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業——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王峰
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
內容題要:本文指出了水工業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文中分析了水工業現狀及特點、并提出了發展水工業的若干條建議。
關鍵詞:水工業、新的經濟增長點、現狀、建議。
一、何謂“水工業”
“水工業”,顧名思義,是與水有關的行業,水工業是新近由給排水工程界的權威提出的一個行業概念。這一行業概念在建設部主持編寫的《中國2000年水工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國2000年科技計劃和2010年長遠規劃》,《建設部關于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建設科技2000年科技計劃和2010年長遠計劃》等政府規劃指導性文件中被正式提出,并在“九五”國家科技攻關中正式以水工業的名稱立項。
為便于理解,這里舉一些水工業所涵蓋的例子:水泵、閥門、各類管材、管道結頭、衛生潔具、游泳池設備、玻璃鋼冷卻塔、循環水處理設備、軟化水設備、污水處理設備、飲用水及飲用水設備、給水加壓設備、水過濾設備、消毒設備等,這些設備行業與傳統的給排水工程一起構成了水工業。水工業是一種新的行業劃分和重組、包括了過去被劃為機械行業、建材行業、冶金行業及環保行業中的部分企業。
二、水工業的市場前景
我國是一個人均淡水資源占有量較少的國家、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對水的需求量越來越多,對水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這與水源的污染及可開采利用的淡水資源的日益減少形成了尖銳的矛盾。按照美國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研究社會發展趨勢所采用的“新聞洞”分析的方法。我們可以注意到,大眾傳媒中,每個星期都有關于水的新聞。
需要產生發明,需要培育市場。我們看到改革開放后,只要是與水有關的行當與企業,無不獲得長足的發展、下面舉九個例子:一份研究歐洲水泵業的報告指出:從90年到95年、德國泵業的年平均增長率為5.5%,德國泵業出口值是機床業的80%,而在我國,從90年到95年,國有企業泵業總產值(僅計算在泵業協會注冊的廠家)年增長率為20%,這里還沒有注冊的國有企業和鄉鎮企業,如果把泵業產值全部計算在內,估計年增產率要超過30%,這個數值遠遠超過國民經濟的年增長率。
7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玻璃鋼業(主要產品為玻璃鋼冷卻塔、玻璃鋼管道、貯罐等)成為江蘇武進、河南沁陽、河北棗強、山東武城、廣東陽江的重要產業。
幾乎每個國營水泵廠的周邊都冒出成片的水泵廠,而且每個水泵廠的日子過得都不錯,在廣東,只要看一下佛山水泵廠相廣州第一水泵廠的年度報表就可看出水泵業的增長勢頭。
在河南鄭州市管轄的上街區和榮陽縣,有上百家蝶閥廠,有幾個大廠年產值均超億元。
上街區有個橡狡廠,93年前生產橡膠三角帶,是個虧損企業,94年轉產管道上使用的橡膠軟結頭,當年就甩掉了虧損帽子,95年產值就上千萬元。
在江蘇宜興,水處理設備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國家級的環保工業園即設在此。有人說,在中國三臺水處理設備中、有一臺就是宜興生產的。
江蘇某污水泵廠,在廣州的辦事處只有四、五個人,而這幾個人一年在廣州拿回廠里的訂單就近千萬元。
廣州黃埔供水設備廠,是個私人辦的只有幾十人的企業,該廠96年產值兩千多萬元。廣州東山區一個代理國外消防產品的經營部,年營業額六千多萬元。
目前在我國,已有許多水工業企業在業內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如哈爾濱的昌寧集團,保定的水工業集團,浙江上虞的水工業集團,佛山的鷹牌衛生潔具,老牌的唐山衛生陶瓷、順德的萬和熱水器,順德的廣容集團,陽江的玻璃鋼廠等等。
在國內水工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境外一些水工業企業,看準了中國的巨大市場,紛紛在大陸搶灘。德國KSB水泵已和國內泵業的龍頭老大沈陽水泵廠及上海水泵廠合資生產國際名牌KSB水泵。德國里茨泵和菲力泵在中國已有數家代理商。日本。美國的閥門及消防設備廠商,丹麥的“格蘭富”水泵均在中國設立了代理機構。在廣州、高檔衛生潔具幾乎全是外國產品。
廣東水工業市場,本地品的市場占有份額很低,大部分市場為外地產品或外國產品所占有。廣東沒有污水泵的生產廠家,沒有球墨給水鑄鐵管生產廠家,沒有象樣的閥門生產廠家,亦沒有污水處理設備的生產廠。
由此可以看出,水工業雖然是傳統工業,但它不是“夕陽工業”,而是典型的朝陽工業,其市場潛力極大,而廣東發展水工業的潛力亦很可觀。
三、目前水工業的現狀及特點
目前國內水工業企業按所有制性質分有三類,其特點各有不同:第一類是鄉鎮企業、集體企業或個體企業。這類企業所生產的產品技術含量低,原材料消耗較多;加工及檢測手段落后:因而,難以生產出精品,但是他們經營手段靈活,顯示出極強的市場 竟爭力、可以說、他們以經營手段或價格取勝。當然,這里并不是 說他仍的產品都不好,而是說、不經過考察和質量認證,使用他們的產品,質量方面多少有些風險。
第二類是國有企業,國有企業以傳統產品為主,由于行業市場好,他們幾乎沒有什么壓力,國有企業產品技術含量高的也不多。加工設備較之鄉鎮企業為強,檢測手段基本合乎要求,因而,產品質量普遍比鄉鎮企業好。但是,由于我國的機械裝備和材料工業水平所限,產品質量與外國設備比起來仍占下風、加之其經營手段傳 統而保守,在市場競爭中往往為鄉鎮企業所擊敗。
第三類是外企或獨資、合資企業。他們的產品與國產設備比起來技術含量高。加工精良,但價格不菲。加之他們對中國水工業市場及國人消費習慣不甚了解,對中國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不甚熟悉,因而,其市場占有率也也不是很大。但是,目前出現的苗頭是,有些境外企業為打開中國的市場,采用了低價銷售的策略,他們利 用中國人做代理,按照我國的游戲規則行事,可以預見,這些企業將迅速擴大其市場占有率。
除了按所有制分類的企業特點外,水工業還具以下特點:
1、還沒有形成獨立的工業體系和市場體系,人家各自為戰,沒有規范化和標準化,建設部率先制定水工業發展規劃,這等于將原來屬于機械行業、建材行業、冶金行業或其他行業的產品納入水工業的軌道。但是,即使是建設部先行,目前也只是研討和規劃階 段,還沒有進入行業實施階段。條條的規劃及研討代替不了快快的實施。
2、無名牌產品,低檔產品過剩、高檔產品缺口很大,不能滿足市場需要。
3、無集約經營和規模生產能力,鮮見拓展市場的大手筆。
四、建議及對策。
針對水工業近年發展的狀況及行業特點,筆者建議如下:
1、決策部門通過調研確認水工業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并繼而做出發展廣州水工業的戰略決策。
2、在廣州市成立水工業協會(行業公會)統一協調和指導全市水工業的發展。確立水工業的產品結構。在行業發展方面,在國 內首先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及市場體系。
3、對現有水工業企業給于技術指導、進行提高產品質量的技術改造,完善質保體系,使其產品質量達到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同時給于其拓展市場方面的指導,使其快速發展。
4、直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合資生產具有市場潛力的產品、創造水工業名牌。
5、使有加工生產能力但開工不足的現有虧損企業轉產水工業產品,可解決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
廣州毗鄰港、澳、臺,有利用國外先進技術的先天性優越條件,廣州人有發展市場經濟的豐富經驗,亦不乏所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只要決策正確,動作迅速,抓住機遇,定能在發展水工業這場賽跑中率先沖線,水工業將在廣州的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以上所談、為一孔之見、旨在引起有關領導及專家對水工業的關注與思考,若水工業真能在廣州市的經濟發展中占有一席之地,本人愿提供進一步的咨詢意見。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