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專欄 > 正文

20項指標彰顯中國高質量發展決心

時間: 2021-03-08 12:00

來源: 上海證券報

作者: 薛濤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下稱“規劃綱要草案”)已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規劃綱要草案設置的5個方面20項主要指標十分引人注目。

  這些指標的設置是基于什么考慮?會帶來哪些影響?本報記者分別采訪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相關專家、學者,圍繞這些問題進行詳細解讀。

  受訪人士普遍認為,規劃綱要草案設置的這些指標,彰顯出中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指標1:

  沒有設定GDP年均增速具體目標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未來5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保持在合理區間,各年度視情提出。

  以往的五年規劃均會設定經濟年均增長具體目標,“十三五”時期,經濟年均增長率目標定為“保持在6.5%以上”,而“十四五”時期并未明確具體目標。

  交行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認為,這表明未來將淡化經濟增速指標,更加注重提升發展質量效益,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規劃綱要草案也提出,到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在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看來,這一目標也就意味著經濟總量到2035年有望在2020年的基礎上再“翻一番”。

  指標2:

  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高于GDP增速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未來5年,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高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分析人士認為,這一目標的設定指向經濟增長效益的提高。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分析說,“全員勞動生產率是國內生產總值與全部就業人員的比率,對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設定目標意味著‘十四五’期間我國單位就業人員創造出的GDP增速將高于整體GDP增速,意味著更少的勞動人口可以帶來更多的經濟增長。”

  指標3: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5%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未來5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5%。這意味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要比“十三五”末提高5個百分點。

  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吳躍農表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提高對實現“十四五”經濟高質量發展極為重要。“只有人口城鎮化,才有城鎮、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群結構的中國城市化發展。”

  國家統計局2020年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60%,已經完成了“十三五”目標。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預計,未來農村人口轉城市人口將成為新型城鎮化過程中人口流轉的主旋律,未來5年每年新增城市人口超過1000萬。

  指標4:

  持續增加基礎研究經費投入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未來5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力爭投入強度高于“十三五”時期實際。

  “研發經費年均增長7%,我覺得這個指標振奮人心!”北京高精尖科技開發院院長汪斌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表示,“每年增長7%,意味著‘十四五’期間增長將超過35%,這是不小的數字。”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趙剛認為,研發投入指標彰顯了創新發展新理念。

  趙剛認為,目前,我國基本進入了創新型國家行列。下一步,我國要向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奮進,在研發投入方面還有提升空間,除了投入強度應進一步提升,基礎研究經費占比也應繼續提升。

  指標5:

  發明專利強調“高價值”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到2025年,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2件。博覽財經首席經濟師李宏圖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表示,這個指標的亮點是“高價值”。

  “十三五”時期這項指標的要求是“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是12件”,沒有對高價值專利提出目標要求。

  全國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所長李林認為,當前我國高價值專利不足的問題凸顯。在PCT國際申請中原始申請人所在地為中國的專利數量不足0.5萬件,排在美國(1.5萬余件)、日本(0.5萬件以上)之后;專利授權中,價值10萬美元以上的不足5萬件,排在美國、日本、德國、瑞士、法國之后,尤其與美國約58萬件差距明顯。

  “加上了‘高價值’后,更強調‘有效數量’。目前,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新的發展階段,專利擁有量也亟需更有價值。”李宏圖表示。

  指標6:

  數字經濟指標背后有“大義”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10%。

  在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賴紅波看來,小數字大戰略,細節背后有“大義”。把這個指標與政府工作報告放在一起,可以看出“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之一——數字經濟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將起到支柱性作用。

  “數字經濟領域已經成為全球科技領域競爭的制高點,也是當前世界各國搶占的重要發展方向,加快數字產業發展,有利于形成產業競爭新優勢,是推動中國制造業升級的新動力。”賴紅波說。

  指標7: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

  與GDP增長基本同步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未來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基本同步。

  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表示,從過去40年的經驗來看,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未來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長水平,使他們有擴大消費的能力,將是一個基本的政策方向。

  江蘇省政協理論研究會會長徐鳴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在國民經濟穩定增長的大背景下,居民可支配收入穩定增長是可以期待的。希望居民收入能夠不斷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同時城鄉居民收入中位數可以有所提高。

  華略智庫創始人任新建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這意味著今后國家將把民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或優先位置,突出發展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民生幸福的導向。

  指標8:

  首次將“調查失業率”納入目標體系

  規劃綱要草案提出,未來5年,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這是首次將“調查失業率”納入目標體系,但并未明確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目標值。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相較于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調查失業率能夠更加全面地描述勞動力市場的供需情況。調查失業率是就業的核心指標,“十四五”期間這一目標更加明確,說明未來就業目標的重要性要大于經濟增長。

編輯: 陳偉浩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薛濤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并兼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

作者新文章

作者熱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