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水利事業發展新思路淺析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水利事業也隨著時代的步伐不斷的提高和發展。單靠過去的傳統式水利工程及管理模式,那么水利事業也就走到了盡頭,如何搞好水利工作,提高水利工作的管理水平是擺在我們每個水利部門當前和今后的頭等大事??v觀近十幾年水利事業的發展,水利工程的建設和水資源的利用、管理等形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水資源的應用已由原來的小區域的水資源應用,發展到現在的跨地區、跨流域、跨部門的綜合協調開發和應用,由原來的粗管粗放型,轉變成了今天的科學管理節水型,由過去的單一部門建設轉變為其他部門及企業等的多渠道投資的參與,由原來的單一的水行政管理到現在的多經濟并存發展的新格局。經過近二十幾年的建設和發展,都勻市自行走出了一條水利事業發展的新路子。
一、眾覽全局,統籌規劃
如何作好水利建設與社會進步的協調發展,是事關某個地區,某個區域水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都勻市是一個經濟欠發達,少數民族相對集中的山區,經濟條件和自然條件較差,各鄉鎮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地理環境水文氣象條件也不近相同,南部和西南部地區雨量充沛,水資源條件好,因此成為都勻市水利建設搞得較早水利設施較多的地區,但是水利設施簡單而落后,小型水利設施年久失修,水利用系數低僅為0.3—0.4,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了,造成了水資源的級大浪費,針對上述情況,都勻市采取水渠進行整修防滲處理,小山塘進行防滲,加固處理,通過一系的工程措施, 使水利用系數提高到一至兩個百分點,有效的節約了水資源,如甘塘鎮石門砍的渠系配套工程,河陽鄉翁谷水庫渠系配套公程,形成了一批有代表型的水利工程。在東部及東南部降雨量偏小,植被差,地下河谷深切,山高水低,水下位低。水利設施落后,如都勻市的陽河,基場,王司,大坪,洛邦,沙寨等鄉鎮,“水少”的問題制約著該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為解決該地區農村生產及生活用水問題,都勻市建立起了以小水窖,小山塘,小水池為主導的“三小”水利工程,走出了一條“雨季分層蓄、旱季分層用,小水大用、豐水枯用”的集雨節灌之路。已累計解決水田板 6560畝,旱地2440畝,“三小”已成為倍受農民群眾喜愛的水利工程,產生了“小工程,大效益”的效應。
二、多方投資,共同建造人水和諧社會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水利建設的步伐加快,水利事業面貌已煥然一新,水利建設已得到社會各界特別是農村的認可和贊同。水利建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但是,由于都勻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地方財政的資金投入相對也少,僅僅靠單方面的資金投入,是很難與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相適應的。為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盡快改變都勻市水利設施薄弱,資金短缺的問題,都勻市積極引進其它方面的資金,大力發展地方水利,開發地方水資源,鼓勵政府各部門積極參與水利建設。2004年都勻市引進中水公司對都勻市的小水電進行開發,到現在已建成6千kW的水利發電站一座,并承包對都勻市河流的電力資源進行綜合性開發,為都勻市的水利水電開發創出了新篇章;體現了水利工程“誰投資誰收益”的原則。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共同打造一個人水和諧的都勻。
三、多種經營,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過去簡單的管理模式和經營方法已經不適宜時代發展的要求,我們的管理和經營理念如果不改變,我們將會被社會淘汰。都勻市通過對全市的國有水利設施調查和摸底后,于1994年對水庫的經營及管理進行了試點改革,通過十幾年的發展和探索,放開路子,發展到今天,已擁有高寨水庫茶葉種植基地、綠蔭湖流水養魚場、青云水庫城市共水、石門坎水庫休閑旅游及農業灌溉為一體的綜合性水利工程項目。一方面既解決了水利工程運行經費短缺的問題,同時改善了基層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職工的工資收入增加了,他們做事的信心也增強了,既穩定了基層干部職工的心,同時盤活了沉睡多年的水利工程,使都勻市的水利事業走上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四、有效節水、保護水資源,推進都勻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是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也正是要求全社會都來關注和倡導的。隨著近幾年經濟的快速增長,水資源短缺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如何建設節水型社會,如何把握經濟的發展、生態環境與水資源三者之間的關系,已成為水利部門在當前和今后的發展中必須著重規劃和實施的實際問題。創造節水型社會能為經濟的發展提供基礎保證,同時也對生態環境起到了保護的作用,都勻市在這方面起步較晚,2002年都勻市建立了第一個節水灌溉示范區新建小水窖156個,蓄水7000 m3,解決了1700畝旱地,350水田的澆灌。示范區通過種植布朗李,黃梨,蔬菜,苗木等使當地的經濟得到了提高,改變了當地的農村產業結構,現該地區的經濟收入逐年提高,2004年、2005及2006年都勻市又相繼進行了甘塘鎮渠系配套工程、河陽鄉渠系配套工程及平浪鎮渠系工程,新建了一批雨水積蓄工程,打破了傳統式的水資源利用模式,開發非傳統模式的水資源市場,使水資源從時間,空間與我們的農業發展相協調,努力探索都勻市農業節水灌溉的新路子。
都勻市水利工作者始終把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為水利工作的中心任務來抓,積極探索水利發展的新路子,加快水利建設,實現水資源合理開發和優化配置,實現都勻市水利事業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有機結合,實現都勻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雖然近幾年已對水資源采取了保護,但對水資源保護力度不大,措施不夠完善。面對日益嚴重的水資源危機,我們應把保護好水資源作為事關全局的大事來抓。對于如何水資源保護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降低工業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
合理調整工業布局和工業結構,限制高耗水項目,淘汰高耗水工藝和設備。要嚴格控制用水量大的企業,如電力、造紙等;以水定產,盡量選擇低耗水企業,壓縮耗水大的企業的生產和用水規模,嚴禁發展耗水量大的企業,城市工業結構、布局要于水資源量相適應;對重點行業推廣節水工藝、技術、設備。依靠科技進步,改進生產工藝和技術,加快節水設備、器具的研制,是節水、提高水的利用率的又一途徑;用經濟手段建立工業節水激勵機制,推動節水的發展。根據水資源條件,工業發展方向,對不同行業采取扶持或約束政策,合理制定水價標準,調整工業結構,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鼓勵和支持工業企業進行節水改造和廢水再次利用。
2.回收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增強節水意識
(1)回收和重新使用廢水,使其變為可用的資源是另一種提高水使用效率的方法。城市公共用水,如:沖廁所、噴灑道路、環境衛生、市政工程等用水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可是目前大多用自來水,如對污水處理廠處理過的水達標后,經過中水管網廣泛應用于城市綠化、道路清潔、汽車沖洗、居民沖廁所及企業設備冷卻用水等領域,一方面有利于減緩城市用水供需矛盾,另一方面有利于減輕對環境的污染,有效提高環境質量。
?。?)積極推廣節水器具是節約用水、減少浪費的重要手段。從都勻市的實際情況出發,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口越來越多,吸取各城市節水器具推廣經驗,切實做好節水器具的推廣使用和改造應作為有關部門的重點工作之一。
3.轉變觀念,充分認識水資源
水資源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由于水資源的稀缺性、所有權屬性及水資源凝結著廣義或具體的人類勞動,所以地球上一切水資源,應該加大水教育,改變過去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觀念,重新充分認識水資源。
4.完善法規政策,健全水資源的執法監督機制
建立完善都勻市水資源法規政策,加強水資源的統一管理體制,健全水資源的執法監督機制,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前提。
作者簡介
陳趙中,漢族,44歲,助理工程師,就職于貴州省都勻市水利局,主要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管理工作。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