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北京市人民政府
中國國際工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大會組委會辦公室;北京商策文化交流中心
開始日期:2009-05-23
結束日期:2009-05-24
地 點:北京國際會議中心
節能減排領袖云集的頂級盛會 高新科技成果與市場的對接平臺
優秀企業及優秀項目權威發布 深刻而富有前瞻性的研討主題
別具特色的個性化商務活動 關鍵時刻、關鍵人物、關鍵話題
第十二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
2009中國國際工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大會
時 間:2009年5月23日一24日
地 點:中國 北京國際會議中心
【科博會主辦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
【大會主辦機構】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
中國造紙協會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
中國釀酒工業協會
中國電子學會節能工作推進委員會
中國化工學會
【政策及學術支持機構】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河北科技大學、暨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
【國際支持機構】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 世界自然基金會 加拿大國際發展署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挪威議會能源與環境常務委員 德中生態商務平臺
【特別支持新聞機構】
中央電視臺 北京電視臺《科技日報》 《中國環境報》 《經濟日報》 《中國工業報》
【承辦單位】中國國際工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大會組委會辦公室
北京商策文化交流中心
一、大會概述
節能減排需要全社會全方位共同參與,需要政策法規保駕護航,但是我國節能減排工作要向縱深目標推進,關鍵需要科技創新做支撐。當前,各級政府、科研機構和企業在借鑒消化吸收國外先進節能減排高科技的同時,也在投入大量人力、財力和物力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節能減排技術,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重大技術項目突破。“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將安排100億元人民幣科研經費,調動全社會500多億元人民幣的投入實施科技節能減排工程。科技部也在國家科技計劃中進行了重點安排,大力開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產品附加值的關鍵技術與重大裝備研究,突破礦產資源深加工運用等關鍵技術,著力開發廢棄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利用技術,發展非常規水資源綜合利用與節水技術。有關重點節能減排工程所需要的資金,財政部、發改委已印發了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資金暫行辦法。通過實施科技節能減排工程,將規模推廣一批重大節能減排技術,重點示范一批先進適用的節能減排技術,攻克一批重點行業、重要區域急需的節能減排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為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奠定科技基礎,為實現國家中長期節能減排目標儲備技術能力,為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2009全國工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大會”依托“科博會”高科技平臺及巨大的國際影響力,將邀請石油石化、制藥、紡織印染、造紙、電鍍、鋼鐵、冶金及有色金屬、電力、汽車、機械制造、IT電信電子、水泥建材、化工、化肥農藥等耗能污染較嚴重的行業協會聯合舉辦。通過舉辦本次大會,進一步落實國家“十一五”規劃目標和溫家寶總理在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講話精神,推動企業全面肩負起“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社會責任,促進企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研討節能減排工作現狀,為當前節能減排工作關鍵及迫切問題提供解決方案,促進節能減排工作進一步發展;為國內外先進的節能減排高科技成果與企業的需求搭建合作橋梁,推動節能減排高科技成果快速向生產力轉化,為國民經濟各行業節能減排目標快速實現提供高科技支撐;表彰為中國節能減排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企業家,為他們展示形象搭建星光舞臺,為各行業節能減排樹立標桿和楷模。
二、大會主題
節能減排 科技創新 支撐發展 引領未來
三、大會參會群體
(一)各省市發改委、經貿委、科技廳、環保局及政府節能產品采購部門;
(二)石油石化、制藥、紡織印染、造紙、電鍍、鋼鐵、冶金及有色金屬、電力、汽車、機械制造、IT電信電子、水泥建材、化工、化肥農藥等耗能污染大戶;
(三)國內外節能減排設備生產制造商、節能減排方案提供商;
(四)國內外相關科研機構、大專院校;
(五)國內外各類金融投資機構。
四、大會特點
(一) 權威性、專業性強
1、組織機構權威:國內唯一由科博會組委會和十大國家級行業協會聯合主辦的專業節能減排科技大會;
2、與會嘉賓權威:大會除邀請組織國家部委領導、國際工業組織及環保組織專家、國內外節能減排領域頂級專家學者外,還將邀請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李克強出席;
3、專業性強:大會緊緊圍繞“工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核心主題,匯聚國內外頂級節能減排專家學者、企業科研人員、設備制造商、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及工程商針對不同行業節能減排核心技術問題進行研討,力求為企業解決現實問題提供科技支撐;
(二) 規模大、參會企業需求旺盛
根據組委會辦公室會前調研統計并系統分析,本次大會參會企業將達到1500人以上,參會人員70%為企業在節能減排領域決策者,90%參會企業攜帶項目與會洽談交流;
(三) 研討議題真知灼見
組委會前期深入調查各行業節能減排工作現狀及技術需求,多方征詢國家相關機構領導、國內外專家學者及企業意見,大會議題將力求全方位地為企業節能減排提供共性與關鍵高科技解決方案,整體內容豐富務實,著重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四) 大會形式新穎活潑
大會將在舉辦形式上進行全方位的改進,力求形式多樣,新穎活潑。加強所有參會人員的參與力度,加大為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力度,致力于滿足企業借助大會平臺進行交流合作及公關營銷的需求;
(五)大會功能強大
大會將突出以下功能:
◆研討2009年及2010年節能減排發展動向;
◆研究和預測可能影響節能減排發展的各種問題;
◆為企業解決節能減排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促進節能減排高科技成果快速向生產力轉化;
◆通過大會建立的數據信息,增進和擴大節能減排高新技術設備提供商與用戶之間的聯系與合作;
◆創建并成為中國有影響力的節能減排戰略發展研究及培訓機構,為節能減排提供高科技支撐;
◆成為中國優秀節能減排項目、技術及產品權威的評審及推廣機構,為節能減排樹立標桿和楷模。
(六)國際化特色突出
大會突出國際化特色,將邀請國外節能減排著名機構及企業參會,增加國外節能減排權威人士演講及外商參與的比重,促進中國企業學習國際企業先進的節能減排管理、技術及相互間的經貿合作。
五、擬大會專家委員及演講嘉賓
(一)大會專家委員及演講嘉賓結構
國家及部委領導、國際機構、著名經濟學家、行業組織及科研機構專家學者、國內外金融機構、國內外科技型企業
(二)國家及部委領導
李克強 國務院副總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周生賢 國家環保部部長
萬 鋼 國家科技部部長
李毅中 國家工信部部長
解振華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
潘 岳 國家環境保護部副部長
張少春 國家財政部副部長
苗 圩 國家工信部副部長
馮記春 國家科技部高新司司長
趙華林 國家環保部污染排放總量控制司司長
胥樹凡 國家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
周長益 國家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
黃淑和 國資委(主管央企節能降耗)副主任
王 東 國家發展改革委外資司副司長
周伏秋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效中心副主任
陳小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
祝光耀 國合會秘書長、中國環境保護部原副部長
馮之浚 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民盟中央副主席
徐志強 國家發改委資環司節水處處長
張維慶 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
周 建 全國政協環境保護部副部長
李劍閣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周大地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前所長
于宏兵 中國清潔生產中心企業審核部主任、博士生導師
……
(二)行業組織及科研機構專家學者
××× 國家十大行業協會會長或秘書長
張長富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
洪及鄙 中國金屬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陳玉平 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雷前治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水泥協會會長
孫鐵石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秘書長
呂桂新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建材處處長
于興敏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副會長
管 堅 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節能辦主任
王文興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學術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
牛文元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國務院參事
丁一匯 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特別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
顧秉林 清華大學校長
陳佳貴 社科院副院長
郝吉明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路光 國家環境保護制藥廢水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主任
吳光夏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技術研究室研究員
周岳溪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水污染控制工程技術首席專家、博士、研究員
紀樹蘭 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能源工
嚴陸光 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高科技節能減排中心主任
馬 中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院長、教授
戴鐵軍 北京工業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博士、副教授
楊春風 河北工業大學教授
李善評 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
潘碌亭 同濟大學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工學博士、副教授
彭書傳 合肥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工
王宗廷 中國石油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博士
李本高 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
鄭書忠 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院長、國家工業水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湯鴻宵 中國科學院環化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許保玖 清
楊 璋 南京工業大學教授
……
(三)國際機構嘉賓
比爾 澳大利亞艾倫咨詢公司高級副總裁澳大利亞環境與遺產部原副部長
克里尼 意大利環境、領土與海洋部可持續發展與研究司長
康韋 英國國際發展部首席科學顧問
庫琳達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公司執行董事兼任天然氣與發電業務總裁
杜丹德 美國環保協會首席經濟學家
福格齊 美國艾卡特環境與投資集團主席
漢森 加拿大可持續發展國際研究院特邀顧問,原院長
石坂匡身 日本海外環境合作中心顧問日本環境部原副部長
里皮 世界自然基金會總干事
萊芙爾 世界自然保護同盟總干事
里杰蘭德 瑞典環保局局長
梅森納 德國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
司徒慕德 英國英美資源集團主席
穆薩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主席
帕喬理 印度能源與資源研究院院長氣候變化政府間專門委員會主席
施泰納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聯合國副秘書長
史蒂森 世界促進可持續發展商業理事會主席
圖比婭娜 法國可持續發展與國際關系研究院創始人及院長
格林希爾 加拿大國際發展署署長
特普費爾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原執行主任
布蘭德 挪威議會能源與環境常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
(四)國內外金融機構嘉賓:
王 中 國家開發銀行副部長
陳懷湘 匯豐銀行中國策略經理
張文波 美國美林銀行CEO首席執行官
韓 飛 美國道瓊斯公司中國區發行經理
周培年 發改委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外資投資委員會會長
王 謙 匯亞基金首席代表
蘇煥光 世界客屬總會美東分會會長
李子意 美國ESP投資有限
勞倫斯潘 美國納斯達克中國首席代表.亞泰區董事、總經理.
魏國正 美國美林(亞太)投資有限公司總裁
菜 泉 美國紐約北方聯合國國家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
李躍波 加拿大蒙特利爾銀行北京分行
陳大江 美國磐天中國資本(美國)公司董事長
邱勝利 中國國家天發銀行運營中心處長
John Liang 美國IT金融集團
吳鎮海 美國太平洋投資集團總裁
李復瀚 香港沂邦證券主席
金 磊 英國TBC國際投資集團
羅天揚 美國華美國際投資集團總監
岳治偉 北京東方新奧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士文 瑪赫西世界和平大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陳復生 美國滿威利基金會創會副主席
張風波 美國花旗銀行信貸部高級副總裁
陳懿文 國民新托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經理
李 強 中國民生銀行投資銀行部總經理
……
六、大會相關數據
(一) 參會代表預計:1500人
(二) 參會代表行業構成比例
石油石化:150人;煤炭:150人;制藥:100人;機械制造(鑄造、鍛壓、熱處理、電鍍):150人;造紙:150人;鋼鐵、冶金及有色金屬:300人;電力及熱電聯產:150人; IT電子:100人;工業鍋爐:200人;酒業:200人
(三) 參會代表類別構成比例
1、各省市發改委、經貿委、科技廳、科技局、環保局及節能減排工作具體負責單位 5%
2、各省市行業協會 5%
3、發改委1008家大型耗能企業 15%
4、各行業重點耗能企業 75%
(四)參會企業類代表職務構成比例
1、董事長 15%
2、總經理、總裁 20%
3、總工、總監、總稽核師 15%
4、副總工、副廠長、副總 15%
5、總助、市場總監、企管總監、生產總監、高工、工程師 15%
6、副部長、副主任、助理、主任、經理、生產經理、技質部長、機動部經理、生產部長、技術科長、能源部長、工程經理、設備主管、車間主任 10%
7、工藝員、技術員、清潔專員、企管員 10%
(五) 參會代表參會目的分析(參會目的及關注熱點)
1、了解國家節能減排政策法規及行業新標準 20%
2、了解國內外節能減排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 30%
3、了解同行業節能減排現狀 15%
4、與工程商進行合作進行老工藝改造 10%
5、為新建項目尋找配套工程商 10%
6、尋找適合本單位的單項節能減排新工藝、產品或項目 15%
七、會內容及相關服務
(一)擬大會主要內容
1、大會開幕式暨部長級論壇
2、中國節能減排戰略、技術與經濟發展高層對話(CEO 論壇)
3、行業專場研討會
全國石油石化產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
全國制藥產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
全國造紙產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
全國鋼鐵、冶金及有色金屬產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
全國電力及熱電聯產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
全國化工產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
全國機械制造產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
全國IT電子產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
全國釀酒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
全國工業鍋爐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
4、工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獎”頒獎盛典
5、工業節能減排高新技術產品及項目推介洽談
6、工業節能減排案例研討
7、工業節能減排優秀企業及項目實地考察
8、企業個性化商務活動(企業對接和聯誼活動)
(1)會前企業對接 (2)小范圍精英聯誼會
(3)企業高新技術專題講座 (4)合作項目簽約會
9、大型企業聯誼雞尾酒會
(二)相關服務
1、參會企業商務合作信息查詢
為方便及協助參會企業代表在會前及會議期間尋找合作伙伴及合作機會,組委會將把參會企業的簡介及需求信息發布在網站上,同時刊登在參會手冊中,便于參會企業會議期間商務信息查詢及商務交流合作
2、為企業舉辦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參會企業之間會前會中若有意向合作的項目及合作項目,組委會將為企業舉辦合作項目簽約儀式,同時為企業邀請媒體及業內相關專家名人出席。
八、大會日程安排
時 間 | 會議活動 | ||
上午至下午報到 | 報到、注冊、發送參會資料。 | ||
16:30-20:00 | 歡迎晚宴 | ||
上午 | 9:00-12:00 | 大會開幕式暨主題報告會 | |
下午 | 14:00-18:00 | 節能減排戰略、技術與經濟發展高層對話研討 | |
晚上 | 18:30-21:00 | 大型企業聯誼雞尾酒會 | |
上午 | 9:00-12:00 | 專題研討會 | |
下午 | 14:00-18:00 | 優秀案例分析推廣、企業個性化商務活動 | |
上午 | 工業節能減排優秀企業及項目實地考察 |
編輯發行《全國工業節能減排案例研究及新技術
新工藝新裝備推介目錄》
《全國工業節能減排案例研究及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推介目錄》將征集工業節能減排優秀案例進行研究,并將其向全國工業企業進行推廣;同時征集節能減排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進行匯編,為工業企業進行節能減排技術改選及選購裝備提供服務。本目錄是節能減排技術、產品及服務提供商與廣大工業企業進行節能減排合作最直接有效的溝通橋梁。
本《推介目錄》具有極高的權威性和科學性,不僅為政府出臺節能減排政策提供全面參考依據,為國內外金融機構和投資者提供我國節能減排投資信息和合作商機,更有利于企業展示品牌實力,提高品牌競爭力,為企業的節能減排品牌化工作提供可靠的數字依據。本《推介目錄》的編撰發行,對于企業產業結構調整、產品市場分析、定位、品牌營銷與傳播將起著重要的參考作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和國家信息中心將把《推薦目錄》所收集的案例列為中國節能減排發展案例聯合進行課題研究并推廣。
一、《全國工業節能減排案例研究及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推薦目錄》內容
第一部分:形象展示
獲得工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獎”的企業、人物、產品、項目、科技園區、產業基地將被重點宣傳推介。
第二部分:調查報告及數據分析
□世界工業節能減排發展概況 □我國工業節能減排現狀分析
□我國工業節能減排區域市場分析 □我國工業節能減排發展對策分析
□我國工業節能減排產業政策 □我國工業節能減排產業重點企業分析
□工業節能減排產業投資分析
第三部分:項目信息
□各省市工業節能減排項目信息 □國內外金融投資機構節能減排投資信息
第四部分:政策法規
□國家工業節能減排政策法規 □各省市工業節能減排政策法規
第五部分:案例研究
石油石化、煤炭、制藥、機械制造(鑄造、鍛壓、熱處理、電鍍)、制漿造紙、鋼鐵、冶金及有色金屬、電力及熱電聯產、 IT電子、工業鍋爐、釀酒業節能減排優秀實用案例分析推廣。
第六部分:工業節能減排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推薦目錄
(一)節能:節電、節油、節煤、節氣、建筑節能、交通節能、工業節水及中水回用裝置、蒸汽冷凝水回收;
(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
(三)減排及環境治理:粉塵治理、煙氣脫硫除塵技術、工業污水廢水處理、工業廢氣回收治理。
二、發送范圍
(一)報送國務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資委、發改委、科技部、衛生部、國家藥監局、環保部、外交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鐵道部、農業部、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統計局、電監會、國家能源局;
(二)贈送各省市發改委、經貿委、質監部門;
(三)全國各行業協會、全國各節能協會、國家節能信息傳播中心、國際工業組織、國家重點檔案室(館)、各行業系統相關科研單位;
(四)贈送外國駐華商務機構、中國商務部駐外聯絡機構、行業媒體;
(五)贈送國際知名企業、節能企業、世界500強企業、1008家耗能大戶;
(六)贈送“科博會”參展商及其它機構舉辦的節能減排會議及展覽會上發放。
三、印刷方式
(一)《全國工業節能減排案例研究及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推薦目錄》為大16開本(28.0cm*21.6cm),正文為黑白、彩頁混裝,膠版紙印刷、膠訂;
(二)全國范圍內(含港、澳、臺)從事工業節能減排及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及其配套產品生產、銷售、研發、咨詢的企事業單位均可申請入編;
(三)計劃印量:10000冊。
四、入刊費用介紹
入 刊 版 面 | 版面費(元) | 圖片(張) | 文字(個) | 贈書(冊) |
封面 | 50000 | 1-2 | 100 | 2 |
封二 | 30000 | 2-4 | 350 | 2 |
封三 | 20000 | 2-4 | 350 | 2 |
封底 | 40000 | 1-2 | 200 | 2 |
扉頁 | 20000 | 1-2 | 200 | 2 |
內頁彩色全版 | 6000 | 1-3 | 800 | 2 |
重點推薦企業(卷首跨版) | 15000 | 2-6 | 1600 | 2 |
五、企業入刊回報
(一)入刊企業各贈送《推薦目錄》兩本;
(二)入刊封面、封二、封三、封底、扉頁的企業將作為協辦單位在《推薦目錄》中署名,同時可推選企業一名領導入選編委;
(三)入刊封面、封二、封三、封底、扉頁的企業將獲得“科博會2009中國國際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大會”兩個免費參會名額;
(四)本刊的排版設計、校對、印刷、發行等工作由大會組委會統一負責,小樣將返回各入刊企業審閱確認。申請入編的企業將入刊申請表傳真至2009中國國際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國際大會組委會秘書處。
科博會2009中國工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獎”
推 介 表 彰 活 動
“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獎”推介表彰活動作為大會重要內容,以表彰為中國工業節能減排科技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企業家、節能減排科技創新項目及產品,在“科博會”期間舉辦隆重的頒獎盛典。“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獎”以推動中國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發展為己任,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評選原則,通過建立系統的數學評價模型,傾力打造中國工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權威榮譽平臺,向全社會廣泛推廣宣傳,為中國工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發展樹立標桿和楷模,以榜樣的力量推動中國工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健康、快速、穩定發展。
一、活動亮點
(一)盛大頒獎儀式
“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獎”盛大頒獎儀式不僅僅是頒發獎項的儀式,它更是企業和個人成就的慶典,是項目和產品推介宣傳的絕佳平臺;
(二)近千家中外企業精英匯聚
屆時近千家中外企業精英將出席盛大頒獎儀式,共同見證為中國節能減排發展做出榜樣的企業和卓越領導才能的企業家的輝煌時刻;
(三)百家媒體聯動報道
近百家新聞媒體出席頒獎儀式并報道頒獎盛典,將獲得表彰的企業和個人的先進事跡和閃光形象向全社會廣泛傳播;
(四)借助“科博會”的高端平臺傳播
“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獎”作為“科博會”的重要活動,獲獎者將通過“科博會”的高端宣傳平臺向國內外廣泛宣傳,獲獎者的社會影響力將會得到最大限度的傳播。
二、榮譽類別
人物獎:節能減排科技創新最具影響力人物
節能減排科技創新最具領導力企業領袖
企業獎:節能減排科技創新最具成長力企業
節能減排科技創新最具影響力企業
項目獎:節能減排最具投資價值項目
節能減排最具市場競爭力項目
產品獎:節能減排最具品牌價值產品
節能減排最具市場競爭力產品
三、推介表彰活動原則
本次推介表彰活動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通過社會各界不同的視角并按照“社會關注度”、“行業影響力”、“創新性”、 “社會責任感”等指標對被選項進行綜合評級,從而評選出各類獎項。整個評選過程建立在以市場為基礎,以政府為引導、監督為保證,以綜合考評為依據,以樹立行業標桿為宗旨的總體推進機制,遵循“公開、公正、公平”的評價原則,采取專家評審和社會評選相結合的評選方式。
四、評審流程
(一)提名階段:政府機構、行業組織、媒體及其它組織推薦,企業、個人自愿申報;
(二)確認階段:由本單位認真填寫申報表,備齊相關材料報送組委會秘書處,組委會秘書處將分批整理、審核、遴選所報材料,并在相關媒體及網站上予以公示;
(三)考評階段:對入圍人物、企業及項目進行資料核實、地方測評、行業測評、網上測評,重點單位進行實地考評;
(四)評議階段:組委會秘書處綜合整理入圍人物、企業及項目的參評材料、考評資料及測評資料,報送評審專家委員會予以最終確定;
(五)揭曉階段:在組委會指定的各主要媒體及網站上公布推介表彰人物、企業及項目名單,并邀請獲獎代表出席頒獎盛典。
五、申報要求
(一)活動的申報以自愿為原則,凡對中國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發展有突出貢獻的企業、個人均可申報;
(二)申報者需填寫《參評申報表》一式2份,并提供申報表中所要求的資料2套;
(三)每家企業只能申報一類獎項;
(四)申報時間為2008年12月10日至2009年4月30日。在2009年2月30日前申報的材料,組委會秘書處將對申報材料是否符合評選標準或申報格式是否合格等事項提供反饋信息。
六、申報材料
(一)人物獎申報材料
個人簡歷、學歷證明、個人業績介紹、個人在雜志或媒體上發表的文章及論文、曾獲得其他獎項的獲獎證書復印件
(二)企業獎申報材料
企業簡介、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企業業績、產品或服務介紹、曾獲得其他獎項的獲獎證書復印件
(三)項目(產品)獎申報材料
企業簡介、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項目介紹(項目背景、項目科學技術內容、項目創新點、與國內外當前同類項目的綜合比較、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等)、項目曾獲得其他獎項的獲獎證書復印件
七、宣傳推廣媒體
CCTV-2、《經濟日報》、《中國經濟時報》、《中國企業家報》、《中國環境報》、中國網、人民網、中國水網等100家主流媒體。
一個正確的選擇,便是一個成功的開始!
詳情請聯系:中國國際工業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大會組委會辦公室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聯慧路99號 郵 編:100055
電 話:010-62244118 81974340
傳 真:010-62246961
Email:gyjnjp2009@126.com
http://www.gyjnjp.com.cn
聯系人:裴坤 15901410371
2024-12-19至2024-12-20
2024-09-25至2024-09-27
2024-09-05至2024-09-06
2024-06-20至2024-06-21
2024-03-28至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