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處理生活污水
1 試驗裝置、材料與方法
MBBR的試驗裝置及工藝流程如圖l所示。
試驗所用MBBR的有效尺寸為30cm×10cm×80cm,在其底部左下角處設有微孔曝氣頭,通過鼓風曝氣給微生物供氧,并使得附著生物膜的填料在反應器中呈有規律的循環流動狀態。在反應器的出水口處設置格網以防止填料流失。MBBR的出水進入豎流式沉淀池。
試驗所用懸浮填料為空心圓柱體(內部有十字支撐面,外側均勻分布有很短的側翼薄片),其直徑為10mm、高為10mm、壁厚為0.6~0.9 mm,材質為聚丙烯。填料的密度為(0.9~0.95)×10kg/m,孔隙率為83%,堆積密度為120.0 kg/m3,比表面積為500 m3/m3(內比表面積為260m3/m3)。試驗中填料的投加比例為50%(體積比)。
試驗用水為天津大學校園內的生活污水,其COD濃度為80~300 mg/L(平均COD<200 mg/L),水溫為18.5~28.1℃ 。試驗中主要檢測項目為:COD(重鉻酸鉀法)、pH值、溶解氧、水溫以及填料上的生物量、反應器混合液懸浮生物量等。
2 結果與討論
2.1 填料掛膜與生物膜的生長形態和生物量
掛膜用的接種污泥取自天津市紀莊子污水處理廠,污泥濃度為5000 mg/L。通過試驗發現,MBBR中的填料雖承受一定的水流剪切力,但它不會影響生物膜的附著生長。生物膜先在填料內表面上生長,兩周以后外表面才開始有較明顯的生物膜,當處理效果穩定時填料的內、外表面都長滿了生物膜。
生物膜在水中呈立體絮絨狀結構,具有很大的表面積,濕膜厚度約為2~3 mm。
表1給出了3個不同水力停留時間下的反應器內平均生物量和總生物量。生物量的測定方法為:從運行穩定的反應器中取出一定數量的填料,在溫度為105℃下烘干至恒重后洗去填料表面的生物膜,把填料再烘干,帶膜填料和填料本身的質量差即為生物膜質量。根據反應器中單位體積內的填料個數將生物量折算成污泥濃度計量。
表1 不同水力停留時間下的生物量變化
項目 水力停留時間 4 h 3 h 2 h 平均COD容積負荷[kg/(m3·d)] 0.9 1.6 2.4 平均生物量(mg/L) l288 l697 2ll2 平均懸浮污泥量(mg/L) 220 2l9 152 總生物量(mg/L) l508 l9l6 2264 污泥負荷[kgCOD/(kg生物·d)] 0.39 0.49 0.66 由表1可知,MBBR 中的生物量與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接近。
2.2 水力停留時間對處理效果的影響
不同水力停留時間(4、3、2 h)的試驗結果表明,出水COD 平均濃度隨水力停留時間的延長而降低: 當水力停留時間為4 h時,出水COD 平均濃度<30 mg/L;當水力停留時間為3 h時,出水COD 平均濃度<40 mg/L;當水力停留時間縮短為2 h時,出水COD 平均濃度約為55 mg/L。根據該試驗結果,當應用MBBR處理生活污水時控制水力停留時間在2~4 h就可使出水COD<60 mg/L。如果要想縮短水力停留時間可通過加大填料的投加比例(高達70%)來實現,當對出水水質要求不高時可減少填料的投加比例。
2.3 0OD 容積負荷與去除率之間的關系
試驗結果表明,在COD 容積負荷為0.48~2.93 kg/(m3·d)的范圍內對COD 的去除率基本穩定在60% ~80% 。在相同的水力停留時間下COD去除率隨負荷呈正比增加趨勢,這是因為當進水COD濃度較低時微生物降解有機物的速率也較小,其降解能力不能充分發揮,當進水COD 濃度增大時促進了生物膜微生物的生長,提高了降解速率,故對C0D 去除率得到了提高。在COD容積負荷相同時水力停留時間愈長則對COD的去除率愈高,這是因為MBBR屬于完全混合反應器,水力停留時間的長短將直接影響到水中有機物與生物膜的接觸時間,進而影響微生物對有機物的吸附和降解效率。
2.4 MBBR 的需氣量
在試驗過程中,為使混合液中的溶解氧濃度維持在1~2mg/L一般需將氣水比控制為(3~4):1,這樣的氣量能使反應器中的填料均勻地循環轉動起來,即使填料的內、外表面都長滿了生物膜也沒有發現生物膜厭氧變黑和內部堵塞現象。
3 MBBR在地埋裝置中的應用
在試驗的基礎上為長春某公司設計、建造了一套以MBBR為主體工藝的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處理水量為10 m3/h),其原水為車間生活污水和經預處理后的工業廢水,主要水質指標為:COD=300~500mg/L,SS=250~350 mg/L,油含量為20~30mg/L,pH=6~9。處理出水應達到:COD≤ 150mg/L,BOD ≤ 60 mg/L,SS≤ 200 mg/L,油含量≤10 mg/L。工藝流程見圖2。
該套設施中的調節池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一級和二級MBBR、二沉池、清水池和鼓風機房均為地埋式鋼結構。采用兩級MBBR 主要是考慮每級反應器都可以維持完全混合流態,填料在反應器中能夠較好地循環轉動和均勻分布。
各工藝的主要設計參數為:調節池的停留時間為6h;兩級MBBR的總停留時間為4h,COD 容積負荷為2kg/(m3·d),氣水比為6:1,懸浮填料的投加比例為40%,其斷面的有效尺寸為2400 mm×2600 mm,每級長度為3200 mm;二沉池采用豎流式,表面負荷為1.1 m3/(m2·d),斷面有效尺寸為2400 mm×2600 mm,長為4000mm。設置清水池主要是考慮將來有可能進行污水回用,其和鼓風機室采用合建式(中間分兩格),斷面尺寸為2400mm×2600 mm,長為3000mm,鼓風機室內設HC一50LS風機2臺(1用1備)。出水排入廠區下水道。
該套裝置安裝完成并經過2個月的調試運行后,當地環保部門對其進行了驗收、檢測,在進水COD=200~300mg/L的情況下,處理出水COD≤50mg/L,SS≤40mg/L,油含量≤3 mg/L,pH =7.5,處理效果好且運行穩定。
4 結論
MBBR具有掛膜容易、填料不易堵塞、水力停留時間短、處理效果穩定、能耗低、不需污泥回流等特點,在進水COD=80~300 mg/L、水力停留時間為2~4 h的條件下出水COD 濃度可降至30~60mg/L。MBBR非常適合于建造成一體化或地埋式污水處理裝置。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