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低濁水助濾法除濁降硅
杜茂安,厲勇,邱立平,沈志恒,劉馨遠
(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150090)
摘要:硅酸是天然水中難以去除的雜質。為保證低溫低濁情況下電廠工業用水水質中膠硅<0.5mg/L、濁度<2NTU的要求,采用聚丙烯酸胺(PAM)助濾法進行了除濁降硅試驗。結果表明,在PAM的投加量為0.025 mg/L的條件下,水的濁度和膠硅含量均能滿足要求。
關鍵詞:水處理;低溫低濁滁濁降硅;混凝;過濾
中圖分類號:TU991.2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2455(2001)06-0017-02
引言
大慶石化總廠水汽廠的工業水廠分為四個系列,每個系列由一座澄清池、一組虹吸濾池、一座清水池組成。其中一系列為低硅水處理系統,供電廠用水要求一系列低硅水處理系統的濾后水膠硅含量<0.5 mg/L,濁度<2 NTU。在水廠運行中,特別在低溫低濁期,濾后水水質經常超標,不能滿足電廠用水的要求。為保證濾后水水質,在混凝試驗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助濾法除濁降硅試驗研究。
l 原水特點
工業水原水取自紅旗水庫。原水pH值較高,常年在8.2以上,最高達9.6。總堿度亦較高,最高達260 mg/L以上,總硬度相對較低,年平均約為80mg/L,是典型的含硅水。原水冬季濁度較低,在6~24 NTU之間,膠硅含量亦較低,月平均約為6mg/L(11月至次年5月)。夏季濁度較高,達330NTU以上,膠硅含量亦較高,達30 mg/L以上。天然水中的硅酸是以分子狀或膠體態和離子態的形式存在的,膠體硅酸是使水變渾濁的主要成分。
該水源在水廠進行的混凝生產性試驗結果表明,夏季水溫高,濁度高,膠硅含量雖高,由于澄清池能形成良好的懸浮泥渣層,澄清池能充分發揮凈水能力,其出水濁度能保證在9.0 NTU以下,濾后水水質可滿足電廠用水要求。冬季低溫低濁期,膠硅含量雖低,由于澄清池露天設置,難以形成懸浮泥渣層,基本沒有凈水能力,僅靠濾池作用,濾后水常不能達標
2 助濾效果試驗
助濾劑采用水解度為25%-30%的聚丙烯酸胺(PAM)。
試驗裝置見圖l。柱內裝填粒徑為0.6-1.2mm、厚為700 mm的石英砂,墊層厚為300mm。濾柱由一個設溢流管的水箱供水,溢流管使水箱水位恒定,保證進水量不變。進水管路上用轉子流量計控制濾柱濾速為6.25 m/h,以保證和濾池濾速相同。水箱水取自虹吸濾池的進水分配箱。試驗中,兩濾柱濾速相等,柱 1不投加PAM,柱 2投加 0.1mg/L的PAM,過濾 lh后取樣,之后每隔2 h取一次水樣,測濾后水濁度和膠硅含量。運行11h后,柱2達到壓力周期,停止運行,進行反沖洗。
2.1 PAM的助濾作用
試驗結果見圖2。由圖2可知,柱1沒投加PAM,出水水質濁度和膠硅含量都超標,柱2運行初期出水超標,隨后膠硅含量和濁度均能滿足要求。由此可見,PAM具有明顯的助濾性能。
投加助濾劑可提高出水水質,但助濾劑投加后會造成濾層空隙中高分子鏈過于密集,結果會使水頭損失增長過快,從而縮短壓力周期,增加反沖洗次數和反沖洗水量。試驗中國澄清池出水濁度在30NTU以上,所以濾柱運行11h后,即需停止過濾進行反沖洗。為了保證助濾效果,需確定適宜的PAM投量。
2.2 PAM投加量的確定
取 PAM的投加量為 0.02 mg/L和 0.05 mg/L。兩濾柱同時進行過濾,lh后取樣,以后每隔2h取一次樣,測出水濁度和膠硅含量。試驗結果見圖3。
由圖3可知,兩濾柱過濾9 h和 11h前膠硅含量均低于0.5 mg/L,濾后出水濁度受澄清池出水濁度高(30 NTU以上)的影響,不能完全達標。試驗表明,較少的助濾劑投加量即有明顯的助濾效果。為避免濾池水頭損失增加過快,PAM投加量應控制在0.025 mg/L左右為宜。
3 冬季低溫低濁時助濾法生產性試驗
冬季低溫低濁期,經測試澄清池(露天設置)基本不能形成懸浮泥渣層,在此期間,澄清池幾乎沒有凈水能力,為保證出水水質,需強化濾池的過濾功能。
溶藥箱容積為4 m3,配制時邊向藥箱內進水,邊向水中投加粉末狀PAM,同時向箱內送氣攪拌。PAM加在虹吸濾池進水分配箱內,在投加量為0.025mg/L的條件下,試驗不同濁度時聚鐵的混凝效果,試驗結果見表l。由表1可知,冬季出水濁度不穩定,生產試驗期間濁度在6~4 NTU之間變化。當聚鐵投加量大于20 mg/L時,即可使濾后水濁度小于2 NTU,膠硅含量小于0.5 mg/L。試驗結果表明,在原水濁度 6~24 NTU的范圍內,PAM投加量為0.025 mg/L時,投加與濁度相適應的聚合鐵,可以獲得良好的除濁降硅效果,使出水的濁度小于2 NTU,膠硅低于0.5 mg/L。
4 結論
①含硅水在冬季低溫低濁期,澄清池無凈水能力時,采用助濾法在濾前投加 PAM,可提高濾后水質。
②PAM投加量不宜過多,過量投加,會縮短過濾周期,增加反沖洗次數和反沖洗水量,增加制水成本,PAM投加量以0.025 mg/L左右為宜。
③生產運行中,混凝劑投加量應根據冬季濁度變化來確定,輔以 0.025 mg/L PAM,可獲得良好的助濾效果,使濾后水滿足電廠工業用水的水質要求。
作者簡介:杜茂安(1946-),男,教授,電話:(0451)6282698,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海河路202號,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2602信箱。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