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流除磷工藝在城市污水廠中的應用
1 側磷除磷工藝的工作原理
側流除磷工藝將生物除磷與化學除磷相結合,工藝的主流部分為常規的活性污泥法曝氣池(或者A/O、A2/O 工藝等) ,活性污泥混合液中的微生物在曝氣池中攝取磷后,在二沉池內沉淀分離,污泥回流到曝氣池入口,回流污泥的一部分(約為進水流量的10%~20%) 旁流進入處于厭氧狀態的生物釋磷池,污泥在厭氧池中停留3~8h聚磷菌可以吸收發酵產物而放磷,也可因菌體自溶而放磷,生物釋磷池排出的已經充分釋磷的污泥重新回流到曝氣池,重復上述過量吸磷的過程,而生物釋磷池上清液溢流至化學除
磷池,其中所富含的溶解性磷則用石灰石(或者鐵鹽等)通過化學作用以沉淀的方式分離,最終經污泥脫水去除,而這就是生物除磷和化學除磷相結合的側流除磷(Phsostrip) 工藝(見圖1) 。
與其它化學除磷工藝相比較,由于只占總流量一小部分的廢水需加藥處理,所以大大減少了化學藥劑的投加量和化學污泥量。在實踐中,將側流除磷工藝與倒置的A2/O工藝相結合,出水PO43- 濃度可保證穩定在0.3mg/L 以下。
2 側流除磷工藝在城市污水處理廠中的運行效果
2.1 側流除磷工藝對污水中磷的整體去除效果
采用側流除磷工藝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為20 000 m3Pd ,運行效果見表1。
表1 側流除磷工藝運行效果 mg/L
項目 CODCr BOD5 SS NH3-N PO43- 進水 210.5~390.4 109.1~173.3 99.4~383.8 15.2~39.6 4.17~11.7 出水 14.9~32.0 1.4~8.5 2.5~9.1 5.5~9.7 0.07~0.24 倒置的A2/O工藝系統每天除磷的總量為68~237 kg(以PO43-計) ,平均為101.5 kg(以PO43-計) ,而側流除磷工藝單元除磷的總量為34~125 kgPd (以
PO43-計) , 平均為55.3 kg/d , 占每天除磷總量的54.5 % ,說明側流除磷工藝對磷的去除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各工藝單元對磷的去除效果
圖2是倒置的A2/O工藝系統中各工藝單元PO43-濃度的變化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 PO43-在厭氧池中得到了較好的釋放,PO43-濃度上升很快,最高時可達13.2 mg/L ,而在生物釋磷池PO43-得到了更好的釋放,生物釋磷池上清液中PO43-濃度最高時可達 25.4 mg/L ,這2 部分充分釋磷的污泥在曝氣池中攝磷效果非常良好, 曝氣池出口的PO43- 的濃度只有0.03 mg/L ,而生物釋磷池釋放出來的PO43-再通過化學法從系統中徹底分離出來,這樣就不必通過大量排泥來除磷,解決了因污泥齡的制約因素,而不能兼顧脫氮和除磷的問題。
3 側流除磷工藝的控制要點
為保證釋磷充分釋放,必須嚴格控制生物釋磷池的厭氧條件,要使其既無分子態的氧,也無NO3- 等化合態的氧存在,但實際運行中,回流污泥中的溶解氧一般在0.5~1.0 mg/L 左右,并且含有少量的NO3-等,為此必須保證下面幾個控制要素。
3.1 污泥在生物釋磷池中的停留時間
保證污泥在生物釋磷池中充分的停留時間,可以使溶解氧、NO3- 等與有機物充分的發生反應,創造良好的厭氧條件,使釋磷充分進行,在運行中經過試驗逐步摸索污泥在生物釋磷池中最佳的停留時間,見圖3。
3.2 生物釋磷池中污泥對有機物的需求
因回流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解氧、NO3-等,有機物必須在與這些物質發生反應后,才會被磷細菌所利用,并且,聚磷菌對磷的釋放和攝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起誘導作用的有機物;如果有機物含量不足,其除磷效果將下降。但是回流污泥中的有機物的含量已經很低,所以,將初沉池的污水直接引入生物釋磷池,保證了生物釋磷池中污泥對有機物的需求。
3.3 生物釋磷池中泥水分界面的控制
在生物釋磷池中,保證池中具有一定的污泥總量,才能控制污泥在生物釋磷池中的的停留時間,因此要保證池中污泥與清水的分界面(即泥位) 穩定維持在水面以下0.5~1.0 m ,才能具有良好的釋磷效果。
3.4 表面負荷的選擇
必須維持生物釋磷池的進泥流量在一定的范圍內,即在保證一定的水力負荷條件下,在池中才能夠形成穩定、清晰的泥位。同樣,化學除磷池的水力負荷如果太高,會有一些化學污泥帶出來,也會影響除磷效果。
3.5 化學除磷藥劑的選擇
采用聚合硫酸鐵作為化學除磷的藥劑,聚合硫酸鐵的投加量需根據生物釋磷池的出水情況通過實驗確定,鐵鹽投加量與除磷效率的變化如圖4 所示,在找到鐵鹽的最佳投量后,因為生物釋磷池出水還含有一定量的懸浮物,所以,在找到鐵鹽的最佳投量后,必須投加過量的化學藥劑才能保證除磷效果。
4 結語
與單純的生物除磷方法相比,側流除磷工藝不但除磷效果良好穩定,而且解決了脫氮與除磷的矛盾。
側流除磷工藝中,由于有很大一部分的磷通過化學除磷徹底從生化系統中去除,后續工藝厭氧釋磷的問題大大緩解,并且不需要完全通過排泥來除磷,增強了除磷工藝運行的穩定性,在實踐中,將側流除磷工藝與倒置的A2/O工藝相結合,出水PO43-可保證穩定在0.3mg/L 以下。
生物脫氮工藝需要反應時間長、污泥齡長、排泥量小,而生物除磷需要水力停留時間短、污泥齡短、排泥量大,城市污水處理廠在實際的生產運行中水量、水質變化都很大,很難找到兩者的交叉點,所以總是顧此失彼,將側流除磷工藝與倒置的A2/O工藝相結合后,除磷效果得到了保證,倒置的A2/O的主工藝流程中只需考慮滿足生物脫氮所需要的工況即可,解決了脫氮與除磷的矛盾。
參考文獻
1 牛學義. Phostrip 側流除磷工藝及其應用實例. 給水排水. 2002. 11 : 8~12.
2 徐樂中. 生活污水化學除磷投藥量的計算. 蘇州城建環保學院學報. 1994. 2 :60~65.
3 王弘宇,楊開,賈文輝. 廢水生物除磷技術及其研究進展. 環境技術. 2002. 2 :38~42
作者通訊處 袁泉 101102 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 桑德集團運營管理部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