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資源> 論文>正文

A/O工藝不用內回流降低回流比的研究與實踐

論文類型 技術與工程 發表日期 2001-07-01
來源 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排水委員會第四屆第一次年會
作者 姚彬,張幼珍,劉至嘉
摘要 姚彬 張幼珍 劉至嘉 (上海松江污水處理廠) 1 概述   A/O工藝的傳統概念是: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在曝氣池O段內被氧化為硝酸鹽,通過回流把含大量硝酸鹽的O段出水和二沉池底泥回流到A段,利用進水中的碳源進行反硝化脫氮。其工藝簡圖為:   總氮去除率與回流比的簡略計算(1 ...

姚彬 張幼珍 劉至嘉
(上海松江污水處理廠)

1 概述

  A/O工藝的傳統概念是: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在曝氣池O段內被氧化為硝酸鹽,通過回流把含大量硝酸鹽的O段出水和二沉池底泥回流到A段,利用進水中的碳源進行反硝化脫氮。其工藝簡圖為:


  總氮去除率與回流比的簡略計算(1)(假定含氮化合物在O段100%氧化為硝酸鹽;假定硝酸鹽在A段100%被反硝化去除;并忽略細菌同化合成去除的氮),其算式為:

  η=[(Rm+Rs)·Q]/[Q+(Rm+Rs)·Q]=(Rm+Rs)/[1+(Rm+Rs)]     (1-1)
  式中:η 系統的總氮去除率(%)
     Rm 混合液回流比(%)
     Rs 二沉池污泥回流比(%)
     Q 進水流量(m3/d)

  由式1-1可見:要使系統的總氮去除率達到75~80%,總回流比(Rm+Rs)需達到300~400%。
  為避免大量的底部回流對二沉池工作穩定性產生影響,傳統A/O工藝均設置兩套回流系統,即在設二沉池底部污泥回流(外回流)系統之外,在曝氣池出口再加設混合液回流(內回流)系統。外回流回流比一般為50~100%,內回流比一般為200~300%。設備多,運行電耗大。本次研究著眼于簡化A/O工藝,減少回流系統,降低回流比。

2 二沉池底泥回流率對二沉池工作影響的研究。

  加大二沉池底泥回流率,雖出水量不變,但必然加大二沉池的進水量和排泥造成的擾動,可能對二沉池的工作穩定性產生影響。
  在與同濟大學等單位合作的《城市污水生物脫氮除磷的研究》中,曾在中試規模的二沉池中,對不同底部回流比時,二沉池SS濃度場進行了測定。(2)中試二沉池為平流式,池長6.0米,寬1.35米,有效水深1.9米,縱向兩個泥斗,斗深1.0米,斗底設潛污泵排泥回流。測定時二沉池表面負荷1.23m3/m2·hr。在回流比R=1.5、2.5、3.5時,二沉池內SS的等濃度曲線見圖2(a)(b)(c)。

  由圖2可見,二沉池內的等濃度曲線,雖回流比不同,但都呈水平狀態,說明二沉池屬成層(擁擠)沉降狀態。二沉池的泥面(SS=1.0克/升)在不同回流比條件下,均在水面下0.6~0.7米處,每種回流比均運行二次,每次15天,實測出水SS均小于20mg/L,說明工作都很穩定。等濃度曲線在回流點上方有下垂現象,回流比越大,下垂越明顯,說明增大回流比,僅此使回流污泥下降,無污泥紊動上翻現象。
  以上測定結果證明,加大二沉池底部回流,即使回流比達350%,對二沉池的工作穩定性和出水SS均無影響。故A/O工藝中,只用一套回流系統,通過增加外回流來代替內回流是可行的。

3 曝氣池好氧區同步反硝化作用的研究

  上海松江污水廠的A/O曝氣池,采用高濃度活性污泥法,MLSS控制在4~6克/升,MLVSS 控制在2.5~4.2克/升。好氧區在運行中經多次測定,均發現存在明顯的同步反硝化現象。
  表1和圖3為某次較具代表性的曝氣池好氧區分段測定結果。測點1、2、3、4分別為好氧區進口、1/3處、2/3處和出口。

表1 曝氣池好氧段各點溶解性氮濃度(mg/L) 測點 1 2 3 4 有機氮 4.55 3.50 1.03 0.66 NH3-N 14.5 8.70 3.42 1.14 NO2-N 0.3 0.16 0.13 0.06 NO3-N 0.25 3.62 7.15 8.36 TKN 19.05 12.20 4.45 1.80 TN 19.60 15.98 11.73 10.22

注:表中有機氮濃度由(TKN)-(NH3-N)計得
TN由(TKN)+(NO2-N)+ (NO3-N)計得
其他數據為混合液過濾后實測

  測定時,總進水口TKN為54.2mg/L,總進水量39300m3/d,回流比為116%,好氧段水力停留時間10.9小時,曝氣池MLSS 5.2克/升,泥齡20天左右。
  由表2和圖3可見,經缺氧段的反硝化作用,進入好氧段時,硝酸鹽濃度僅0.25mg/L。污水中的氮主要是以氨氮和有機氮形式進入好氧段,在好氧段中被氧化和硝化,故濃度逐漸下降,同時硝酸鹽明顯上升,出口處達8.36mg/L。
  按傳統觀念,在好氧段中,除微生物細胞合成之外,總氮不會明顯變化。實測結果是:總氮TN濃度在好氧段內出現了明顯的下降。由進口19.6mg/L下降到出口10.22mg/L。按泥齡和排泥量計算,由細胞合成隨剩余污泥排出的氮量,使好氧段的總氮降低4.41mg/L。其差額19.6-10.22-4.41=4.97mg/L的氮只能是通過同步反硝化作用從污水中逸出,進入大氣。同步反硝化去除的氮占進入好氧段總氮的25.3%。好氧段氮平衡見圖4。

表2 上海松江污水處理廠脫氮運轉水質匯總表 年/月 日處理水量(m3/d) 平均回流比(%) BOD5 CODcr TKN NH3-N NO2--N NO3--N TN 曝氣池
MLSS
(mg/L) 進水 出水 進水 出水 進水 出水 進水 出水 進水 出水 進水 出水 進水 出水 00/3 38600 118 372±224 15.0±6.6 1045±590 57.4±12.0 76.5 4.4 20.7±4.4 3.1±3.8 0.03±0.02 0.06±0.06 1.3±0.4 8.2±2.2 77.8 12.7 3972±814 00/4 37100 123 344±160 16.1±6.3 1035±589 73.9±11.5 58.9 9.2 25.6±3.5 8.7±4.9 0.04±0.02 0.08±0.03 1.2±1.1 4.5±3.2 60.1 13.8 4629±578 00/5 33300 137 223±105 4.5±10.4 556±320 62.0±26.5 51.7 11.1 27.4±6.0 110.6±13.6 0.04±0.03 0.34±0.31 2.0±2.6 8.0±4.1 53.7 19.4 63891±613 00/6 34900 131 199±70 8.0±5.3 617±352 51.4±23.6 60.8 2.2 21.5±3.5 1.5±1.0 0.05±0.03 0.13±0.07 1.6±2.7 8.9±1.2 62.5 11.2 5785±905 00/7 34300 133 211±57 8.5±5.2 756±283 56.6±17.4 64.5 2.2 22.4±3.4 1.5±1.1 0.02±0.03 0.08±0.07 0.9±0.1 9.1±1.3 65.5 11.4 1967±485 00/8 38950 117 212±83 8.4±5.2 803±337 51.1±19.5 61.2 2.0 20.4±4.9 1.1±0.9 0.03±0.01 0.02±0.01 0.5±0.5 10.3±1.5 61.7 12.3 4396±575 00/9 37000 123 189±61 9.7±3.8 609±376 49.1±13.7 55.8 1.4 19.9±3.4 0.9±0.6 0.01±0.03 0.04±0.03 1.0±0.7 9.4±1.8 56.8 10.8 4049±510 00/10 38300 119 163±49 8.1±4.4 373±107 54.0±15.7 46.3 1.5 19.7±2.8 0.9±0.6 0.03±0.03 0.09±0.08 1.6±1.1 8.3±2.1 47.8 9.9 4434±411 00/11 37600 121 177±81 8.7±6.8 465±169 53.8±16.3 45.1 1.4 20.9±4.3 0.8±0.5 0.02±0.02 0.02±0.02 1.2±0.5 9.1±1.1 46.3 10.5 4825±403 00/12 39850 115 202±89 9.5±6.2 575±334 50.6±13.9 44.7 1.7 19.6±5.1 1.2±1.1 0.04±0.03 0.05±0.04 1.4±1.2 9.3±2.9 46.1 11.0 4487±682 01/01 37500 122 236±54 10.5±4.9 767±283 57.5±14.1 65.2 2.0 19.8±4.4 1.4±0.9 0.09±0.07 0.06±0.02 0.9±0.5 10.0±1.9 66.2 12.1 4401±430 01/02 38650 118 291±131 11.7±5.7 1014±565 51.5±15.0 54.8 7.1 21.0±4.7 6.0±3.9 0.06±0.03 0.06±0.02 1.7±2.6 5.5±2.2 56.5 12.7 5092±636

注:表內TN值為(TKN)+(NO2-N)+(NO3-N)值之和。TKN因數據較少,只計均值。
其余數據均由每日監測數據統計而得。


  好氧段的同步反硝化作用在中德合作《城市污水生物脫氮除磷的研究》中曾多次發現和利用,并應用該原理進行了《低氧曝氣污水脫氮》的課題研究。(3)原理解釋是:微觀活性污泥顆粒,外層是好氧微生物,而內層因氧傳遞的濃度梯度的作用出現低氧或缺氧層。硝酸鹽在污泥顆粒的內層部分被反硝化。產生同步反硝化的條件是:活性污泥濃度較高,溶解氧在2mg/L以下。
同步反硝化在A/O工藝中具有重要意義。由圖4的氮平衡圖可見,進入好氧段的TN,經排泥帶出和同步反硝化逸出,去除了將近一半。好氧段出水的硝酸鹽濃度比傳統理論降低了近一半,故回流比可大大減小。以本次測定的結果為例,回流比僅116%,氮的總去除率(不計二沉池中的反硝化)(54.2-10.2)/54.2=81.2%,出水TN 10.22mg/L,優于GB8978-1996一級排放標準(TN不大于15 mg/L)的指標。同樣,充分發揮好氧區的同步反硝化作用,可大大減少A/A/O工藝中硝酸鹽對厭氧釋磷的影響,回流比也可相應減小。

4 實際運轉結果

  上海松江污水廠二期工程,A/O曝氣池容積25000m3,其中缺氧段占25%。二沉池為四座直徑35米的幅流式沉淀池。只設二沉池底泥回流,無混合液回流系統。
  進水水質較濃,特別是接納了部分禽畜場污水,TKN和有機氮較高。2000年全年的運轉結果匯總于表2。
  長期生產運轉實踐證明,A/O系統只用二沉池底泥回流,回流比115~140%,雖進水濃度較高,出水水質仍較好(2000年5月份因設備調整運行不正常),BOD5去除率95%左右,出水CODcr小于60,出水總氮小于15,優于排放標準。總氮去除率80%左右。運行也較穩定。

5 結論

  通過試驗和長期生產運轉證明:
  (1)A/O工藝不用混合液回流(內回流),只用外回流,通過二沉池底泥回流來完成全部回流,對二沉池工作的穩定性無影響。故A/O工藝設施可簡化。
  (2)控制曝氣池DO和MLSS,充分發揮好氧區同步反硝化作用,A/O工藝的回流比可降低到120~150%,從而降低污水廠的運行費用。
  (3)同步反硝化的機理和條件值得進一步研究和利用。

參考文獻

  1 錢易 米祥友.“現代廢水處理新技術”,中國科技出版社
  2 畢學軍 劉至嘉等。《城市污水生物脫氮除磷A/A/O工藝中試研究》 同濟大學-達姆斯達特大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1997年
  3 朱曉軍 高廷耀等.《低氧活性污泥法脫氮除磷工藝生產性研究》 同濟大學-達姆斯達特大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1997年

論文搜索

發表時間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