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與接觸氧化工藝處理印染廢水
邵云海 蔣克彬
(增城市環保工程公司,廣東廣州511300)
摘 要:對5 000m3/d的印染廢水采用水解酸化與接觸氧化工藝進行處理,通過3個月的調試與運行,掛膜好,處理效果穩定,CODCr去除率在80%以上。再通過混凝沉淀,色度和CODCr又有大幅度降低,一般情況下能保證出水水質達標。
關鍵詞:水解酸化;接觸氧化;印染廢水
中圖分類號:X703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0-4602(2001)08-0053-03
廣州市新塘鎮新圖印染廠是一家棉布印染、整理企業,染色所用的染料主要是硫化染料,上染率不高,廢水中殘留染料多,顏色深;使用ABS作為表面活性劑,對微生物有抑制作用[1];所用漿料為PVA,生化性差。廢水水質如表1。
工程采用水解酸化、接觸氧化的工藝,目的是通過廢水的水解酸化反應,把難降解的高分子物質轉化為較小的分子,從而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為接觸氧化創造條件[2]。
1 處理流程與設計參數
設計進水參數與排放標準如表2、3 所示。
2 工藝介紹
①沉砂池
沉砂池設計停留時間為15 min。在沉砂池中部設置格柵,主要是去除一些大的雜物。在池的前段開始加酸,通過攪拌機攪動使酸堿充分反應。沉砂池內不設曝氣管,格柵人工清渣。
②調節池
在調節池的入口處設置pH監測儀。在工程設計時,特別增加了調節池的調節時間,廢水在調節池的停留時間為8 h。調節池內設置穿孔曝氣管曝氣,曝氣的主要用途是脫硫和使酸堿反應更充分,以保證進入水解酸化池廢水的pH值在7~10之間。廢水在進入水解酸化池之前主要通過降溫裝置使溫度降到40 ℃以下,以保證微生物的正常代謝。
③水解酸化池
設計的水解酸化池與一般的水解酸化池有不同之處:a.水解酸化池中掛填料,使污泥附著在填料上形成膜,從而增大污水與污泥的接觸面積,達到增加泥水接觸時間的目的;b.模仿UASB工藝,采用虹吸脈沖布水的方法,使布水均勻;c.控制每次脈沖的時間在5~7min,通過脈沖布水,可以造成劇烈攪動,激起池底的沉積污泥,又一次加強泥水之間的接觸;d.根據實際經驗確定污水在池中的停留時間,而不是單純采用一般的容積負荷來設計池容。
④接觸氧化池
設計的接觸氧化池有以下特點:a.采用組合填料。b.采用微孔曝氣器布氣,提高氧的利用效率。工藝采用的氣水比為25∶1,設置4臺SSR型鼓風機,平時2用2備,特殊情況下3用1備,空氣流量為40m3/min。在運行過程中,控制水中溶解氧在2~4mg/L。c.在接觸氧化池末段設置中間沉淀池,目的是沉淀一部分污泥和脫落的膜,并回流至水解池,使最終進入斜管沉淀池中的泥量有所減少,繼而減少沉淀池中藥劑的用量。同時,回流到水解酸化池的污泥由于有比較長的停留時間,大部分能夠得到消化[2]。d.設計水力停留時間為8 h。
⑤斜管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設計為兩個并聯使用,反應區與沉淀區設計在一起。表面負荷為1.5m3/(m2·h),水力停留時間為2.25 h。廢水在進入沉淀池之前已加藥,所加藥劑為PAC和PHP,它能去除相當一部分的CODCr和色度。特殊情況下,色度如不能達標,則投加漂白水脫色。
3 行過程與結果
2000年6月15日開始調試,按照設計處理水量的20%左右投加污泥于水解酸化池與接觸氧化池中。調試運行階段,由于廢水可生化性差,一般采用投加營養料提高BOD與COD的比值來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培養、馴化微生物對廢水的適應性。投加的養料有面粉、糖、尿素、磷。
對于水解酸化池,調試初始階段控制BOD/COD>0.3,控制每天的進水量在設計流量的10%~15%。7 d后,開始加大處理量,同時監測水解池中的pH與CODCr。運行一段時間后,填料上長有生物膜,水解酸化池中存在指示性微生物,這種微生物呈桿狀,當水解酸化池中處理效果好時,它們的數量多且比較活躍。運行正常后,處理水的pH值變化明顯且比較穩定,COD去除率一般在40%左右,色度也有明顯變化。當然,投加養料不能中止,否則處理效果將變差。
水解酸化后的處理水進入接觸氧化池中進行曝氣,調試階段采用投加糖等養料的方法來增強處理效果,促進生物膜的生長,并控制溶解氧在2~4 mg/L。剛開始運行時,池內有大量的泡沫,說明表面活性劑還大量存在,運行正常后(一般需要30 d左右),泡沫消失。由此可以看出,難處理的表面活性劑ABS經過水解酸化處理后,分子結構發生了變化。采泥樣鏡檢可以看到豐富的鐘蟲以及輪蟲、線蟲,其他的原生動物也較多。在接觸氧化池內,CODCr、色度得到明顯的去除,運行近3個月時的CODCr監測結果如表4所示。
一般情況下,接觸氧化池的出水CODCr和SS還比較高,在進入斜管沉淀池時要投加PAC和PHP,投加量可根據經驗或做小試確定。當水質變化較大時,要加大PAC和PHP的投加量。沉淀池出水色度有時偏高,還要在脫色池中投加漂白水進一步去除色度。因為沉淀池采用斜管,表面負荷較小,但出水中SS一般能達標。沉淀池中的污泥排入污泥濃縮池中濃縮,再經板框壓濾機脫水。
4 主要運行費用分析
運行費用由以下幾個方面組成:投酸費用,泵、鼓風機、以及其他機械設備運行費用,藥劑費用,養料費,人工費用等。
①投酸費用:由于該廠為新建廠,生產工藝中無堿回收系統,故每天的中和用酸量較大,將近2 kg/m3,硫酸按450元/t計算,投酸的成本為4500 元/d。
②電費:一般情況下,運行兩臺鼓風機,每臺功率為55kW;每天運行兩臺7.5kW水泵,總功率為125kW。按實際運行功率100 kW計算,用電量為2400 kW/d,則電費為2400 元/d。
③藥劑費、養料費:每天用去1.5t PAC、0.5t PHP,按平均價1800元/t計算,則藥劑費用為3600 元/d;實際運行時,每天投加的養料費用也不少于800 元/d。
經初步估算,該廠的廢水處理費用至少在2.26元/t以上。估計堿回收開展起來后,運行費用會有所降低,但也在1.4元/t以上。
5 結論
①當進水水質超過設計指標時,一般難達到排放標準。
②即使運轉正常時,適當的投加養料是必須的,否則處理效果將變差。
③整個運行系統中,處理效果的好壞關鍵在于水解酸化工藝是否運轉正常。
④膜式水解酸化、接觸氧化法處理印染廢水,特別對于難生化處理的漿料、染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工藝。
參考文獻:
[1]賀延齡.廢水的厭氧生物處理[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8.
[2]給水與廢水處理國際會議論文集[C].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4.
電 話:(020)82730322
收稿日期:2001-04-29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