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Cl鹽度對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影響
(1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能源學院,北京,100022;2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150090)
環 境 工 程 2004年2月第22卷第1期
摘要 海水沖廁是一項具有重大節水意義的工程。針對所產生的含鹽生活污水的處理,試驗研究Nacl鹽度對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綜合影響。分別研究不同鹽度馴化下活性污泥的生長、有機物降解和去除情況、SBR反應系統內溶解氧隨時間的變化以及污泥沉降性等。試驗結果表明,Nacl鹽度影響了微生物的生長,降低有機物降解速率和去除率,但是卻增強了細胞的溶胞作用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關鍵詞 海水沖廁;活性污泥;含鹽污水;鹽度
1 引言
海水代用在城市生活中主要用于沖洗道路和器具、沖洗廁所、消防和游泳等方面。其中以海水沖廁應用最廣,用水量最大[1]。針對這些實踐所產生的含鹽污水的處理,國內外采用各種處理工藝進行研究。Hamoda和AL-Atar[2]利用完全混合式反應器研究了鹽度對活性污泥處理效率的影響;Lawton和Eggert[3]利用滴濾池研究鹽度對生物膜的影響;Mills和Wheatland[4]使用滲濾器處理含鹽生活污水;Steward[5]等用延時曝氣系統處理含鹽廢水。然而,研究的結果不很一致。為此有必要研究鹽度對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的綜合影響。
2 試驗器材與方法
采用實際生活污水,用NaCL將進水配成0、5、10、15、20、25、30和35g/L等鹽度水平。試驗采用3個平行的SBR反應器,3個反應器接種等量的來自市政污水處理廠二沉池的回流污泥,分別以3個不同的進水CODcr濃度進行馴化,即人為的將進水CODcr濃度調為740mg/L(稱為高有機物濃度)、320mg/L(稱為中有機物濃度)、150mg/L(稱低有機物濃度)。然后按逐漸升高的NaCl鹽度(以下簡稱鹽度)對3個反應系統進行鹽度馴化,在每個鹽度水平馴化結束后的穩定運行期間進行試驗。研究不同鹽度馴化下活性污泥生長、有機物去除率、溶解氧濃度及出水懸浮固體濃度。試驗保證污泥濃度基本相同。充分供氣。溫度控制在(20±2)℃。
3 試驗結果與分析
3. 1 鹽度對活性污泥生長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鹽度對活性污泥生長的影響。隨著鹽度的增加,各鹽度馴化穩定運行系統的生長曲線的適應期變長、對數增長期的生長速率變慢、減速生長期的歷時變長。適應期變長可能是由于接種到新鮮培養基上后,微生物并不能立即生長繁殖,要經過一定時間的調整和適應,以合成多種酶,并完善體內的酶系統和細胞的其它成分。而在高鹽環境下酶的合成受到限制,合成速度下降或微生物產生新的酶系統,這些都要耗費時間。盡管在對數生長期微生物處在過剩的營養狀態下,有最大的能量水平,以最大的速度生長。但對數增長期增長速率變慢,這可能由于高鹽環境下微生物一方面要抵御外在的不良環境,需要耗費能量調整自身的代謝途徑或分泌胞外多聚物抵御外界不良的環境因子的作用;另一方面,需要能量合成自身生長所需的物質。這樣造成能量的分配,使用于生長繁殖的能量相對減少,造成自身生長速率變小,世代時間變長。減速生長期歷時變長可能是由于微生物利用底物的速率下降和高鹽條件下微生物的存活率下降共同導致營養物質的剩余所致。
圖1 各鹽度下生長曲線 圖2 各鹽度下SBR內DO時間曲線
3. 2 鹽度對系統溶解氧的影響
圖2是SBR反應器內曝氣處理期間DO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可以看出DO的時間曲線總體趨勢大體相同,大體上出現兩個平臺和兩個跳躍,兩個平臺和兩個跳躍交替分布。由于溶解氧濃度是供氧速率和耗氧速率的差值,所以在供氧速率相同的情況下,溶解氧濃度間接的反映了耗氧的情況。DO時間曲線的第2個平臺標志著易降解有機物降解的結束,此時微生物的內源呼吸的耗氧速率與供氧速率相等,DO出現新的平衡,進入內源呼吸期。對于第2個平臺,隨著鹽度的升高溶解氧的水平值也變低。這表明耗氧速率隨鹽度的升高而增加。由于在內源呼吸期微生物的耗氧主要用于內源呼吸,所以隨著鹽度的升高,微生物的呼吸速率加快。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高鹽對處理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導致的呼吸作用加強的緣故。Ludzack和Noron[6]的研究表明,隨著鹽度的增長,處理系統的比耗氧速率也增長。而且,研究發現馴化的活性污泥系統的比耗氧速率高于相同鹽度下未經馴化的污泥系統。總之,在高的滲透壓條件下,微生物耗氧速率增加。耗氧速率的增加不是為了有機物的降解,而是為了能夠抵御高鹽環境所產生的阻害作用。
3.3 鹽度對有機物降解的影響
從圖3~6可以看出鹽度對有機物去除率的影響。總體上隨著鹽度的上升,有機物的去除率下降。但既使在鹽度達到35g/L的情況下,中、高有機物濃度處理系統只要馴化時間足夠長,鹽度保持穩定,去除率仍可達到70%以上。可見處理高鹽污水時,馴化活性污泥是系統處理取得成功的一個必要的因素,活性污泥只有經過一定時間的馴化才能使處理效果穩定。這一結果與楊健和王士芬使用SBR處理高含鹽石油發酵廢水得出的結論相似,但和張雨山等研究的結果不同。張雨山等用傳統活性污泥法處理含鹽污水,活性污泥雖然經過馴化,但是當海水占生活水100%時,處理失敗。這一結果的不同可能和不同反應器有關。由于采用不同的處理單元,微生物對鹽度的耐受程度也不一樣。SBR本身具有耐沖擊和存在濃度梯度的優點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在高鹽馴化過程中,一方面活性污泥微生物生態進行選擇,能夠適應高鹽環境的微生物生存下來,使自身的酶系統適應惡劣環境,并將這種變異遺傳給子代,使種族得以繁殖;另一方面,高鹽馴化刺激了海鹽菌的生長。由于海洋鹽菌能夠忍耐高的鹽度,且多數為異氧型菌自身不具備合成能力,其所需的營養物質必須通過外界獲得。且隨著鹽度的升高,其營養需求也增高。但是在高鹽條件下,一方面,一些不適應高鹽環境的細菌迅速死亡溶解,使廢水中營養物質充足;另一方面,生活污水本身就具有十分豐富的營養。所以能滿足海洋菌對營養的需求。在營養充足的條件下,海洋菌生長和繁殖很快,成為高鹽條件下的優勢菌屬。馴化過程給海洋菌的充足的選擇時間。由此可見,活性污泥的馴化過程就是使代謝方式逐漸適應高鹽環境,并使耐鹽菌大量繁殖的過程。
圖3 鹽度對高濃度污水去除率的影響 圖4 鹽度對中濃度污水去除率的影響
圖5 鹽度對低濃度污水去除率的影響 圖6 鹽度對低濃度污水有機物降解速率的影響
從圖中可以看出鹽度對有機物降解速率的影響。總體上,隨著鹽度的升高,有機物降解速率下降。這一現象可由兩個原因解釋,其一可能是鹽度抑制了污水處理微生物的活性。由于鹽度的增加,鹽析作用增強,脫氫酶的活性下降,微生物本身活性受阻,新陳代謝作用減緩;其二可能是由于鹽度的增加,細胞的溶胞作用加強,細胞組分大量釋放。而細胞組分的釋放有一個延續過程,其連續釋放使降解速率相對變低,這可由圖6看出。由于圖6是基于低進水濃度有機物的降解曲線,由于進水CODCr較低,所以溶胞作用對去除的影響很容易被看到。可以看出無鹽系統CODCr在反應3h會有一個相對較小的跳躍,而含鹽系統在處理進行至2h,污水CODCr的值就有一個較大的跳躍。這是因為隨著鹽度的升高,細胞的溶胞作用也在加強的緣故。具體表現在溶胞量加大,速度變快。
由于鹽度降低了有機物的降解速率,因此高鹽條件下有機物去除率還可能和曝氣時間有關。可以看出,曝氣時間的確影響著有機物的去除效率。隨著曝氣時間的增加,有機物的去除率也在增加,但就這3個進水有機物濃度而言,超過5h,隨著曝氣時間的增加有機物的去除率升高很緩慢。就經濟考慮,通過延長曝氣時間來提高高鹽有機物的去除率是不可取的。
3.4 鹽度對ESS的影響
試驗發現無機鹽使ESS增加,如圖7。造成ESS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1)高鹽污水的理化性質。由于高鹽污水是一個密度較高的分散溶液體系含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的復雜溶液體系,因此不容易沉降。(2)鹽度促進細胞的分解。在高鹽條件下,細胞很容易水解,其組分的釋放也將使出水懸浮固體濃度增高。(3)與活性污泥微生態有關。在研究中發現,隨著鹽度的升高,微生物的生態組成發生改變。一個表現為原生動物的消失。因此對ESS有很大的影響。
圖7 鹽度對ESS的影響 圖8 鹽度對SVI的影響
3.5 鹽度對污泥指數(SVI)的影響
鹽度影響污泥的沉降性,使SVI變小(圖8)。在運行中未發生污泥膨脹現象。這可能和污泥結構的改變有關。無鹽條件下,絲狀菌交織分布構成骨架,菌膠團附著其上形成絮凝體,重復上述過程形成更大的絮凝體。而隨著鹽度的增加,鏡檢發現絲狀菌的數量逐漸減少幾乎消失。這必將造成污泥構型的改變,從而改變污泥的沉降性能。
4 結論
(1)隨著鹽度的升高,活性污泥的生長受到影響。其生長曲線的變化表現在:適應期變長;對數增長期的生長速度變慢;減速生長期的歷時變長。
(2)鹽度加強了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細胞的溶胞作用。
(3)鹽度降低了有機物的可生物降解性和可降解程度。使有機物的去除率和降解速率下降。雖然延長曝氣時間可以提高有機物的去除效率,但是超一定時間,隨著曝氣時間的增加有機物去除率的升高緩慢。就經濟考慮,通過延長曝氣時間來提高高鹽有機物去除率的方法不可取。
(4)無機鹽使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加強。隨著鹽度的增加,污泥指數下降。
(5)處理高鹽污水馴化活性污泥是處理系統取得成功的一個必要手段。活性污泥的馴化過程就是使微生物代謝方式逐漸適應高鹽環境,并使耐鹽菌大量繁殖的過程。
參考文獻
1. 尤作亮等.海水直接利用及其環境問題分析.給水排水.1998,24(3):64~65
2. Hamoda MF and Al-Atlar. (1995) Effect on High Sodium Chloride Concentrations on Activated Sludge Treatment. Wat.Sci.Tech., 31(9):61~72。
3. G.W.Lawton and E.V.Eggert,(1966)Some Effect of High Sodium Chloride Concentrations on Trickling Filter Slimes .Sewage Ind.Wastes,29.121-128.
4.E.V.Mills and A.B.Wheatland,(1962).Effect of Saline Sewage on the Performance of Percolating Filters .Water Waste Treatment,9.170-172.
5.J.Stewart,H.F.Ludwing, and W.H.Kearns, (1962)Effect of Varying Salinity on Extended Aeration Process. J.Water Pollution Control Federation,34, 1131-1177.
6.Ludzack F.J.and Noran D.K.(1965) Tolerance of High Salinities by Convention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J.Wat.Pollut.Cont.Fed.37,1404-1416.
作者通訊處:100022 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能源學院 崔有為 收
Tel: 010-67392627 E-mail: envirotto@163.com
第一作者簡介:崔有為(1977~),男。北京工業大學在讀博士。環境工程專業。主要從事污水生物處理及其自動控制的研究。
2003-03-20收稿
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2001BA610A 09)及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8002005)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