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純凈水并非安全飲用水
論文類型 | 基礎研究 | 發表日期 | 2007-12-01 |
來源 | 全國給水深度處理研究會2007年年會 | ||
作者 | 崔玉川,李復興 | ||
摘要 | 建議撤消《瓶裝飲用純凈水標準》崔玉川1李復興2(1.太原理工大學,0300242.北京IDM生物技術研究所,100006) 安全飲用水是指可供人類長期生活飲用而終生不會因此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和風險的飲用水。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在水中礦物質營養報告中明確指出:水中必須含有礦物元素,不僅要含陽離子,還要含陰離子。 純凈水最早在美國是為了研制超純材料,應用反滲透(RO膜)等現代水處理技術研制的類似蒸餾水的一種脫鹽水。這種水幾乎不含什么雜質(細菌、病毒、鹽類物質等),飲用時口感很好。此后,由于水源污染 |
建議撤消《瓶裝飲用純凈水標準》
崔玉川1 李復興2
(1.太原理工大學,030024 2.北京IDM生物技術研究所,100006)
安全飲用水是指可供人類長期生活飲用而終生不會因此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和風險的飲用水。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在水中礦物質營養報告中明確指出:水中必須含有礦物元素,不僅要含陽離子,還要含陰離子。
純凈水最早在美國是為了研制超純材料,應用反滲透(RO膜)等現代水處理技術研制的類似蒸餾水的一種脫鹽水。這種水幾乎不含什么雜質(細菌、病毒、鹽類物質等),飲用時口感很好。此后,由于水源污染和自來水二次污染日益嚴重,以及人們飲水保健意識的增強,純凈水開始以小瓶包裝的形式進入市場;隨著飲水機的普及應用,桶裝純凈水作為大眾飲用水進入了千家萬戶。我國于1998年制定頒布了《瓶裝飲用純凈水標準》(GB17323-1998),該標準規定:瓶裝飲用純凈水是指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水源,采用蒸餾法、電滲析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及其他適當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密封于容器中,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飲用的水。因此,其水質趨近于純水。
關于飲用純凈水的水質,雖然已頒布有國家標準,但對其利和弊的看法,這些年來一些營養學家、醫學家、水處理專家、生命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等都一直在進行著研究、論證和爭執。飲用純凈水之爭并非純學術問題之爭,而是關系到數億人的身體健康的頭等大事,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多數專家認為:飲水水質不宜太純,有害物質要去除,有益元素應留下;應含有適量的礦物質;飲用純凈水不宜連續長期飲用。原因如下:
1、生命是在含有一定礦物質的水環境中起源、進化和生存的,人類在400萬年進化過程中,喝的是水“溶液”而不是水“溶劑”(純H2O),不含礦物質的水對于生命是不利的。
2、純凈水由于“至純”(去除了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等)而失去了積極生理功能的活性,變成了功能退化的“死水”。長期飲用容易引起四肢無力、精神不振等亞健康問題,尤其對胎兒的發育和兒童的成長不利。美國一位研究水的資深博士用大量翔實的資料指出:飲用水最理想的溶解性總固體含量是300mg/l,總硬度是170mg/l左右,同時其pH應為偏堿性,這種水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是頗有裨益的。很多發達國家都把飲水硬度定為不能低于60mg/l。
3、純凈水是弱酸性水(pH為5~7),長期飲用能破壞人體正常的酸堿平衡關系,導致人體酸性化。美國醫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雷翁認為: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
4、純凈水具有較強的溶解能力,大量飲用后會使體內原有的微量元素和營養物質迅速溶解于純凈水中,然后排出體外,使人體內的營養物質失去平衡,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
5、目前,還很少見有關于純凈水對人體健康的正面報道,相反很多生物醫學實驗及流行病調查顯示,長期飲用純凈水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效應。例如,上海一家醫院臨床報告稱:有些孩子不明原因地全身乏力、掉頭發或禿發,經醫生調查,這些小患者的家庭都是將純凈水作為日常飲水使用。天津市一兒童醫院1997年6月連續收治了9名肌肉哆嗦、眼皮跳動的患兒,經過仔細檢查,發現這些患兒體內缺鉀和鈣,經詢問其家長,了解到這些患兒長年飲用的都是純凈水。故我國的一些地方政府已經下文指令不準在校中小學生飲用純凈水。
6、美國、西歐、日本等發達國家都不把純凈水納入飲用水范疇,更未見到任何一個發達國家的飲用純凈水國家標準。中國消費者協會也曾正式發布消費警示,青少年兒童和老年人不宜長期喝純凈水。
產品的國家級標準是最高一級的標準,它是對產品的合理性、必要性及合法性給予的法規性肯定和規范,也是對生產企業和用戶消費者的一種權威性正確引導。
鑒于上述情況和原因,可以看出飲用純凈水并非在任何情況下都可隨意飲用的安全飲用水,更不是具有保健功效的健康性飲用水。所以,建議應將國家已頒布執行的有關重要標準《瓶裝飲用純凈水標準》(GB17323)予以廢除,至少要去除純凈水作為人們長期飲用水的合法性,以示國家對飲用純凈水性質的質疑,并在政策法規理念上做出科學的導向。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