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資源> 論文>正文

UF膜與混凝聯用處理淮河水的中試試驗

論文類型 技術與工程 發表日期 2001-11-01
來源 2001年中日水處理技術國際交流會
作者 李景華,陸鈺珠,董秉直,曹達文,熊毅,徐
關鍵詞 淮河水 超濾 混凝 膜壓差
摘要 本研究采用混凝超濾聯用處理工藝對淮河水進行了中試試驗。結果表明,膜出水濁度低于0.5NTU,CODMn低于3mg/L,色度為5度,氨氮低于0.5mg/L,均低于同期常規處理出水指標。超濾膜運行一個多月,膜壓差增長緩慢。

李景華1 陸鈺珠2 董秉直3 曹達文3 熊毅3 徐強1 范瑾初3
(1.淮南市公用事業局,2.淮南市節水辦,安徽淮南232007;3.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上海200092)

  摘 要:本研究采用混凝超濾聯用處理工藝對淮河水進行了中試試驗。結果表明,膜出水濁度低于0.5NTU,CODMn低于3mg/L,色度為5度,氨氮低于0.5mg/L,均低于同期常規處理出水指標。超濾膜運行一個多月,膜壓差增長緩慢。
  關鍵詞:淮河水,超濾,混凝,膜壓差

Ultrafiltration of Huaihe River water source combined with coagulation treatment
LI Jing-hua1 LU Yu-zhu2 DONG Bing-zhi3 CAO Da-wen3 XIONG Yi3 XU Qiang1 FUN Jin-chu3
(1.Huainan Public Burear, 2.Huainan Water Save Office, Anhui Huainan 232007; 3.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Ultrafiltration of Huaihe River water source combined with coagulation treatment with pilot-scal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hw results show that turbidity,CODMn, color and ammonia-nitrogen of membrane treated were below 3mg/L,5 and below 0.5mg/L respectively, all of which were below those traditional process treated. The transmembrane pressure increased slowly during more than one month of running.
  Key words:Huaihe River water source, Ultrafiltration, coagulation, transmembrane pressure

1 前言

  淮南市的主要飲用水水源的淮河由于水資源量不足,同時又受到工農業以及生活污水的污染,導致飲用水水質嚴重惡化,特別是上游開閘排污時,由于工業污水的集中排放,飲用水水質問題尤其突出,給淮南市人民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由于目前自來水廠采用傳統處理工藝無法有效地去除水中有機物,因此,必須尋求新的處理飲用水處理方法。
  膜分離法代表2l世紀飲用水技術發展方向,具有占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好,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11l。由于超濾膜截留分子量較大,無法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故本研究采用混凝和超濾膜聯用技術對淮河水進行試驗。

2 試驗方法與裝置

2.1 水質
  中試試驗期間的淮河水(淮南段)主要水質指標如下表所示。
2.2 試驗裝置
  選擇混凝+預處理+UF膜作為中試處理工藝。工藝中各處理單元的作用為:
  ·混凝:將水中大部分的懸浮固體和部分有機物通過混凝形成微絮凝體;
  ·砂濾:截留混凝形成的絮凝體,去除水中大部分的懸浮固體和大分子有機物,提高膜通量;
  ·UF膜:截留水中微小絮凝體,去除水中殘留的懸浮固體和有機物,進一步提高水質。

表1 淮河水主要水質指標 水質指標 變化范圍 平均 水溫(℃) 7~21 13 pH 7.3~7.7 7.5 濁度(ntu) 15~40 24 色度(度) 25~40 27 氨氮(mg/L) 0.3~2.8 0.99 CODMn(mg/L) 1.61~7.71 3.12

  試驗用膜采用日本東麗公司提供的中空纖維超濾膜,膜材質為聚丙烯腈,孔徑0.01μm。每個膜組件的過濾面積為12m2,試驗采用1個膜組件。過濾方式為終端過濾,透水通量為1m3/m2.d。
  試驗在淮南市第3水廠內進行。
  處理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原水由原水箱經原水泵進入砂濾柱,混凝劑由計量泵注入原水?;炷齽┎捎脡A式氯化鋁,投加量為12mg/L(以Al2O3計)。投加了混凝劑的原水進入濾池底部,由下往上通過整個砂層,出水進入中間水箱。再由泵將砂濾水注入膜組件,膜過濾水進入出水箱。為了防止微生物在膜表面繁殖,在過濾結束前5min,計量泵自動將次氯酸鈉注入膜組件,加藥量為2~3mg/L。
  整個運行周期是1hr,實際過濾時間50min,過濾結束后,反沖洗立即開始。砂濾柱的反沖洗泵開動,將原水由下往上進行反沖洗,反沖洗廢水由濾柱上部的溢流管排出。砂濾柱反沖洗時間7min。膜反沖洗與砂濾柱反沖洗同時進行。首先是水反沖,膜反沖洗泵將膜出水注入膜組件,由膜內向外進行反沖,時間為1min。然后是空氣清洗,空氣泵將空氣注入膜組件內,搖動膜中空纖維,清除附著在膜表面的污物,時間為2min。最后是排水,排水電磁閥自動開啟,在空氣壓力的作用下,將清洗下的污水排出膜組件;
  整個運行過程為全自動化控制進行。

3.試驗結果與討論

3.1 濁度的去除
  由圖2可知,膜出水的濁度始終低于0.5NTU,而同期的淮南第3水廠出水的濁度在1~2.5NTU。由此可見,膜處理出水的濁度低于常規處理工藝出水的濁度。本試驗結果充分證實了膜過濾在去除濁度上的優越性。

3.2 CODMn的去除
  試驗期間淮河水的CODMn在2~4mg/L之間波動。由圖3可見,膜處理出水的CODMn在l~3mg/L之間,而同期常規處理出水的CODMn在2~4mg/L。就CODMn去除率而言,常規處理在13~39%之間,平均為29%;而膜處理在40~87%,平均為60%。膜處理去除CODMn的效果比常規處理的高出近1倍。而且常規處理的混凝劑投加量一般在30mg/L(以Al2O3計)左右,由此可見,混凝-膜處理工藝不僅去除有機物的效果好,而且混凝使用量也比常規處理的節省近三分之一。
  國家衛生部最新頒布的《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中規定飲用水的CODMn在3mg/L以下。由于常規工藝的CODMn去除率在30%左右,為了保證飲用水的CODMn達標,要求水源的CODMn在4mg/L左右。由于受到上游工業污水排放的影響,淮河水的CODMn常常高于4mg/L。因此,常規處理的飲用水的CODMn達不到國家標準的情況在所難免。而膜處理的較高的CODMn去除率可以有效地緩解這一矛盾。

3.3 色度的去除
  淮河原水的色度在20~30度之間。由圖4可見,膜處理系統出水的色度穩定在5度,而同期的常規處理出水的色度在10度。由此可見,膜處理出水的色度僅為常規處理的一半。

3.4 氨氮的去除
  淮河原水的氨氮在0.5—1.4mg/L之間。由圖5可見,膜處理出水的氨氮一般低于O.5mg/L,而同期常規處理出水的氨氮常常高于0.5mg/L。這表明膜處理去除氨氮的效果也優于常規處理。
3.5 膜壓差變化
  由于本試驗采用固定出水量的方法,因此,隨著膜過濾的進行,水中的有機物和膠體會黏附或進入膜孔徑內,導致膜壓差逐漸上升。膜壓差上升速度的快慢直接關系到膜處理的實用化。膜壓差變化如圖6所示,運行一個多月后的膜壓差僅增加0.03MPa,如果扣除溫度變化的影響,膜壓差僅增加0.02MPa。這表明本研究采用混凝仰過濾作為膜處理的預處理是成功的,本膜處理系統可以實現在較高通量下的長期運行。

4 結論

  本研究采用混凝超濾聯用處理工藝對淮河水進行了中試試驗。結果表明,膜出水濁度低于0.5NTU,CODMn低于3mg/L,色度為5度,氨氮低于0.5mg/L,均低于同期常規處理出水指標。而且混凝劑投加量僅為常規處理的三分之一。超濾膜運行一個多月,膜壓差增長緩慢。

參考文獻
  [1]董秉直,曹達文,范瑾初.膜技術應用于凈水處理的研究和現狀.給水排水,1999,25(1):28~3l

論文搜索

發表時間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