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氧化溝污泥膨脹產生大量泡沫的工藝控制
論文類型 | 技術與工程 | 發表日期 | 2006-05-01 |
來源 | 中國水網 | ||
作者 | 陳衛民 | ||
關鍵詞 | 改良型氧化溝 污泥膨脹 絲狀菌 | ||
摘要 | 改良型氧化溝工藝的污水處理廠具有管理方便,流程簡單,處理水質良好及工藝穩定可靠等優點,因此近年來得到迅速發展,被越來越多的城市和地區所采用。雖然改良型氧化溝為了預防污泥膨脹在進水端增加厭氧生物選測器,即厭氧池,但是與其它活性污泥法工藝類似,也同樣存在一直困擾人們的最大難題——污泥膨脹產生褐色泡沫現象。本文根據長壽污水處理廠污泥膨脹產生褐色泡沫現象的發生和解決的實際過程,總結了采用加藥控制和厭氧悶曝工藝控制兩種方法的經驗,以供氧化溝有類似問題的其它污水處理廠參考。 |
淺析氧化溝污泥膨脹產生大量泡沫的工藝控制 重慶三峽水務長壽排水公司 陳衛民 內容提要:改良型氧化溝工藝的污水處理廠具有管理方便,流程簡單,處理水質良好及工藝穩定可靠等優點,因此近年來得到迅速發展,被越來越多的城市和地區所采用。雖然改良型氧化溝為了預防污泥膨脹在進水端增加厭氧生物選測器,即厭氧池,但是與其它活性污泥法工藝類似,也同樣存在一直困擾人們的最大難題——污泥膨脹產生褐色泡沫現象。本文根據長壽污水處理廠污泥膨脹產生褐色泡沫現象的發生和解決的實際過程,總結了采用加藥控制和厭氧悶曝工藝控制兩種方法的經驗,以供氧化溝有類似問題的其它污水處理廠參考。 長壽排水公司余家灣污水處理廠采用改良型氧化溝工藝,該工藝是在卡式氧化溝基礎上進行優化改良的一種工藝。缺氧區進水,高氧區出水,最顯著的特點是在進水端增加厭氧池。2006年3月17日,長壽污水處理廠發生很嚴重的氧化溝污泥膨脹產生褐色泡沫現象,整個氧化溝池面全是棕褐色泡沫,厚度大概20公分,溝中活性污泥SVI達200左右,鏡檢發現絲狀菌大量繁殖(絲狀菌豐度至F級),氧化溝內污泥沉降比達90左右,污泥絮體非常松散,沉降性能極差,整個活性污泥系統完全崩潰,二沉池出水已變為黃色。事故發生后,我司及時向總公司進行了匯報,并在總公司的指導下對事故進行了處理,現將事故處理情況向各位領導及同仁交流如下: 圖1 圖2 圖3 圖4 一、污泥膨脹產生褐色泡沫的原因分析 造成污泥膨脹產生泡沫的因素很多,據有關資料介紹至少有與近30種不同的絲狀菌和一系列的環境與操作因素(溫度、PH值、營養物、負荷、DO、沉降比、污泥指數、泥齡等)有關,所以必須根據實際情況找準污泥膨脹產生褐色泡沫的主要原因,有針對性地改變環境條件,才能有效控制污泥膨脹產生的褐色泡沫。 表1
二、污泥膨脹產生泡沫的控制 根據我司氧化溝污泥膨脹產生褐色泡沫的現狀,采用了加藥臨時控制和厭氧悶曝工藝控制兩種方案,具體實施如下: 表2
3月18日2#氧化溝停止進水,照小試應對氧化溝投生石灰1.2噸(0.2 kg/m3×6000 m3=1.2噸)。實際投加1.5噸,將PH調至8.03,然后加90kg高聚鐵將PH調至中性,然后加1.5‰絮凝劑溶液1噸;3月19日觀察氧化溝內泡沫明顯減少,然后將2#二沉池污泥回流至2#氧化溝,再加生石灰將PH調至8.0-8.5,然后加1.5‰絮凝劑,如此循環直至氧化溝泡沫消失,從我們的經驗來看最多投藥三天即可消除溝內泡沫,這個步驟的關鍵是PH要調至8-8.5,才能將絲狀菌殺死(混合液PH值低于6.0時,有利于絲狀菌生長,而菌膠團的生長受到抑制,PH值低于4.5時,真菌將完全占優勢,原生動物大部分消失),投絮凝劑是為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但不宜超過小試總量(6000x0.5=3噸)。 三、結論 1、投加生石灰及適量的絮凝劑,能夠有效的控制氧化溝污泥膨脹產生 的大量褐色泡沫,且成本低,投加方便,但應注意生石灰投加量不宜一次性過大,要分次投加,以免嚴重破壞微生物生存和生長環境,導致溝內活性污泥全部死亡。 參考資料: 1.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控制與維護管理 王洪臣主編 楊向平、涂兆林主審 |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