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5-07-20 16:01
來源: 安信證券
作者: 薛濤
第二類,純國有的公司。比如說首創股份等,具備充足的和地方政府交流的能力,并且可以把國企長板比如信用、融資能力等發揮到極致。
問題2:這次水十條在整體指標上沒有出現非常明顯的超預期,但是在整體的責任落實和監督方面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亮點,如何看對于地方政府進行目標任務考核?
薛濤:發改委要考慮整個經濟平衡的承受力和產業發展的導向性,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當理解了中國政府,從全國和各行業的高度來考慮這個事情的時候,那么水十條已經是力度空前、超級務實、超級有行動力的計劃。
環境治理的最終責任,在《環保法》中是地方政府,如何把地方政府調動起來是非常重要的。從水十條來看,對于地方政府的公示制度、環境治理的排名制度,這屆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在環境領域的約束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而且是可以實施的。另外,對于行業轉型、經濟結構調整的容許度,對工業領域提到目前的要求已經是非常苛刻了。
目前中國整個經濟環境要求是很大的,水十條能夠出臺,國家政府做了相當大的決心和努力。從落實的角度,公開民眾參與(包括之前環保部出臺公開民眾參與的規定)不要小看,如果只是簡單加強環保部的監管責任,會帶來環保部監管權力的無限放大,會有一定風險。本次借民意來監督環境排放責任的落實,也是符合移動互聯時代的政府和民眾關系的新邏輯。對于工業領域的排放,一個是公眾參與,一個是監測系統的建立,另一個是排放標準的提高(這方面一直在做,比如近期出臺的印染廢水的排放標準的規范),實際上環保有關部門在進一步加強這部分的要求,決心強大。
問題3:水十條規定的對于地方政府的考核標準主要是斷面指標,比如說流域水質狀態等等,那以前不考核斷面嗎?
薛濤:以前是沒有明確把責任歸到地方政府,斷面指標考核是有一定難度的,斷面指標的考核最后落實是通過分解到重點流域的污水處理廠要達到一級A,所以真正的考核指標里,比較有約束性的是地方政府的黑臭水體。
跨流域的指標體系要有適合的責任分配,比如說長江流域會涉及到很多的地區,要達到斷面考核的要求最后是一個任務的分解的,因為不可能把整個流域的治理包給一個公司去解決,也不能把流域治理的效果包給一個地級市,責任不可能找到單一主體。所以,個人認為水十條中最直接的一個能夠壓迫地方政府的是黑臭水體的治理,其次是如再生水的比例等指標,直接對地方政府的行為產生約束力。
在水十條中有幾個指標是比較好落實的:
比如一級A污水處理廠,原來的指標只是三河三湖,按照現在的要求只要建成城區有黑臭水體就需要污水處理廠達到一級A,這個指標是直接可以落實到所有地級市考核的,還有一些是重點水庫,這些范圍遠遠超過原來的三河三湖流域的一級A要求;
還可以落實的包括再生水的使用比例,可以馬上落實到市政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以及工業污水的某一部分中水回用上等。
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標及受益公司歸納來說: 1)黑臭水體,一定會有應急修復需求,像環能科技、首創股份等,做黑臭水體應急處理和城市水環境治理的企業;2)再生水的回用比例和市政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也包括一些雨污、管網、海綿城市相關建設公司在這波行情中會直接受益,比如說津膜科技、碧水源等;3)工業廢水:在十大工業領域里邊有突出技術優勢的工業廢水治理公司。
問題4:以前地方政府沒有類似的考核指標嗎?
薛濤:以前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標主要是COD減排等等,是通過單項指標。效果不是一下就能產生的,因為有個時空錯配,時空錯配是指一個斷面未必是一個地方政府能夠解決的事情。時間錯配主要是在地下水領域,它的污染主體可能找不到。同樣土壤修復領域也是這個問題,而地表水領域的污染主體往往是當時所污染的企業是可以找到的,所以不存在時間錯配。
問題5:像上海和深圳等城市在PPP方面沒有大的動作,也沒有推出示范性項目,這是什么原因?
薛濤:對于上海,地方國企的空間非常大,而且企業化程度比較高,所以他們的很多ppp項目都被地方企業與地方政府約定的一個更好的購買服務關系化解掉了。
類似的例子是北京排水集團,以前北京排水集團是北京市一個事業單位型企業,被中央政府認為是地方投融資平臺,當北京排水集團進行了混合所有制的改制,并且跟北京市政府簽訂了購買合同后,現在也開始進入一些市場化的項目。
國發60號文要求,地方政府的市政公共設施、市政公用資產,會推薦兩種路線:首先,進行打捆然后走企業化道路,這樣就鼓勵地方國企進行企業化,進行跟地方政府承包制的重新約定,然后走向上市,或者自己做大做強;
第二個是,通過PPP以BOT等方式賣給其他私營企業或者其他地方的國企或央企做特許經營。
在我國的發達城市,尤其是省會及以上的城市,更傾向于把這些資產不是簡單賣掉,而是包裝成一個更好的市場化企業來提高他們的活力,增加他們的收益保證性,然后通過企業自身力量來解決地方政府的問題,這就使得一些地區的PPP道路走得是不一樣的。
問題6:黑臭水體做得比較好的有哪些公司?如何真正解決黑臭水體?
編輯: 任萌萌
目前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此前分別在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現任E20環境平臺執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執行院長,湖南大學兼職教授,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碩士生校外導師,天津大學特聘講師,并兼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副院長,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雙庫的定向邀請專家,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注冊專家(基礎設施與PPP方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化學品和廢物環境管理智庫專家、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委員。住建部指導《城鄉建設》雜志編委、《環境衛生工程》雜志編委、財政部指導《政府采購與PPP評論》雜志編委,并擔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
在PPP專業領域,薛濤現任清華PPP研究中心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PPP專委會秘書長、中國PPP咨詢機構論壇第一屆理事會副秘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PPP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發改委國合中心PPP專家庫成員、中國青年創業導師、中央財經大學政信研究院智庫成員、中國城投網特聘專家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薛濤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負責世界銀行在中國的市政環境基礎設施項目管理,其后在該領域積累了十二年的環境領域PPP咨詢及五年市場戰略咨詢經驗,曾為美國通用電氣等多家國內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詢服務,對環境領域的投融資、產業發展和市場競合格局有著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力于環境產業與政策研究、PPP以及企業市場戰略指導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