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專欄 > 正文

環保PPP何處去 內部沙龍專家企業家研討精華十二條

時間: 2017-11-29 13:24

來源: 中國水網

作者: 湯明旺

有環保企業提到基金如何介入的問題。有專家解答認為,基金參與PPP實際上可以分為三種情形。一是基金自己直接進入。二是和央企等合作進入。這兩種都是資本金,都是股權投資。三是以PE的方式進入。從目前情況看,基金參與PPP還是大方向,但在資管等新政策下,可能會有些收縮。

此外,有專家補充指出,資本金穿透實際是要“砍”兩個地方,一個是小股大債,一個是明股實債。小股大債肯定是受到嚴格控制的,明股實債的管理力度則有待觀察。

八、讀準30%績效捆綁

外界不少人將財辦金〔2017〕92號文中關于依效付費機制的規定,理解為可用性付費必須和績效考核結果捆綁30%。但有專家提醒,特別注意不要主觀判斷,而是要看政策原文,原文是“項目建設成本不參與績效考核,或實際與績效考核結果掛鉤部分占比不足30%,固化政府支出責任的”。因為可用性付費實際上還包括利息、利潤等,因此這里“建設成本”的基數是相對較小的、而且是可以準確測算的。所以雖然和之前傳的捆綁20%相比,比例上調到了30%,但基數實際上變小了。

九、存量介入看流程

多位專家就存量項目如何介入,尤其是有改擴建或提標改造成分的存量項目怎么參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有專家提醒,特別要注意流程的問題。一個是要不要招投標;一個是要不要補PPP的流程。有專家認為,關鍵要看原來的協議,是否排他性的或者不確定的。如果是原來的協議已經包括二期內容,那甚至可以申請單一來源采購。有個別項目則是采取邀請招標運作。

關鍵還在于利益協調。以污水處理為例。比如保底量和價格,如何界定,需要一個程序、通過一定的談判來完成。一種做法是把原來的放一邊,就新的談,但可能政府出于各種考慮,采取公開招標實施新的部分;另一種做法是政府和原來的社會資本適當妥協,政府解決比如原來定價過高的問題,企業則拿到新項目、核心利益沒有損失,雙方合作得以延續。

十、積極探索專業創新

有專家指出,PPP政策規范文件密集,其實更要求正視PPP項目創新的問題,發揮社會資本方能動性、創新的能力。比如第一個是項目條件的創新,在有限的內容上,思考怎么加上一些新的內容,比如一個濕地公園PPP,本來沒有什么收益,但可以考慮加一些內容帶來一定的運營收入。二是項目內容的創新。還有是融資條件、項目模式、能力建設等方面創新。不管是環保PPP,還是其他領域,都需要社會資本的創新能力。

一位專家補充認為,可以用好社會資本發起這種方式。一方面寫項目建議書,提供項目怎么做的思路和路徑,這方面建議參照初步實施方案;另一方面要有財務測算。然后提交給政府部門,根據反饋進行完善,之后再由政府組織做物有所值、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編制實施方案。這種社會資本發起,是一般施工企業不擅長的,那么專業運營的社會資本獲得項目的概率就會更高些。

十一、環保PPP風口何在

有專家指出,此前在某些環保項目上比如污水處理項目上也出現可用性付費+少量績效付費的模式,這對建筑企業是好的,但對環保專業運營企業是不利的。過去建筑央企做建筑、施工,他們和專門做技術的環保企業,游戲規則和玩法是截然不同的。建筑央企考慮的是完成指標,只要不虧就行,再從融資賺點就行。但環保公司不同。所以新的政策出臺對環保而言實際上是好事。而黑臭水體海綿城市、水環境類PPP項目,投資規模大,如何設計怎么合規又能可行,值得大家探討。

有專家分析指出,PPP新政策之下,運營性、經營性強的領域如固廢處理、污水處理,受到的影響很有限,安全系數高一些。而在黑臭水體等水環境治理領域,一方面因為治理壓力和時限在,這類項目數量可能不會少;另一方面,由于財承嚴守“10%”和績效捆綁30%等原因,項目內容可能會瘦身,比如和水環境治理本身關系不大的河道護坡、河濱小公園甚至道路等不會再包進去。此外,這類屬于純政府付費的項目,一定要看地域、看政府財力,比如中西部有些縣就是吃飯財政,這里的10%和東部的10%是不一樣的。

對于黑臭水體、海綿城市等類型的PPP,可能需要創新,把具有運營性的項目(比如污水廠)捆綁進來。但純商業性的東西難以捆綁,因為政府和社會資本對商業空間的判斷是天差地別、不可能談攏;土地捆綁進來的可能性更低,其商業模式很難突破。

有參會的環保企業也表示,類似項目捆綁,要避免兩個極端。一是把無關的東西包進來,會增加社會資本實施的難度,或者不得不采取松散的聯合體進行參與,但實際績效很難保障。二是實操中也存在過度分割的現象,比如一個河道治理的項目被分為好幾個部分,有些采取EPC、有些是PPP,上下環節被拆散等,這也不利于系統集成,很難實現整體績效,依效付費機制操作起來也會有很多問題。

有多位專家一致認為,財辦金〔2017〕92號文對于PPP績效的高度關注,本質上是突出PPP的運營要素。過去建筑施工類企業進來其實主要是看施工利潤。有專家指出,PPP的運營維護必須是有一定難度的,政府做不好的;規劃集成設計、中間建設、末端維護運營,三者應該是絲絲入扣的關系。其次,長期運營維護的壓力應當始終存在,不能純工程導向。從行業長遠發展來說,也應該是突出運營。因為企業長期關心運營,才能持續發展。現在有些建筑企業、施工企業也開始轉運營,因為施工是一次性的,只有運營才是持續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環保的未來主角肯定不是工程公司,而是專業化能力的運營公司。

而對于192號文對于不同類型環保企業的影響,有專家認為社會資本應該有更理性的態度,因為發展靠的不是別人不來、不參與,而是作為企業自身能做、能更專業。從這個角度來說,環保企業如何強化自己的技術優勢、運營實力至關重要。

十二、績效評審孕育新商機

有專家認為,不少PPP項目涉及政府付費或可行性缺口補助,而財政上已經明確將全面實施績效管理,且這種績效考核的廣度和深度都將得到強化。隨著大量PPP項目陸續進入或即將進入運營期,政府對于社會資本/項目公司的運營績效進行考核將催生新的商機。比如PPP運營維護績效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編制、績效評估、中期評估等,需要大量專業、技術基礎。目前大部分政府機構可能不具備這種能力,因此會聘請專業第三方介入。

編輯: 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