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濤第一季】第十五期:肖家河污水處理廠 — 小項目的大歷史
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E20的傅濤。今天我們借E20的聽濤欄目,一塊兒聊一個行業里不太有名,但很有影響的小項目,肖家河污水處理廠。
肖家河:花落桑德
大家知道,北京是中國的首都,也是環境產業集聚度最高的地方。很多環境領域的龍頭企幾乎都在北京,但你會發現,其實拿北京項目并不容易,因為北京有特殊性。我們北京的供水基本上都在北京自來水的手里頭,北京的排水、污水處理在北京排水集團。這兩個公司都是我們行業的龍頭公司,我們的環境優秀企業無一不想拿到北京項目,其實真正撕破口子的是肖家河。
肖家河的突破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緊接著后面的五座小型污水處理廠,包括東壩、垡頭等五座污水處理廠的公開招標。肖家河污水處理廠是北京市第一個,也是中國最早的幾個之一的,以民營企業投資的污水處理廠。
肖家河污水處理廠地位非常特殊,在北京清河邊上,當時的市委書記和相關領導多次批示,讓桑德集團來運營肖家河。大家知道我們市場化改革是源于2002年,肖家河污水處理廠實際上2000年左右就已經基本落戶在桑德,2002年正式建成。最終夾縫中終于扎了個釘子,這是北京市第一個,非北排的,據我知道,第一個非北排的污水處理廠,其實意義非常大。
雖然之前有過高碑店污水處理廠名義上在首創手里,實際上還是北排在運營,真正拿下來的就是肖家河。雖然規劃規模從很大的規模,20萬噸,楞改成了三五萬噸的規模,但畢竟是對我們北京來說,就不再是一個企業的天下了。
一封信的力量
其實這個對我們民營企業,以BOT的方式進軍市政污水處理也是意義非凡,有了這些基礎才有了2002年,建設部推動市政公用事業改革,有了2004年的特許經營管理辦法,有了2005年的特許經營的監督管理辦法,當時三個文件陸續出臺,都是晚于改革的。所以我說桑德集團、老文利用這個政策性契機,果斷的商業模式上的突破,對我們這個行業的市場化改革其實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我覺得這是有功勞的一筆。
申辦奧運會第一次失敗以后,其實我們北京承辦2008年的申奧,在2008年的申奧過程中間,北京也做出了一個污水處理的規劃,2000年發了污水處理的發展規劃,肖家河污水處理廠是規劃中的十幾座重要的污水處理廠,本來規劃的規模是不止一期建立的兩萬噸,后來楞從大的規模壓縮成兩萬噸,是因為桑德的介入。
桑德,文一波私下里跟我講,他其實并不認識劉淇,也不認識北京市有關領導。實際上,他懷著中華碧水計劃的宏大夢想,以民營企業的身份寫了一封信給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委。談到北京市未來要申奧,我們的公共設施的服務不能是壟斷的。
桑德表現出了很強的一種專業化的勇氣,它認為能極大地降低,通過競爭機制來降低成本,同時為北京申奧加分。在這個背景之下,有了領導的批示。
這個批示以后,各級領導落實的中間面臨很多的困境,很多的質疑,它這里頭,背后演繹著我們這個系統經營啊,到分散經營的路線性的爭論,滲透著我們這個民營企業國有企業的競爭機制的設計,也包括了我們未來政策性走向判斷的討論。好多人在質疑桑德的技術,桑德的資金,桑德的投入,但是文總帶著桑德頂住了這個壓力。
小項目的重大意義
其實我們的改革就是從點上入手的,我們發現單元服務是系統服務的有效組成。那我們到底是在系統服務上還是單元服務上做文章,實際上我們的改革經歷了不同的階段。肖家河的時期,單元改革是我們主要的模式,也是解決主要的矛盾,就是污水處理廠的欠缺,建設不足,資金不足問題。
據他們的規劃講,最早的肖家河的規劃就是十幾萬噸的水廠,為了切給桑德,楞把它的規劃調低了。雖然污水是重力流的,肖家河污水處理廠的水量分配在上游進行了一定調整,這也反應了當時在我們的國企跟民企進行博弈過程中民企的無奈:明明是個很大的污水處理廠,因為有了領導批示,才有了市場機制,所以變成了一個小污水處理廠。
兩萬噸在我們行業里頭是名不見經傳的,即使現在升級到八萬噸,在北京這種泱泱大市中間,它也是一個小的污水處理廠。但是開啟了我們單元改革1.0時代的,環境產業發展,我們稱為單元改革的一個很重要的分水嶺。
它注定會占有一個市場的地位,不僅在桑德歷史中占有地位,同時也在北排的改革歷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謝謝大家。
欄目簡介:
《聽濤》:E20環境平臺首檔視頻欄目。
以個人視角來敘述環境產業里的主流企業,評價企業領袖人物,講述企業發展故事,梳理產業脈絡,揭示發展規律,啟發產業同行。
主講人:傅濤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兩山經濟》、《環境產業導論》作者。
欄目定位及形式:知識類視頻節目
4月13日起首播,每期時長10分鐘左右;
后期還將推出關于環境產業發展歷程、趨勢的系統內容,以及對當下熱點話題的深度剖析。
傅濤親自講述,依托E20環境平臺20年來和環境產業的同行發展,及其本人20年來的深入研究及實踐,無論是宏觀政策還是微觀企業,無論是公開資料還是私人交往,均信手拈來,并融入自己獨特的觀點。
相關視頻
-
【聽濤第一季】第十四期:強人文一波書寫的桑德傳奇(下)2020-09-04 播放:10308
-
久吾高科:二十年磨一劍,重點積累三個核心優勢2020-09-07 播放:60961
-
萬德斯環保劉軍:解決方案+資本雙輪驅動,慎重決策輕重資產配置2020-09-07 播放:125731
-
嘉戎技術:膜技術為支撐2020-09-07 播放:74075
-
【聽濤第一季】第十五期:肖家河污水處理廠 — 小項目的大歷史2020-09-10 播放:13472
-
【聽濤第一季】第十六期:導師威立雅與青出于藍的中國徒弟2020-09-10 播放:14328
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E20的傅濤。今天我們借E20的聽濤欄目,一塊兒聊一個行業里不太有名,但很有影響的小項目,肖家河污水處理廠。
肖家河:花落桑德
大家知道,北京是中國的首都,也是環境產業集聚度最高的地方。很多環境領域的龍頭企幾乎都在北京,但你會發現,其實拿北京項目并不容易,因為北京有特殊性。我們北京的供水基本上都在北京自來水的手里頭,北京的排水、污水處理在北京排水集團。這兩個公司都是我們行業的龍頭公司,我們的環境優秀企業無一不想拿到北京項目,其實真正撕破口子的是肖家河。
肖家河的突破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緊接著后面的五座小型污水處理廠,包括東壩、垡頭等五座污水處理廠的公開招標。肖家河污水處理廠是北京市第一個,也是中國最早的幾個之一的,以民營企業投資的污水處理廠。
肖家河污水處理廠地位非常特殊,在北京清河邊上,當時的市委書記和相關領導多次批示,讓桑德集團來運營肖家河。大家知道我們市場化改革是源于2002年,肖家河污水處理廠實際上2000年左右就已經基本落戶在桑德,2002年正式建成。最終夾縫中終于扎了個釘子,這是北京市第一個,非北排的,據我知道,第一個非北排的污水處理廠,其實意義非常大。
雖然之前有過高碑店污水處理廠名義上在首創手里,實際上還是北排在運營,真正拿下來的就是肖家河。雖然規劃規模從很大的規模,20萬噸,楞改成了三五萬噸的規模,但畢竟是對我們北京來說,就不再是一個企業的天下了。
一封信的力量
其實這個對我們民營企業,以BOT的方式進軍市政污水處理也是意義非凡,有了這些基礎才有了2002年,建設部推動市政公用事業改革,有了2004年的特許經營管理辦法,有了2005年的特許經營的監督管理辦法,當時三個文件陸續出臺,都是晚于改革的。所以我說桑德集團、老文利用這個政策性契機,果斷的商業模式上的突破,對我們這個行業的市場化改革其實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我覺得這是有功勞的一筆。
申辦奧運會第一次失敗以后,其實我們北京承辦2008年的申奧,在2008年的申奧過程中間,北京也做出了一個污水處理的規劃,2000年發了污水處理的發展規劃,肖家河污水處理廠是規劃中的十幾座重要的污水處理廠,本來規劃的規模是不止一期建立的兩萬噸,后來楞從大的規模壓縮成兩萬噸,是因為桑德的介入。
桑德,文一波私下里跟我講,他其實并不認識劉淇,也不認識北京市有關領導。實際上,他懷著中華碧水計劃的宏大夢想,以民營企業的身份寫了一封信給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委。談到北京市未來要申奧,我們的公共設施的服務不能是壟斷的。
桑德表現出了很強的一種專業化的勇氣,它認為能極大地降低,通過競爭機制來降低成本,同時為北京申奧加分。在這個背景之下,有了領導的批示。
這個批示以后,各級領導落實的中間面臨很多的困境,很多的質疑,它這里頭,背后演繹著我們這個系統經營啊,到分散經營的路線性的爭論,滲透著我們這個民營企業國有企業的競爭機制的設計,也包括了我們未來政策性走向判斷的討論。好多人在質疑桑德的技術,桑德的資金,桑德的投入,但是文總帶著桑德頂住了這個壓力。
小項目的重大意義
其實我們的改革就是從點上入手的,我們發現單元服務是系統服務的有效組成。那我們到底是在系統服務上還是單元服務上做文章,實際上我們的改革經歷了不同的階段。肖家河的時期,單元改革是我們主要的模式,也是解決主要的矛盾,就是污水處理廠的欠缺,建設不足,資金不足問題。
據他們的規劃講,最早的肖家河的規劃就是十幾萬噸的水廠,為了切給桑德,楞把它的規劃調低了。雖然污水是重力流的,肖家河污水處理廠的水量分配在上游進行了一定調整,這也反應了當時在我們的國企跟民企進行博弈過程中民企的無奈:明明是個很大的污水處理廠,因為有了領導批示,才有了市場機制,所以變成了一個小污水處理廠。
兩萬噸在我們行業里頭是名不見經傳的,即使現在升級到八萬噸,在北京這種泱泱大市中間,它也是一個小的污水處理廠。但是開啟了我們單元改革1.0時代的,環境產業發展,我們稱為單元改革的一個很重要的分水嶺。
它注定會占有一個市場的地位,不僅在桑德歷史中占有地位,同時也在北排的改革歷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謝謝大家。
欄目簡介:
《聽濤》:E20環境平臺首檔視頻欄目。
以個人視角來敘述環境產業里的主流企業,評價企業領袖人物,講述企業發展故事,梳理產業脈絡,揭示發展規律,啟發產業同行。
主講人:傅濤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兩山經濟》、《環境產業導論》作者。
欄目定位及形式:知識類視頻節目
4月13日起首播,每期時長10分鐘左右;
后期還將推出關于環境產業發展歷程、趨勢的系統內容,以及對當下熱點話題的深度剖析。
傅濤親自講述,依托E20環境平臺20年來和環境產業的同行發展,及其本人20年來的深入研究及實踐,無論是宏觀政策還是微觀企業,無論是公開資料還是私人交往,均信手拈來,并融入自己獨特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