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生物技術(shù)聯(lián)用處理城市生活污水的混凝研究
論文類型 | 技術(shù)與工程 | 發(fā)表日期 | 2001-07-01 |
來源 | 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yè)分會排水委員會第四屆第一次年會 | ||
作者 | 吳成強,楊敏,王國棟,邵兵,楊金翠 | ||
摘要 | 吳成強1,2 楊敏1 王國棟2 邵兵1 楊金翠2 (1中科院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環(huán)境水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2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院) 化學混凝技術(shù)能夠降低后續(xù)生物處理的負荷及能耗,并且運行穩(wěn)定,近期投資環(huán)境效益較好[1]。但是,化學混凝對于原水中溶解COD的去除效果差 [2,3]。當原水中溶解COD波動 ... |
吳成強1,2 楊敏1 王國棟2 邵兵1 楊金翠2
(1中科院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環(huán)境水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2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院)
化學混凝技術(shù)能夠降低后續(xù)生物處理的負荷及能耗,并且運行穩(wěn)定,近期投資環(huán)境效益較好[1]。但是,化學混凝對于原水中溶解COD的去除效果差 [2,3]。當原水中溶解COD波動較大時,出水水質(zhì)無法得到保證,而且藥劑用量大,產(chǎn)生的大量污泥難于處理,需要采取適當方法予以處置。基于這個問題,本文作者擬采用化學混凝與生物技術(shù)聯(lián)用處理城市生活污水。采用化學混凝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低劑量的Fe、AL絮凝劑去除原水中的懸浮顆粒、膠體及大分子有機物質(zhì),使后續(xù)生物處理單元能以較高的處理速度去除殘余的溶解性小分子有機物。然后采用厭氧消化對污泥進行穩(wěn)定化處理,減少最終污泥處置量,并實現(xiàn)能源的回收。如有可能,可以對消化出水中Fe2+進行回收。
本文利用批量實驗對采用Fe、AL絮凝劑預(yù)處理城市生活污水及采用厭氧消化處理混凝污泥進行了研究,并對FeCL3及PAC耐沖擊負荷的性能進行了一定的探討。
1 實驗材料及方法
1.1實驗對象及材料
試驗用的城市生活污水(混有少量的工業(yè)廢水,COD:300~800mg/L)取自北京市北小河生活污水處理廠計量房。
所采用的絮凝劑為:液體聚合三氯化鐵:堿化度14%、13%Fe(中科院生態(tài)中心制備);聚合三氯化鋁(PAC):堿化度80-85%、30%AL2O3(鞏義產(chǎn));固體三氯化鐵:分析純。
1.2實驗方法
采用PHIPPS&BIRD六聯(lián)攪拌機,投入絮凝劑后,快速攪拌(200rpm)1min,慢速攪拌(40rpm)10min,靜置15min,虹吸取樣。
1.3分析指標及方法
COD:重鉻酸鉀法(CTL-12 化學需氧量速測儀);pH:pHmeter HM-14P;SS:重量法;Fe2+:比色法(722s分光光度計)。
2 試驗結(jié)果與分析
2.1混凝實驗
2.1.1絮凝劑用量及去除效果對比
目前,無機高分子復(fù)合絮凝劑的有效成分為Fe(Ⅲ)、Al(Ⅲ)及Si(Ⅳ)[4],因此采用Fe、AL絮凝劑作為污水處理藥劑。本文混凝試驗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的懸浮顆粒、膠體及大分子有機物質(zhì)。取得COD去除率為65%的各絮凝劑的混凝條件見表1。
在不調(diào)節(jié)原水pH的情況下,各絮凝劑處理后的出水SS均小于20mg/L。去除率一定時,固體FeCL3的藥劑量低于其它絮凝劑,而且鐵系絮凝劑所得的污泥無論在沉降速度還是在污泥體積上都遠優(yōu)于鋁系,因此采用固體FeCL3作為主要絮凝劑。由于該劑量FeCL3處理后出水pH降低較多,因此需要降低其用量,以便保證后續(xù)生物處理所需堿度,同時為了確保同一混凝效果和消除FeCL3處理后出水色度大、透明度低的缺點,本文決定采用PAC配合處理。
2.1.2 PAC與FeCL3協(xié)同混凝的投加次序試驗
FeCL3同PAC分屬于小分子和高分子無機絮凝劑,在水中的水解速度、主要形態(tài)及作用機理不全一樣,因此需考察兩者在一起的作用情況。
原水COD為300mg/L,不調(diào)節(jié)pH,采用5 mg/L (按金屬量計,以下類同)FeCL3及相同劑量的PAC處理原水,結(jié)果見圖1,表明FeCL3同PAC同時投加的混凝效果遠不如分開投加(兩種絮凝劑投加時間相隔30s),而且與分開投加的次序無關(guān)。
2.1.3 PAC與FeCL3的協(xié)同混凝效果
以上結(jié)果表明降低FeCL3用量,可使混凝處理后的出水pH降低較少。但為了保證合理的COD去除率,必須確定FeCL3和PAC的配比對混凝的影響。
藥劑量基本相同時,各絮凝劑的處理效果見圖2。顯然10 mg/LPAC配合等量的FeCL3進行混凝,COD去除效果最好,出水COD大幅度下降。
原水COD為660mg/L,pH為7.51,采用FeCL3及PAC進行配合混凝效果對比,先投加FeCL3,快速混合30s后再投加PAC(以下投加次序相同),試驗結(jié)果見表2。PAC及FeCL3用量均為10mg/L時,處理效果最好,而且pH下降甚微,再增加各絮凝劑用量,COD去除率增加非常有限。
2.1.4混凝污泥沉降效果對比
不同的絮凝劑產(chǎn)生的絮體在污泥沉降性、污泥體積等性狀上會有很大的不同。本實驗對這些污泥性狀進行了一些比較,結(jié)果見表3和圖3。
取100ml混凝污泥裝入100ml量筒后測得沉降10min的污泥沉降速度,結(jié)果表明1號的沉降速率是2號及3號的5~6倍,而且其沉降指數(shù)也明顯低于2號及3號。
2.1.5原水中各組分對混凝的影響
由于城市生活污水中成分復(fù)雜、COD波動較大,因此,有必要探討原水組分對混凝處理效果的影響。
本試驗將原水中COD進行如下分類:原水經(jīng)過f12.5中速定量濾紙過濾的濾液COD定為溶解COD(CODd);原水自然沉降1h后的上清液COD減去CODd定為膠體COD(CODg);原水COD減去上清液COD為顆粒物COD(CODp)。
試驗用原水,是通過自然沉降1h及過濾將城市生活污水分為三部分,再進行配水而成。
(1)采用10 mg/LPAC及等量的FeCL3配合處理。當原水中CODp在0~895mg/L變化時(CODd為245mg/L),出水COD最高為167mg/L,最低為148 mg/L,而且出水SS不超過20mg/L(結(jié)果見圖4)。當CODp/CODd為0.9左右時,出水COD最低,在兩側(cè)呈上升趨勢,但總體上變化不大。
(2)CODd為210~245mg/L時,CODg對于該劑量的FeCL3及PAC協(xié)同混凝的影響非常小(結(jié)果見表4)。
/mg·L-1
PAC
/mg·L-1 出水COD /mg·L-1 CODp CODg CODd 220 57 245 10 10 146 225 200 210 10 10 148
分別采用10mg/L FeCL3或PAC處理原水,其中CODp=0mg/L、CODd=145mg/L,CODg及試驗結(jié)果見圖5。
單獨采用FeCL3或PAC處理后的出水COD都高于CODd,說明大部分絮凝劑消耗在去除CODg上。而FeCL3和PAC的協(xié)同混凝出水COD遠遠低于CODd,CODg都能得到有效去除。
(3)PAC去除CODd的效果要好于FeCL3,但是FeCL3及PAC協(xié)同混凝去除CODd的能力非常有限(見圖5),即CODd是影響混凝的關(guān)鍵因素。但本試驗協(xié)同混凝主要目的不是要去除大量的CODd,當然如果原水中CODd變化較大,則出水COD肯定會有一定的波動,這樣會對后續(xù)生物處理有所影響。
總之,采用10mg/LPAC及FeCL3協(xié)同混凝,受原水中CODp及CODg的影響不大,CODp及CODg基本上都能得到去除。當原水中CODd變化不太大時,出水水質(zhì)能保持較好的穩(wěn)定性。
2.2 厭氧消化批量試驗
城市生活污水無論采用哪種處理工藝,所產(chǎn)生的污泥必須都要經(jīng)過最終處置,其中一種比較適合我國國情、經(jīng)濟上可行的處置方法就是將污泥消化同干化場結(jié)合起來。當原水經(jīng)過絮凝劑處理后,污泥體積不僅增加,而且原水中易生物降解的一些有機質(zhì)也被沉淀到污泥中,因此對污泥的消化處理,既可以減少污泥體積,回收能源,又有利于污泥的最終處置。然而不同的絮凝劑及其用量可能會對厭氧消化產(chǎn)生不同影響,因此有必要探討FeCL3及PAC對厭氧消化的影響。
從UASB中,取蔗糖配水培養(yǎng)的厭氧污泥,經(jīng)過三次稀釋洗滌(消除厭氧污泥中含有的VFA對厭氧的影響)后,取等量的厭氧污泥分別同原水自然沉淀污泥、FeCL3混凝污泥以及PAC混凝污泥混合(混凝污泥中的金屬量大于本文所采用最佳用量絮凝劑混凝后的污泥)進行厭氧消化。采用史氏發(fā)酵管收集甲烷氣體,整套裝置都在恒溫35℃的恒溫搖床中進行振蕩。試驗條件及結(jié)果見表5及圖6。
結(jié)果表明大劑量Fe(Ⅲ)對厭氧消化沒有抑制作用,反而由于絮凝劑將一部分原水中易生化的有機物去除到混凝污泥中,并且在Fe(Ⅲ)被還原為Fe(Ⅱ)過程中,從絮體中釋放了出來,因而厭氧消化反而進行得更好,甲烷回收率比原污泥高出7~8個百分點。但是大部分Fe(Ⅱ)仍沉淀在污泥中,消化出水中僅含99mgFe2+/L。PAC混凝污泥的消化效果較差,甲烷轉(zhuǎn)化率比原污泥低5個百分點。可能原因是PAC通過架橋及卷掃作用將有機分子裹在絮體中,在厭氧消化過程中無法釋放有機物或者釋放速度慢。
3 結(jié)論
(1)本文采用10mg/LFeCL3和等量的PAC協(xié)同處理混有少量工業(yè)廢水的城市生活污水,出水pH下降甚微,CODp及CODg都能得到有效去除,有利于后續(xù)生物處理的快速進行。同時,混凝污泥沉降速度較快,是PAC混凝污泥的5~6倍。
(2)原水中CODd是決定混凝的關(guān)鍵因子,當原水中CODd變化不太大時,出水水質(zhì)比較穩(wěn)定。
(3)Fe(Ⅲ)為1488mg/L的FeCL3混凝污泥的厭氧消化效果好于PAC混凝污泥及原污泥,甲烷回收率達到48.4%,消化出水中Fe2+為99mg/L。
參考文獻
1 邱慎初.化學強化一級處理(CEPT)技術(shù).中國給水排水,2000,16(1):26~29
2 Levine,A.D.,Tchobanoglous,G.&Asano,T.,‘Size distributions of particulatecontaminants in wastewater and impact on treatability’,Wat.Res.,1991,25(8),pp.911-922.
3 謝朝新,錢易.城市污水化學強化沉淀技術(shù)(CEPT)實驗研究.水處理化學會議
4 湯鴻霄.無機高分子絮凝劑的研制趨向.中國給水排水,1999,15(2):1~4
5周世輝,師紹琪,蔣展鵬.城市生活污水強化一級處理中絮凝劑選擇研究.給水排水,1999,25(11)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guān)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fā)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