。
每周復盤,總結停止做,繼續做,開始做。
比如,1對1交流溝通。
這一點特別重要。因為很多話,只有在1對1的時候才能聽到。
這才是最真實,也是最有用的反饋。
3)全面激勵
員工有了業績,就需要激勵。
首先,給員工工資、獎金、股票。
工資是給責任的,獎金是給業績的,股票是給潛力的。
但這其實只是激勵的一部分。優秀的管理者,需要建立“全面激勵”的概念。
比如,津貼、補貼、福利。
這三種激勵,雖然也是物質,卻針對特殊場景。
津貼針對特殊工作條件,比如高溫;補貼針對工作場景變化,比如出差;福利針對員工的生活渴望,比如六星級食堂。
這些能并入工資嗎?
優秀的管理者絕不會。因為每一分錢,都要發得有理由。
再比如,能力、視野、機會。
這三種激勵,給的不是錢,是賺錢的能力。
能力包括培訓、學歷教育,和有挑戰性的工作;視野包括出國旅行,接觸到廣泛的人脈;機會包括從個人到管理者,以及在大平臺上施展才華。
工資、獎金、股票,津貼、補貼、福利,能力、視野、機會,這些加在一起,才是對員工的全面激勵。
— 3 —
團隊管理
除了組織建設,團隊管理呢?還有什么工具?
4)技能字典
我們渴求人才。沒錯。但本質上,我們渴求的,是人才攜帶的一組“技能”。
你招人,也是希望招來能給你帶來“策略”的人才。
但是,要招到優秀的人,很難。要招到滅火隊員,也很難。
與其焦頭爛額地四處招人,不如回過來想想,我們自己有“策略”嗎?有“技能”嗎?
一個組織最好的狀態是,需要人,但不依賴人。
所以,優秀的管理者,要做到心中有策略,手中有一本“技能字典”。
比如,我們希望員工有很強的解決問題的“技能”。
那,什么叫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至少有4個級別。
第1級別:高效解決日常問題,能收集必要的信息,幫助決策,并且得到結果。
第2級別:與他人分享經驗,并在公司眾多的建議中,使自己的提議與眾不同,能夠被執行。
第3級別:尋找能利用專業知識促進別人項目發展的機會。
第4級別:成為最新技術的倡導者的角色,抓住機會了解外部公司的技術。
團隊需要的人,應該有什么能力?不同級別,像普通人,高手,頂級高手,能做哪些事?
把這些,變成你的“技能字典”。
5)職位設計
有了技能字典之后呢?就可以用技能,定義職位了。
職位的本質,是一組對技能的要求。說白了,也就是崗位說明書。
比如,你要找一個銷售總監。需要什么樣的人?
崗位描述,至少得包括三點:市場規劃,銷售目標達成,和客戶關系管理。
對總監的能力要求呢?
按照剛才講的技能字典,至少對應到第3和第4級別。
比如,第4級別的建立信任的技能;第3級別的任務分配、建立關系網的技能,以及影響力。
只有能寫出職位設計的人,才是真正懂得自己業務的人。
6)招聘流程
建設團隊的工具,是環環相扣的。
有了職位設計,接下來就可以招人了。
但是,招人這事簡直猶如大海撈針,有時候用力,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里。怎么辦呢?去哪兒招,怎樣招,更高效?
首先,你說學歷重不重要?我很想告訴你不重要,但是我不能。
所以,去好大學招聘。這是在“大概率池”里選人才,會極大降低招聘成本。
然后,經歷重不重要?我很想告訴你不重要,但是我不能。
所以,如果要找職業經理人,去外企找,去大企業找;要有自驅力,學習能力強的,去互聯網公司找,去創投圈找;要穩定性強的,去國企找,等等。
只有經歷,才能把潛力變為能力。
所有說“我有潛力”,但卻十幾年沒有“正兒八經”經歷的人,要小心。
不合適的,就不要了。尤其在創業初期,不要輕易招人,一定要謹慎、克制。
寧可放過一百,不可錯招一個。
畢竟,人,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甚至是唯一的資產。
— 4 —
權力分配
最后,在有了組織和管理之后,還要設計權力的分配體系。
7)授權管理
優秀員工終于找到了。這時,管理者要通過授權,和員工建立關系。
管理者和員工只有一種關系,那就是合伙關系。
而合伙關系只有一個心法:責權利對等。
責、權、利,就是責任、權力、利益。
如果不對等,會出現哪些現象?
比如,“錢少壓力大,干活沒動力。”
這事做好了,對我沒利;這事也做不好,因為沒權。
這是責任大于利益,責任大于權力。
編輯: 趙凡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易二零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垃圾焚燒專家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中建環能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