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資源> 論文>正文

改性沸石用于飲用水除氟吸附容量研究

論文類型 技術與工程 發表日期 2005-11-01
來源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給水委員會第十次年會暨2005年中日水處理技術交流會
作者 沈振華,張玉先
關鍵詞 改性沸石 飲用水 除氟 吸附容量
摘要 本試驗針對存在的高氟飲用水問題,對天然沸石用NaOH和硫酸鋁溶液改性制成除氟材料。根據靜態試驗結果對30℃改性沸石對氟離子的吸附等溫線進行了數學擬合,證明其符合Langmuir模式。并應用可利用吸附容量理論分析了吸附層厚度、進水流量、原水濃度對吸附層的可利用吸附容量和實際吸附容量的影響,提供了一種控制動態除氟參數的方法。

改性沸石用于飲用水除氟吸附容量研究

沈振華 張玉先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上海 200092)

  摘要:本試驗針對存在的高氟飲用水問題,對天然沸石用NaOH和硫酸鋁溶液改性制成除氟材料。根據靜態試驗結果對30℃改性沸石對氟離子的吸附等溫線進行了數學擬合,證明其符合Langmuir模式。并應用可利用吸附容量理論分析了吸附層厚度、進水流量、原水濃度對吸附層的可利用吸附容量和實際吸附容量的影響,提供了一種控制動態除氟參數的方法。
  關鍵詞:改性沸石  飲用水  除氟  吸附容量

A Study on Fluoride Removal Capacity from Drinking Water by Modified Zeolites

Shen Zhen-hua   Zhang Yu-xian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igh fluoride concentration in drinking water, the natural zeolites was modified by NaOH and Al2(SO4)3 liquid to be fluoride removal material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atic experiments on fluoride removal, this paper has studied the absorption isotherm of modified zeolites at 30℃ which conforms to the Langmuir absorption isotherm. According to adsorption capacity theory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filtering layer thickness, raw water flow and concentration on available and practical adsorption capacity as well as providing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arameters of dynamic fluoride removal.

Keywords:modified zeolites  drinking water  fluoride removal  adsorption capacity

  氟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飲用水適宜的氟濃度為0.5-1.0mg/l。當飲用水中氟含量不足時,易患齲齒病;但若長期飲用氟濃度高于1.0mg/l的水,則會引起氟斑牙病;長期飲用氟濃度為3-6mg/l的水會引起氟骨病[1]。高氟水在我國分布很廣,遍布27個省、市、自治區。我國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氟化物濃度不超過1.0mg/l[2]。針對存在的高氟水情況,國內外對含氟水的處理已有許多研究,主要應用的方法有沉淀法、混凝法、吸附法和離子交換法等。這些方法在應用過程中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缺陷,如處理容量低、試劑消耗大、處理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以及處理材料不能再生使用等。本試驗基于F與Al3+有穩定的配位作用特點,以天然沸石為骨架,用鋁鹽溶液改性沸石,制成可進行配體交換吸附的除氟材料[3]

1 天然沸石的改性處理

  試驗選用浙江縉云產的斜發沸石為試驗材料,經碾碎、篩分成粒徑10-20目。結合國內外有關沸石改性除氟資料,對天然沸石經過焙燒、酸、堿和硫酸鋁溶液浸泡等改性途徑的除氟效果進行對比。從除氟效果穩定、易再生、經濟等角度綜合考慮確定天然沸石的改性途徑如下:先用2%的NaOH溶液以質量比1:1浸泡24h,起到去除雜質、疏通孔道的作用[4],反復沖洗至中性;再用2%硫酸鋁溶液以質量比1:1浸泡24h;然后清洗烘干。

2 靜態吸附等溫線的測定與擬合

  配置50ml氟離子濃度為2~16mg/l的溶液,各加入1g改性沸石,置于30℃的水浴中,直至達到吸附平衡,測定溶液中剩余氟離子濃度,繪制吸附等溫線。試驗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靜態吸附等溫線

對吸附等溫線用Langmuir等溫式和Freundich等溫式進行曲線擬和得[5]

Langmuir等溫式:

  qe=138.788Ce/(1+5.066Ce)        (1)

  R2=0.9824

  Freundlich等溫式:

  qe=4.934Ce1/1.703             (2)

  R2 =0.9516

  由試驗結果可以看出,改性沸石除氟靜態吸附行為更符合Langmuir模式,表現出單分子層化學吸附特征。在本試驗條件下,理論飽和吸附量為27.396 mgF/100g沸石。

3 改性沸石動態除氟吸附容量利用研究

  仇付國[6]運用可利用吸附容量理論分析了活性氧化鋁在飲用水除氟過程中的實際利用吸附容量,對進一步調整優化控制參數具有重要意義。本試驗結合靜態和動態試驗結果,對改性沸石除氟吸附層的實際利用吸附容量和實際飽和吸附容量進行了數學模擬和分析。
3.1 可利用吸附容量理論分析
3.1.1 靜態條件下吸附容量與平衡濃度的關系
  由靜態吸附理論可知,等溫條件吸附劑對溶質的吸附量與吸附飽和后溶質的平衡濃度有一定關系,常用吸附等溫線模擬。根據等溫線方程,可以確定一個平衡濃度Ce與吸附量qe的函數關系式:

  qe=f(Ce)                    (3)

3.1.2 連續流吸附層內溶質濃度分布
  在動態連續處理過程中,吸附層內的溶質濃度分布不斷變化,但在某一時刻,在吸附層hi處任取一微元薄層dh,如圖2所示,可以近似認為在該薄層內達到了相對平衡,從而在吸附層內部存在如圖所示的某種濃度分布。假設吸附層進水濃度為c0,出水濃度為ch,在時刻t層高hi處濃度為ci,則該微元層的平衡吸附量qei表示為:

  qei=f(Cei)                 (4)

圖2 吸附層內濃度分布示意圖

  當進水濃度為定值,出水濃度ch達到某一給定數值ct時,吸附柱內溶質濃度分布是h的函數:

    c=c(h)                     (5)

  式(5)的關系隨進水濃度c0和給定出水濃度ct而變化,可改寫為:

   c=c(c0,h,ct)                   (6)

  邊界條件:h=0, c=c0

       h=h, c=ct

3.1.3 吸附劑的最大可利用吸附容量
  出水濃度達到Ct時,微元dh內吸附劑的吸附容量為ρAf[(c0,h,ct)]dh,對整個吸附層積分即可求得吸附劑理論上的最大可利用吸附容量q(c0,h,ct)。

  

  式中:ρ—吸附劑的堆積密度(g/cm3
      h—吸附層厚度  (cm)
      A—吸附柱橫截面積(cm2)

  考慮連續流操作條件與吸附等溫線的靜態試驗條件的差別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在(7)式中引入可利用系數α(實際吸附容量占可利用吸附容量的比例),則有:

         (8)

3.2 可利用吸附容量和實際利用吸附容量分析
3.2.1 吸附層厚度對吸附容量的影響
  在溫度30℃時實測的吸附等溫線及相關Langmuir等溫式如圖1和式(1)所示。控制進水流量7.5L/h,原水氟離子濃度2.4mg/l時,不同吸附層厚度穿透曲線如圖3所示。

圖3 不同吸附層厚處氟濃度與時間的關系

  在一定運行時刻,各出水氟濃度隨濾料層厚的變化如圖4所示。

圖4 不同吸附層與出水氟濃度的關系

  定義出水氟離子濃度>1.0mg/l時刻吸附層的吸附量為可利用穿透吸附容量,用qp(c0,h,ct) 表示;出水氟離子濃度>原水濃度0.9倍時吸附層的吸附容量為可利用飽和吸附容容量用q5(c0,h,ct)表示。以t=61h和t=124h為例,此時即為吸附層130cm厚的穿透點和飽和點。由圖4所示曲線數據擬和吸附層內氟離子濃度分布函數為:

  t=61h

  c1(h)= ­-0.0109h+2.3677           (9) R2=0.9866

  t=124h

  c2(h)= -2×10-5h2+0.0013h+2.4045    (10)

  R2=0.9986

  將由靜態試驗所得改性沸石吸附等溫式(1)和式(9)、式(10)代入(7)式可得該條件下的可利用穿透吸附容量和可利用飽和吸附容量。

  

  對圖3中所示層厚為130cm的吸附層在61h和124h的穿透曲線分別進行擬和,結果如下:

  t=61h

  c1(t)=-0.0002t2+0.024t+0.1329       (11)

  R2=0.9604

  t=124h

  c2(t)=0.0144x+0.2107              (12)

  R2=0.9829

  對式(11)、式(12)積分,可求得該條件下沸石的實際穿透吸附容量gp和實際飽和吸附容量gs,式中Q為進水流量。

  

  以同樣方法得出吸附層厚為45cm,85cm時可利用吸附容量和實際利用吸附容量的值,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

吸附層厚與吸附容量的關系             表1

吸附層厚(cm)

45

85

130

可利用穿透吸附容量(mgF/100g沸石)

24.557

24.307

24.327

可利用飽和吸附容量(mgF/100g沸石)

25.188

25.232

25.244

實際穿透吸附容量(mgF/100g沸石)

3.143

6.097

10.875

實際飽和吸附容量(mgF/100g沸石)

6.987

11.420

16.08

αp

0.128

0.251

0.447

α5

0.2770.453

0.637

  由表1可以看出隨著吸附層厚度的增加,理論和實際的飽和吸附容量大于穿透吸附容量;各吸附層的可利用吸附容量相差不多,而實際穿透吸附容量和實際飽和吸附容量隨層厚增加呈指數增長,可利用系數也隨之增大。這是因為較厚的濾層,原水可以與濾料充分接觸,增大了濾料的吸附作用。由此分析結果可以確定連續流時濾柱最佳高徑比。
3.2.2 進水流量對吸附容量的影響

進水流量與吸附容量的關系               表2

進水流量(L/h)

7.5

16.7

29.5

可利用穿透吸附容量(mgF/100g沸石)

24.327

24.336

24.222

可利用飽和吸附容量(mgF/100g沸石)

25.244

25.213

24.754

實際穿透吸附容量(mgF/100g沸石)

10.875

4.023

1.480

實際飽和吸附容量(mgF/100g沸石)

16.08

5.443

2.551

αp

0.447

0.165

0.0611

α5

0.637

0.216

0.103

  控制原水濃度2.4mg/l,吸附層厚度130cm,改變進水流量,對動態試驗結果進行分析,用3.2.1中同樣方法計算各條件下可利用吸附容量和實際利用吸附容量的值,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流量由7.5L/h增加到29.5L/h時,實際穿透吸附容量由10.875下降到1.480,實際飽和吸附容量也下降較多。可見進水流量對吸附層的吸附容量影響較大,為了充分發揮濾層的吸附作用,應選用較小的流量。
3.2.3 原水濃度對吸附容量的影響
  控制進水流量7.5L/h,吸附層厚130cm,改變原水濃度,由試驗結果計算各條件下可利用吸附容量和實際利用吸附容量,結果如表3所示。

原水濃度與吸附容量的關系                表3

原水濃度(mg/l)

2.4

6.8

9.5

可利用穿透吸附容量(mgF/100g沸石)

24.327

25.200

可利用飽和吸附容量(mgF/100g沸石)

25.244

26.575

26.756

實際穿透吸附容量(mgF/100g沸石)

10.875

2.275

實際飽和吸附容量(mgF/100g沸石)

16.08

20.833

25.39

αp

0.447

0.09

α5

0.637

0.784

0.949

  由表3可以看出,隨著原水濃度的增加,實際穿透吸附容量下降較快。當原水濃度為6.8 mg/l時,可利用穿透系數只有0.09;當原水濃度為9.5mg/l時,最初出水濃度已>1.0mg/l。而實際飽和吸附容量隨原水濃度的增加逐漸上升,原水濃度為9.5mg/l時,可利用飽和系數達到0.949。對于高濃度原水,單級濾柱吸附合格出水量較小,不能充分發揮濾料的吸附作用,所以可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多級串聯工藝。

4 結論

  (1)天然沸石被稱為環境協調型材料[7],是一種呈架狀結構的多孔性含水硅酸鹽礦石。本試驗對天然沸石經過NaOH預處理,再經一定濃度的硫酸鋁溶液改性后,成為良好的鋁鹽載體。因為F與Al3+有穩定的配位作用特點,可用來有效地吸附去除水中的氟離子。
   (2)對靜態試驗結果曲線擬和顯示,改性沸石吸附F的吸附等溫線符合Langmuir等溫式,表現出單分子層化學吸附特征。
   (3)用可利用吸附容量理論分析了連續流吸附層厚度、進水流量、原水濃度對吸附層的可利用吸附容量和實際吸附容量的影響。由此可以分析不同控制條件下改性沸石除氟吸附層吸附容量利用情況,為動態除氟參數的確定和優化提供了一種有效可行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張超杰,周琪. 含氟水治理研究進展. 給水排水, 2002,28(12):26-29
[2] 王云波,譚萬春,王曉昌等. 飲用水沸石除氟的實驗研究. 凈水技術, 2002,21(3):16-19
[3] 黃怡,高乃云. 改性石英砂及沸石濾料除氟性能比較. 化學工業與工程技術, 2003,24(4):21-24
[4] 馬青蘭,李水艷,程宏偉等. 天然沸石活化處理研究. 凈水技術, 2004,23(6):10-12
[5] 許保玖,龍騰銳. 當代給水與廢水處理原理.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2-149
[6] 仇付國,王曉昌. 活性氧化鋁除氟吸附容量利用分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2,34(2):141-144
[7] 成岳,王連軍,李健生. 環境協調型材料——沸石的特性與應用進展. 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導刊, 2004,43(5):37-40


作者簡介:沈振華,女,1981年生,河南周口,2003級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
E-mail:shen8250@tom.com
聯系電話:021-65984759

論文搜索

發表時間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