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資源> 論文>正文

生物流化床處理造紙中段廢水生物膜性質的研究

論文類型 技術與工程 發表日期 2002-08-01
來源 《工業用水與廢水》2002年第4期
作者 疏明君,李友明,謝澄,陳中豪
關鍵詞 生物膜 SOUR 最佳生物膜厚 水力停留時間
摘要 采用生物流化床處理造紙中段廢水。試驗中觀測到,生物膜的生長過程是由局部擴散到整個載體表面,生物膜中起骨架作用的是累枝蟲和絲狀物。中段廢水中含有有機氯化物對生物膜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但當中段廢水的比例增加到80%時,生物膜的比耗氧速率(SOUR)仍在80mg[O]·L/(g[MLSS]·h)以上。實驗還得出最佳生物膜厚度為45μm。

疏明君,李友明,謝澄,陳中豪
(華南理工大學造紙與污染控制國家工程中心,廣東 廣州 510641)

  摘要:采用生物流化床處理造紙中段廢水。試驗中觀測到,生物膜的生長過程是由局部擴散到整個載體表面,生物膜中起骨架作用的是累枝蟲和絲狀物。中段廢水中含有有機氯化物對生物膜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但當中段廢水的比例增加到80%時,生物膜的比耗氧速率(SOUR)仍在80mg[O]·L/(g[MLSS]·h)以上。實驗還得出最佳生物膜厚度為45μm。
  關鍵詞:生物膜;SOUR;最佳生物膜厚;水力停留時間
  中圖分類號:X703.1;X7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455(2002)04-0032-04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s of Biofilm of Biological Fluidized Bed
in Treating Middle Stage Wastewater from Paper Mill

SHU Mingjun,LI You-ming,XIE Cheng,CHEN Zhong-hao
(State Engineering Cellter of pulp Making and Pollution Control,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1,China)

  Abstract:Biological fluidized bed was used to treat middle stage wastewater from paper mill.The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biofilm grew from the part of the surface to the whole surface of the carrier.Epistylis and threadlike formed the framework.Organic chlorides in the wastewater inhibited the activity of the biofilm.But even middle stage water accounted for 80% of the sample wastewater,the SOUR of biofilm exceeded 80 mg[O]·L/(g[MLSS]·h).Experiments also showed the optimum thickness of the biofilm was 45μm.
  Key words:biofilm;SOUR;optimum biofilm thickness;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前言

  好氧生物流化床處理工藝具有單位反應器體積所含微生物濃度高、抗底物負荷沖擊能力強、處理效果好、占地面積少等優點。在流化床的運行過程中,生物膜的生長狀態是影響流化床處理效果的決定性因素。造紙中段廢水中所含的有機氯化物對生物膜的生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生物流化床能否應用于造紙中段廢水處理的關鍵。本文利用好氧生物流化床處理中段廢水,研究了影響生物膜生長的因素。

1 實驗

1.1 廢水水質
  中段廢水取自廣東省江門甘化廠制漿車間的洗、選、漂混合廢水,水質指標見表1。

表1 廢水水質 項目 BOD5/(mg·L-1) CODcr/(mg·L-1) pH TSS/(mg·L-1) 色度/(C.U.) 顏色 平均含量 363 1030 6.5 4810 1487 黃褐色

1.2 接種污泥來源
  活性污泥由廣州市獵德污水處理廠提供。污泥的MLSS為24.15g/L,MLVSS為20.085g/L。
1.3 實驗設備
  本實驗的主要反應器為內循環三相流化床,有效體積為26L。反應器上部分離區是一個三相分離器,使氣液回分離,同時阻止載體的流失。內筒中部開有4個孔,主要是為了在流化床內造成多重環流來提高混合強度,增加氧氣的傳質效率。曝氣方式為射流曝氣,目的在于提高氣液混合程度和氧傳遞效率,并節省動力消耗。流化床內生物膜載體為顆粒活性炭(市售),其物理參數見表2。活性炭表面官能團的多樣性和粗糙度有利于微生物的附著和避免受流體剪切力的影響月時,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使炭-液界面的基質濃度大大提高,有利于微生物獲得底物和氧氣,可以提高有機物的去除能力,并增強在污染負荷過大時系統操作穩定性。

表2 載體顆粒活性炭物理性質 名稱 平均粒徑/μm 密度/(kg·m-3) 強度/% 產地 活性炭 500 1940 >90 廣州

1.4 分析方法
  ①CODcr、BOD、TSS、色度均按標準方法測試;
  ②生物膜的生長情況用NIKON TE300激光散射顯微鏡觀察。
1.5 實驗方法
1.5.1 生物膜的培養
  先向反應器內投加占有效體積6%的活性炭,并按5g[MLSS]/L投加接種污泥。掛膜最初兩天以葡萄糖、尿素、KH2PO4、K2HPO4為碳、氮、磷源,制成m(COD):m(N):m(P)=100:5:1的廢水,進行間曝。2d后以20%的比例定期增加廢水濃度,同時減少葡萄糖的投加量以保持進水CODcr穩定在1000mg/L左右。
1.5.2 比耗氧速率SOUR的測定[1]
  比耗氧速率是指單位重量的微生物在單位時間內所利用的溶解氧量,它可以用來反映生物膜的活性。其計算式為:

  SOUR=(dDO/dt)/x
  式中:SOUR-比耗氧速率,mg[O]·L/(g[MLSS]·h);
     dDO/dt-生物膜呼吸速率,mg[0]/h;
     x-反應器內的生物膜的重量,g[MLSS]/L。
  通過得到的點連成的直線的斜率,可求出dDO/dt。
1.6 數據處理方法
1.6.1 生物膜厚度與生物量的計算方法
  首先做以下幾點假設:
  ①載體與包有生物膜的載體均呈球形;
  ②載體流失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計。
  生物膜厚與生物膜量的具體計算方法參見文獻[2]
1.6.2 底物的比去除率qobs
  底物的比去除率是指單位重量的生物膜對于底物去除率的貢獻。它可以反映生物膜的活性,進而利用它來確定最佳生物膜厚。其計算方法為:
       qobs=Q(S0-S)/x
式中:Q-進水流量,L/h;
   (S0-S)-進出水CODcr差,mg/L。

2 結果與討論

2.1 生物膜生長的顯微鏡圖描述
  生物膜的整個生長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生物膜生長的初期,見圖1。初期階段首先附著在載體上的是單個的累枝蟲和鐘蟲,而菌膠團附著量很少。這個時期由于菌膠團與載體之間相合力較弱,附著上的菌膠團容易再次被沖離載體表面。第二階段:生物膜的生長期,見圖2。在這個階段,隨著生物膜的進一步形成,累枝蟲呈團狀生長。在載體的四面由于受到水力沖刷程度較小,附著有少量的菌膠團。同時,還可以看見載體表面有絲狀物伸向液相中。這些絲狀物可能是絲狀菌和一些菌膠團所釋放的胞外多糖物質。絲狀物與固定著的累枝蟲、鐘蟲相互交聯,形成三維網狀的立體結構,捕獲著水體中游離的菌膠團和微生物,增加了菌膠團與微生物在載體表面的停留時間,讓微生物分泌的胞外多糖物質有充分的時間與載體表面官能團反應,有利于菌膠團的附著。第三階段:生物膜的成熟,圖3是生物膜生長成熟后局部生物膜的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出,生物膜的輪廓較為平滑,整個生物膜的透明度不一致,這表明生物膜內菌膠團的分布并不均勻。另外,在生物膜生長的成熟期中還可觀察到有較高等的微型生物,如輪蟲、線蟲等存在,這些原生動物以生物膜上的微型動物或細菌為食,具有松散生物膜,抑制生物膜的過度增厚,促使生物膜脫落等功能,可使生物膜不斷更新,經常保持良好的活性和凈化功能。

2.2 廢水的比例對生物膜活性的影響
  中段廢水含有一定量的有機氯化物。這些有機氯化物對微生物活性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實驗通過定期增加進水中中段廢水所含的比例來測定廢水對生物膜活性的影響。廢水比例對生物膜活性的影響見圖4。

  從圖4可以看出,隨著廢水比例的增加,生物膜的活性呈下降趨勢。這說明中段廢水中有機氯化物對好氧微生物是有抑制作用的。但是,當進水中中段廢水的濃度增加到80%時,生物膜的SOUR仍可保持在80mg[O]·L/(g[MLSS]·h)。分析其原因,可能為以下兩點:一是中段廢水中漂白廢水所占的比例只有30%左右,故有機氯化物的含量并不是很大,其毒性對微生物的抑制性不太大;二是經過一定時間的馴化,生物膜對中段廢水的適應性增強。
2.3 最佳生物膜厚的確定
  生物膜厚度與生物去除率的關系見圖5。

  從圖5中得出,在生物膜厚度為45μm左右時,底物的比去除率最大。所以,在本實驗的條件下,最佳生物膜厚度為45μm。但是在具體操作中不能只考慮到生物膜增厚、生物量增加的情況,更要把最佳生物膜厚的概念引入反應器的設計中去。另外,生物膜如果過厚,一則會造成內部厭氧層的增厚,使生物膜容易脫落;二則,生物膜過厚會使固相的密度降低,容易被沖出反應器外,引起載體流失。
2.4 水力停留時間對生物膜性質的影響
  水力停留時間對生物膜的生長起到了一定的影響作用。在流化床反應器內存在著固著生物膜與懸浮微生物相競爭的生長情況。懸浮微生物生長過多,會造成固著生物膜所能得到的營養物質減少,抑制了生物膜的生長。通常,固著生物膜的比生長速率μf要比懸浮微生物的比生長速率μs小,所以,水力停留時間要控制在1/μs與1/μf之間,使懸浮生長的微生物能被沖出反應器外,而保證生物膜能生長正常。圖6、圖7表明了水力停留時間對生物膜量、懸浮生物量的影響。可以看出,當水力停留時間大于5h時,水力停留時間延長,固定生物膜量減小,反應器內懸浮生長的微生物則相應增加,這說明了懸浮微生物生長的競爭優勢更大些。但是當HRT從5h縮短到3.2h時,單位載體上生物膜量從0.8g/g下降到0.7g/g,而反應器內懸浮微生物從1.2g/L增加到1.7g/L。這是因為,本反應屬于底物抑制型,水力停留時間過短會造成單位體積生物膜所承受的底物負荷過高,會抑制生物膜的生長,并容易導致生物膜脫落,造成懸浮生物量增加。實際處理過程中,應根據廢水性質及出水CODcr要求來控制水力停留時間。

3 結論

  ①在本實驗中,生物膜的生長是先局部生長,再覆蓋整個載體表面。在生物膜中起骨架作用的是累枝蟲和絲狀物;
  ②中段廢水中的氯化有機物可降低微生物的活性,但是,用流化床進行處理,當中段廢水增加到80%時,生物膜的SOUR仍在80mg[O]·L/(g[MLSS]·h)以上,活性較好;
  ③本實驗得出最佳生物膜厚為45μm左右;
  ④水力停留時間越大,則會造成水中懸浮生長的微生物越多,而生物膜量則相對減小。

參考文獻
[1]劉雨,等.生物膜法污水處理技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
[2]周平,等.空氣提升內循環生物流化床反應器動力學研究[J].環境科學,1996,17(6):9~12.


作者簡介
疏明君(1975~),女,湖南衡陽人,華南理工大學99級研究生,主要研究工業廢水的治理,電話 13640319698。

論文搜索

發表時間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