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負荷劃分的一種水文估算方法及其應用
論文類型 | 基礎研究 | 發表日期 | 2001-11-01 |
來源 | 第二屆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學術研討會 | ||
作者 | 陳友媛,惠二青,吳德星,邱漢學,鄭西來 | ||
摘要 | 目前非點源污染在水環境的研究中越來越被重視。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研究發現,即使是點源污染全部實現零排放,河流的達標率僅有65%,湖庫的達標率僅有42%,且湖泊、水庫、河口富營養化主要是來源于非點源污染。鑒于目前我國幾乎沒有比較連續的非點源水質水量同步監測資料,如何對非點源進行量化,已是急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從水文學出發,考慮點源和非點源污染的形成和運移規律,提出了一種簡便易用的污染負荷劃分的水文估算方法,并應用到萊州灣的小清河流域,結果表明該估算方法對小清河流域的污染治理有指導意義。 |
陳友媛1 惠二青1 吳德星2 邱漢學1 鄭西來1
(青島海洋大學地球科學學院1,環境與工程研究院2,青島 266003)
1.前言
目前非點源污染在水環境的研究中越來越被重視。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研究發現,即使是點源污染全部實現零排放,河流的達標率僅有65%,湖庫的達標率僅有42%,且湖泊、水庫、河口富營養化主要是來源于非點源污染。鑒于目前我國幾乎沒有比較連續的非點源水質水量同步監測資料,如何對非點源進行量化,已是急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從水文學出發,考慮點源和非點源污染的形成和運移規律,提出了一種簡便易用的污染負荷劃分的水文估算方法,并應用到萊州灣的小清河流域,結果表明該估算方法對小清河流域的污染治理有指導意義。
2.研究方法
流域污染源可分為點源和非點源。點源污染是指工業和城市生活廢水從排污口排入水體。非點源污染是指汛期地表徑流攜帶的溶解態污染物及暴雨徑流中的泥沙所攜帶的吸附態污染物匯入水體。故年污染負荷總量WT可表示為:
式中Cg(t)、Cu(t)分別為汛期地表徑流和河川基流中溶解態的污染物濃度變化過程,單位為mg/l;Cs(t)為汛期暴雨徑流中泥沙吸附的污染物濃度變化過程,單位為m3/s;Qg(t)、Qu(t)分別為汛期地表流量和河川基流量過程,單位為m3/s;Qs(t)為汛期徑流攜帶的懸移質輸沙量變化過程,單位為kg/s;t0和te分別為年初和年末時刻,單位為s。
首先對方程(1)進行離散化處理,點源污染負荷量Wu因排放量穩定,可通過徑流形成分析用直線斜割法從徑流過程得河川基流量Qu,點源污染物平均濃度Cu由枯季濃度的流量加權求出。
Wu=QuCuΔtu (2)
污染負荷量分溶解態污染負荷Wgu和暴雨徑流中泥沙所攜帶的吸附態污染負荷Ws。溶解態污染負荷用流量加權平均濃度和年徑流量相乘得到。非點源溶解態污染濃度Cg可用溶解態污染負荷Wgu和點源污染物負荷Wu之差,除以地表徑流量得到,計算式如下:
根據Henry吸附定律,吸附態污染吸附量Cs=kCg,式中k為分配系數。利用懸移質泥沙資料可以得到吸附態污染物濃度負荷量Ws。
Ws=CsQsΔts (4)
3.結果與討論
污染負荷劃分的水文估算方法被應用于萊州灣小清河。因萊州灣是一半封閉性海灣,是我國北方重要漁場。近年來萊州灣近海海域環境質量日趨惡化,赤潮頻頻發生,尤其是暴雨季節小清河河口地區大批生物死亡,使萊州灣海域形成了無機氮濃度等值線均以小清河河口為軸心呈舌狀分布狀態,因此小清河污染是來源于點源污染還是非點源污染是解決萊州灣海域環境問題的關鍵所在。
3.1 徑流分割
徑流分割主要是將河流的不同補給源進行劃分,河流枯水期流量的變化過程,實際上就是地下水補給的過程。小清河的地表徑流主要形成于每年的6-9月。其余的月份即使有降雨,一般也不產流。在考慮該河流的地質、懸移質泥沙及水文氣象條件下,用直線斜割法對小清河岔河站1996-1999年徑流過程線進行了分割,計算結果從略。
3.2污染負荷的計算
Tab.1 Pollution loa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in the Chahe station of Qiaoqing river
單位:噸
從表中可以看出:(1)近幾年無機氮TIN(氨氮、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呈上升趨勢。這是因小清河流域有濟南和淄博兩大城市,隨著經濟的發展,大量的工業和生活廢水排入河道,加之農田的化肥和農藥利用率降低,暴雨徑流攜帶大量面源污染進入河流。(2)1996年和1998年的汛期非點源負荷高于1997和1999年,主要是暴雨集中且雨強大,導致萊州灣均發生較大面積的赤潮,這說明萊州灣赤潮的發生和暴雨徑流的多少和雨強有關,即與非點源污染有關。(3)暴雨徑流產生的泥沙所攜帶的吸附態污染物負荷量占總負荷量的6.5%。它與地形坡度,下墊面狀況等土壤侵蝕因素有關。(4)對小清河的治理,不僅要加強點源的治理,還要作好汛期非點源的監控與防治工作,防止由于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引發的突發性水體污染事件。
4、結論
本文提出的污染源負荷的劃分方法,也是一種非點源估算方法。它是在常規的水文水質資料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簡便、經濟、實用的方法。它不僅可以用來估算不同年的非點源污染負荷量,還能估算不同頻率代表年及某些特殊年份(如實際特豐年)或次洪水的非點源污染負荷量。該方法還對泥沙所攜帶的吸附態污染物負荷量進行了估算,結果表明該估算方法是可行的。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