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9-12-12 09:43
來源: 央視新聞
作者:
【采訪】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余國東
記者柴璐:作為一個市政府的指導性的文件,它實際上是把這塊的工作直接全部指定給重慶環投了,沒有經過市場化招投標或者什么,是不是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
余國東:重慶市市政府對全市的國有資產去管理負責,這個明確的,市政府出臺指導性文件,這個是法律上依法行政。環投要介入還要跟區縣政府簽一個特許經營權的委托協議,委托過后再來把資產逐步交給環投。這里面市政府明確了的,國有投資、市級投資這塊是無償劃撥給環投,區縣政府自己投資那一部分要通過評估由環投公司按市場價支付給區縣政府。
【解說】
166號文件印發后,36個區縣反應不一。但大多區縣都承認,在防范化解政府性債務的形勢下,重慶環投的到來能夠緩解各區縣的當期財政壓力,讓短期內全市鄉鎮污水處理設施迅速運轉和大批新建成為可能。30年期限的特許經營合同,每年支付污水處理服務費,這樣的做法也被一些區縣稱為“分期付款”或“以時間換空間”。
【采訪】石柱縣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李光榮
所以說政府只是委托它來建設運營,政府以購買服務的方式,相當于本來也是我自己的事情,但是你來給我做,我分期支付給你費用,這樣把我們地方的壓力減輕了。
【解說】
各區縣的資金壓力集中到重慶環投,面對30多個區縣的上千座鄉鎮污水處理設施,重慶環投是否有足夠的經濟實力?這家成立不久的市級國有企業,資金又是從哪里來?
【采訪】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余國東
余國東:從環投一開始成立,我們每年給它5個億,從去年開始減少。總數這加起來17.5億。
記者柴璐:這5個是億從哪兒來的?
余國東:這幾年用了我市生態環境局的預算投入的5個億。
記者柴璐:本身的預算一共有多少?
余國東:全局的預算也大概就是10個億多一點,10個億里面接近3個億,都是我全局的人員費用、運行費用。剩下能夠投入的只有兩個億了,兩個億還要支持大氣污染防治,支持土壤污染防治,相當于其它方面的污染防治,我們是做了讓步,做了犧牲,考慮到水環境的污染防治是我們重慶最大的任務。
【解說】
除了市級財政的補助資金,根據166號文件,中央財政安排用于重慶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的專項補助資金也撥付重慶環投。另外,銀行貸款也是重慶環投資金主要來源。
【采訪】重慶環保投資集團董事長錢忠明
記者柴璐:銀行融資,大概你們融到多少?
錢忠明:銀行融資現在大約有十幾個億,十個億的樣子。因為市政府給了我們這個特許經營權,我們跟每個區縣、36個區縣又簽了特許經營的合同,還有框架協議,我們就憑這個合同跟市政府的這個166號文件,就拿到銀行去,就可以融資。
【解說】
從2016年起,多個區縣與環投簽訂特許經營合同,在接手鄉鎮污水處理廠管理運營的同時,大批新建處理廠也迅速開工。這又是一個挑戰,尤其在一些交通不便地形復雜的地區,更是困難重重。記者決定去探訪一座正在修建的污水處理廠。
【紀實】記者柴璐
我們從巫溪縣城出發去下堡,整個車程差不多要一個半小時。其中一半的時間都是在這樣的山路上走,路非常非常難走,一個我們看到了這個錯車很危險,因為基本上整條山路都是單行道,而且拐彎很多,甚至有的彎道是小于90度的。
【解說】
下堡鎮位于重慶巫溪縣,滑坡事故導致主路中斷,也使污水處理廠的建筑材料運輸十分困難。下堡鎮污水處理廠,原計劃去年完工,但至今仍在建設。受河流影響,這一年中有四個月無法施工。
【采訪】重慶環保投資集團巫山分公司副總經理 黃勇勝
黃勇勝:山區河流它有個特點,你現在看水不大,但是它隨時都可能漲水。然后這個河上面還有一個水電站,水電站它經常要放水,一放水的時候,我們這個橋就要被淹。
記者柴璐:這個橋就淹了?
黃勇勝:就過去不了
記者柴璐:我們現在走的這條路會被淹嗎?
黃勇勝:這條路大概淹到這個位置吧大概。
【解說】
施工過程中,處理廠背后的山體出現裂縫,存在滑坡隱患。
【采訪】重慶環保投資集團巫山分公司副總經理 黃勇勝
當時在施工,一月十幾號,2018年的一月十幾號,下面進行作業的時候,就發現上面的土層有裂縫,大概就在這個擋墻后面一兩米。
【采訪】萬州創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項目技術負責人 王自杰
裂縫很嚴重,一天時間,三公分寬,八公分高,朝下沉,朝下沉了。
【解說】
為此,建設工程只能增加防滑坡裝置。
【采訪】重慶環保投資集團巫山分公司副總經理 黃勇勝
黃勇勝:你看這里,我們先打抗滑樁,有15根抗滑樁。
記者柴璐:是下面這個嗎,很粗的這個?
黃勇勝:對,這是鋼筋混凝土的抗滑樁,大概平均深度我們15根樁,從這里下去有30多米
編輯: 趙凡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并兼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