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明1,周晴1,傅金祥2,張家瑞3 (1.沈陽建筑工程學院 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8;2.沈陽建筑工程學院 市政工程研究所,遼寧 沈陽 110168;3.沈陽建筑工程學院 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遼寧 沈陽,110168) 摘要:針對膜生物反應器的膜污染及SBR反應器的潷水器局限性問題,開發了新型一體化M-CASS設備(一體化膜-序批式活性污泥設備)。利用總污泥量綜合設計法控制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設計水平懸浮濾膜系統作為排水系統。試驗進水ρ(COD)為378.5mg/L,ρ(NH3-N)為33.28mg/L時,出水ρ(COD)為29.31 mg/L,ρ(NH3-N)為4.25mg/L,濁度為0NTU,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出水水質,使膜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關鍵詞:污水處理; 中水回用;膜生物反應器;一體化M-CASS設備 中圖分類號:X70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2455(2004)03-0072-04 普通膜生物反應器(MBR)是膜分離與生物處理技術組合而成的廢水生物處理新工藝,具有對有機污染物去除效率高、流程簡單、結構緊湊、易操作等特點,在污水深度處理方面有著極其廣闊的前景[1]。但是,膜污染問題嚴重阻礙著膜生物反應器的應用與推廣[2]。 循環式活性污泥法(CASS)是SBR工藝的一種新形式。通常CASS反應池分三個反應區:生物選擇器、缺氧區和好氧區,容積比一般為1:5:30。排水系統是CASS處理工藝設計的重要內容,也是其設計中最具特色和關系到系統運行成敗的關鍵部分。而實際工程中的潷水器往往很難達到設計要求,出水的懸浮物較多,濁度較高,出水水質很難保證。普通CASS設備出水還不足以達到回用標準。 新型一體化M-CASS設備針對普通MBR和CASS設備存在的缺點,利用總污泥量綜合設計法,保證了活性污泥的良好沉降性能和沉降污泥的壓密實性,由水平懸浮濾膜系統作為新型一體化M-CASS設備的排水系統,保證了設備出水能夠符合建設部頒布的《生活雜用水回用水質標準》(GB50335-2002)和《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GB50336-2002),而且獨特的排水方式使得該設備的運行周期長,膜污染的程度大大減少,維持較高的膜通量。 1 設備主要組成部分及其功能 新型一體化M-CASS設備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CASS生化反應池、水平懸浮濾膜系統和自動控制系統。水平懸浮濾膜組件和自動控制系統是本實用新型設備的關鍵部分。 圖1為新型一體化M-CASS設備的平剖面圖。 1.1 CASS生化反應池的設計 CASS生化反應池的體積隨日處理量的不同而不同,具體的設計如下所述,其他主要設計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設計參數 進水ρ(COD)/(mg·L-1) | 出水ρ(COD)/(mg·L-1) | 進水ρ(NH3-N)/(mg·L-1) | 進水ρ(NH3-N)/(mg·L-1) | 停留時間/h | ρ(MLSS)/(mg·L-1) | 氣水比 | Isv/(mL·g-1) | 300-450 | 12-20 | 15-50 | 1-3 | 14 | 8000 | 20:1 | 37.5 |
由于本設備基于良好的污泥沉降性能而設計的,采用總污泥量綜合設計法[3]。以一定的活性污泥量為前提,并滿足適合的污泥體積指數(Isv)條件,保證在沉降階段歷時和排水階段歷時內的沉降距離和沉淀面積,據此推算出最低水深下的最小污泥沉降所需的體積,然后根據最大周期進水量求算貯水容積,兩者之和即為所求CASS池容積,并由此驗算曝氣時間內的活性污泥濃度及最低水深下的污泥濃度,以判別計算結果的合理性。其計算式為: Ts=naQ0(C0-Cr)tT·S (1) Vmin=AHmin≥Ts·Isv·10-3 (2) Hmin=Hmax-△H (3) V=Vmin+△V (4) 式中:TS ——單個CASS池內干污泥總量,kg; n——CASS 1d內的反應周期,個; a——產泥系數,即單位BOD5所產生的剩余污泥量,kg[MLSS]/kg[BOD5]; Q0——進水水量,m3; tT·S—— 總污泥齡,d; A——CASS池幾何平面積,m2; Hmax,Hmin——曝氣時最高水位和沉淀終了時最低水位,m; V——生物反應器容積,m3; Isv——污泥體積指數,mL/g; Vmin——最低水位時的混合液容積,m3; △V——最高水位與最低水位的容積之差,m3; △H——最高水位與最低水位之差,m3; C0——進水:BOD5質量濃度,mg/L; Cr——出水BOD5質量濃度與出水懸浮物中溶解性BOD5質量濃度之差,其值為: Cr=Ce-Z·Cse·1.42(1-eklt) (5) 式中:Cse——出水中懸浮物的質量濃度,kg/m3; k1——耗氧速率,d-1; t——BOD試驗時間,d; Z——活性污泥中異養菌所占比例,其值為:  B=0.555+4.167(1+ρ(TS0)/ρ(BOD5))Ns·1.072(15-θ) (7) Ns=1/(a·tT·S) (8) 式中:Ns——BOD污泥負荷率,kg[BOD5]/(kg[MLSS],d); a——產泥系數;即單位BOD5所產生的剩余污泥量,kg[MLSS]/kg[BOD5];其值為:  式中:ρ(TS0)——進水懸浮固體的質量濃度,kg/m3; ρ(BOD5)——進水BOD5的質量濃度,kg/m3; θ——污水水溫,℃。 1.2水平懸浮濾膜系統 水平懸浮濾膜系統位于設備的末端。水平懸浮濾膜系統是該設備的關鍵部分,包括水平懸浮濾膜組件、膜組件懸浮球、膜組件集水管路框架、框架滑軌和塑料耐壓軟管及其他組成部分。詳見圖1。
水平懸浮濾膜組件為偏氟聚乙烯(PVDF)中空纖維膜組件。膜組件公稱孔徑為0.2 μm。中空纖維膜絲較細,有較好的柔韌性,能保持較長的壽命,即使有膜絲破損的現象發生,由于膜絲內徑僅為270μm,可被污泥迅速堵住,對處理水質完全沒有影響,膜組件懸浮球一般由PVC塑料制成,呈半球狀,懸浮球內充滿空氣,產生一定的浮力,均勻分布在膜組件塑料框架上,使水平懸浮濾膜組件始終保持在保護高度(距水面0.3~0.5m)的液面以下。膜組件集水管路框架由U-PVC塑料管連接而成,它把多層水平放置的膜組件固定為一體,膜濾出水通過此管路由泵吸出。框架滑軌由兩條相對的、嵌入池體的“L”型不銹鋼鋼條制成,內形成倒“T”字槽,連接在膜組件集水管路框架上的“T”字型不銹鋼體在其中滑動,其連接圖如圖2所示。塑料耐壓軟管是連接在集水管路框架上的輸水管,可隨著集水管路框架的升降而自由伸縮。 
2 自動控制系統 新型一體化M-CASS設備的自動控制系統由監控管理計算機(上位機)、可編程控制器(PLC)、電氣控制柜、現場執行機構及現場監測儀表組成。 自動控制系統包括單片機控制部分(由8031(10)為框架滑軌圖2 集水管路框架與滑軌連接芯片,2732芯片,74L373芯片,晶振電路組成)、輸入通道(由超聲波液位探測器,自制液位探測器組成)、輸出通道(由光電耦合器,繼電器組成)及控制面板。超聲波液位探測器實時監控上清液高度、沉淀污泥層高度和混合液的高度。自制液位探測器實時監控膜組件在混合液中的位置,當膜組件露出水面后,自制液位探測器斷開并發出警報,采取人工干預,調節膜組件在液面保護高度以下。圖3為自動控制流程圖。
3 出水水質 試驗平均進水的ρ(COD)為378.5 mg/L,ρ(NH3-N)為33.28 mg/L,平均出水的ρ(COD)為29.31 mg/L,ρ(NH3-N)為4.25 mg/L,從圖4可以看出該設備表現出良好的去除率。由圖5可以看出,膜污染程度很小,膜阻力上升速率緩慢,保持較高的膜通量。而該設備在保持一定的膜通量時的極限膜傳遞壓差(TMP)為4.0× 10-2MPa。
4 結束語 新型M-CASS一體化設備的尺寸、水平懸浮濾膜組件的面積、提升泵及曝氣系統隨著日處理量的不同而不同。主體反應池采用污泥總量法設計,保證污泥的沉降性能。水平懸浮濾膜組件的獨特結構保證了出水的回用要求,既經濟又適用。新型M-CASS一體化設備的優點是: ①試驗研究證明:新型M-CASS一體化設備出水水質好,出水ρ(COD)小于30mg/L,出水濁度可到0 NTU,達到建設部頒布的《生活雜用水回用水質標準》(GB50335-2002)[4]。 ②CASS生物反應器內能維持高濃度的微生物量[5],使處理裝置容積負荷提高,占地面積大幅度減小。 ③膜污染程度降低,在較長的運行周期表現出較高的膜通量。 ④該設備適用于以優質雜排水為原水的中水回用系統,可廣泛應用于住宅小區,別墅,高級賓館等的中水系統。 ⑤易于實現自動控制,操作管理方便。 參考文獻: [1] 黃霞,劉銳.膜生物反映器廢水處理工藝的研究進展[J].環境科學,1998,11(1):40-44. [2] Sheikholeslami R.Fouling mitigation in mlembrane process[J],De-salination,1999,123(1):45-53. [3] 胡大鏘.SBR反應池容積計算方法及評價[J].中國給水排水,2002,18(6):61-63. [4] 李軍,傅金祥,汪力,等.IMBR法處理洗浴污水的試驗研究[J].沈陽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3,19(1):53-58. [5] 汪力,傅金祥,王長生,等.IMBR法處理生活污水的試驗研究[J].沈陽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3,19(1):50-52.
作者簡介:蘇錦明(1978-),男,福建南安人,在讀研究生,電 話(024)24690709,3319592@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