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產業化改革的初償
論文類型 | 政策與市場 | 發表日期 | 2003-03-01 |
來源 | 2002年中國環境工程領域回顧與展望研討會 | ||
作者 | 胡滋偉,張帆 | ||
摘要 | 胡滋偉 張 帆 (深圳市龍崗區龍田、沙田污水處理廠,深圳 518122 ) 1 背景及優越性 改革城市污水處理設施投融資和運營管理體制,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與國際接軌,適應加入WTO后新的形勢的客觀要求。在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產業化改革中,按照“廠網分 ... |
胡滋偉 張 帆
(深圳市龍崗區龍田、沙田污水處理廠,深圳 518122 )
1 背景及優越性
改革城市污水處理設施投融資和運營管理體制,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與國際接軌,適應加入WTO后新的形勢的客觀要求。在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產業化改革中,按照“廠網分離”的原則,城市污水管網的建設投資仍由政府承擔,執行現行的建設模式。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運營以及城市污水處理管網的運營按照產業化要求,區分不同情況分別采取BOT、TOT和委托運營三種典型的產業化模式。目前,這一改革在全國處在起始階段,發展也不平衡,但已初顯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無比的優越性。
優越性主要表現在:
一是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投融資體制,充分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引導各種經濟成分投入城市污水處理行業,可有效解決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二是把城市污水處理廠全面推向市場,引入競爭機制,改進管理,廣泛采用先進的新技術、新工藝,優化工程設計,降低工程造價和運營成本,不斷提高污水處理行業的技術水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是通過開征污水處理費,強化全民環保意識,利用價格杠桿,增強群眾的節水意識,減少污水排放,減少污水處理壓力;四是通過產業化后的大規模建設,促進與污水處理相關的設計、施工、機電制造等行業的發展,擴大市場需求,拉動經濟增長;五是減輕財政負擔,把政府的有限資金從污水處理產業中可以進入市場的部分退出,用在不宜進入市場的方面(省下的污水廠建設費,用于污水管網的建設);六是TOT方式(移交—運營—移交)有利于盤活政府存量資產,緩和財政困難;七是通過產業化有效地治理城市污水,可進一步推進城鎮化建設,改善生產、生活和投資環境,提高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水平。
2 總包的概況和體會
2.1 概況
安徽國禎環保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碧云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有幸成為國內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首家公開招標市場化運營管理單位,于2001年11月7日正式啟動,發包方為深圳市龍崗區坑梓鎮人民政府,作為共同的承包方我們同時承包了深圳市龍崗區龍田污水處理廠(簡稱“龍田廠”)和沙田污水處理廠(簡稱“沙田廠”),綜合承包服務費為0.386元/噸,兩廠均由市、區、鎮三級政府聯合投資興建,龍崗區環保局為項目法人單位。兩廠共投資3 730萬元,污水處理規模為3.5萬噸/日,其中龍田廠一期投資2 850萬元,處理能力為3萬噸/日,占地面積為2.4萬平方米,采用德國馮·諾頓西工程技術公司的“百樂克”(Biolak)工藝,出水水質可達《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城市污水一級標準;沙田廠總投資880萬元,處理規模為0.5萬噸,占地2萬平方米,采用人工濕地工藝,出水主要指標可達到(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之五類標準。
目前狀況是:兩廠產權已移交給了坑梓鎮人民政府,沙田廠已正式運營了近三個月,情況較正常,龍田廠由于河道拓寬防洪工程上月中旬竣工,故正在調試過程中,現出水己達標,預計本月中旬完成調試。我們與碧云天公司在兩廠的人員已全部到位,已全面接收且進入正常工作。
2.2 體會
(1) 由于是國內首家公開招標市場化運營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加之兩廠工藝有特色等原因,自2001年11月7日隆重揭牌各類媒體報導后,來廠參訪者眾多,不僅對業主是個宣傳,對我們來說也無疑是一個展示自己業績的平臺,
(2) 對政府來說,委托運營可解脫組建運營企業承擔的無限責任的煩惱,省錢省心,對運營單位只需實施監察、考核和按時支付運營費用即可。
(3)公開招標還可降低政府對運行管理費用的開支。
(4)運營單位為了降低運行成本,確保出水達標,會不斷地進行技術改進和創新,這樣不僅有利于完善和提高現有的污水處理工藝水平,還能在必要時,在少增投資或不增投資的情況下擴容,達到多處理污水之目的。
(5)可為城市污水處理廠委托運營積累經驗和創新模式。
(6)培訓運營隊伍,以提高運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7)運營單位參與工程驗收,有利于工程的完善和質量的提高。
(8)污水處理費的收費體系、列支范圍、支付程序尚需規范。
(9)委托運營模式及其優越性除了運營單位努力表現,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外,尚需加強宣傳教育力度,尤其是要得到屬地村(或街道)和附近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以上內容皆屬個人意見,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