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電流混凝投藥自動控制系統抗干擾能力的研究
黃國忠 李圭白
(哈爾濱工業大學 市政環境工程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90)
摘 要:本文闡述在國內一些自來水公司水廠應用流動電流混凝投藥自動控制系統的調試過程中所遇干擾問題,并通過具體實驗找到解決干擾問題的方法,為流動電流自控系統在有干擾存在的情況下的應用提供了重要經驗。
關鍵詞:流動電流、混凝、投藥、自動控制、抗干擾
The study about ability of overcome the distutbance for streaming current system
Huang Gouzhong Li Guibai
(School of Municipal & Enviromental, Harbin Institud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90, 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problem which were found in using the streaming current control method for coagulant dosage system in the water treatment plants in our country, and have found the proper solution for this problem. Giving the important suggestion to overcome this disturbance situation.
Keywords:steaming current, coagulant, dosage, automatic controlling, overcome disturbance
1. 流動電流混凝投藥自動控制系統的檢測控制原理
混凝投藥是水處理工藝中的重要環節之一,位于水處理工藝的前端。投藥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后續工藝的處理效果,因此,研究該環節的自動控制非常有意義,國內外眾多學者都對其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這些研究中,應用的最為成功的當屬流動電流混凝投藥自控技術。該技術在80年代開始應用,到了90年代已經被大量的國內外水廠所采用。[1]
流動電流混凝投藥自動控制技術的原理為:水中膠體粒子加藥后,其ζ電位會發生變化,從而引起流動電流的變化,膠體電荷遠程傳感器通過檢測流動電流的變化可以準確地反映水中加藥量的多少,并傳遞信號給檢測控制儀,控制儀根據傳感器傳遞來的信號,經過程序的處理,輸出控制信號給變頻柜,通過改變供電頻率來調整投藥泵的投藥量,使之達到最佳值。
干擾問題是流動電流混凝投藥自動控制系統在生產應用中常遇到的重要問題,常由于不能及時排除干擾而致應用失敗。相反地,干擾問題卻很少得到報道。本文提供幾則排除干擾的實例,可供工程界參考。
2. 流動電流混凝投藥自動控制系統的干擾原因
流動電流混凝投藥自動控制系統在實際工程中遇到的干擾主要有以下的兩方面原因:
水質及混凝藥劑方面;由于流動電流控制系統的檢測裝置傳感器是直接與水樣接觸的,因此,如水中含有大量藻類、大量有機污染物、混凝藥劑為有機高分子藥劑或粘附性強的藥劑會沾污傳感器探頭,造成檢測信號失真,從而導致控制系統不能正常的進行控制工作。
電控方面;流動電流控制系統的傳感信號和控制信號均為弱電信號,因此一旦有強電信號在流動電流控制系統的傳感或控制信號線附近存在時就會產生干擾,會對控制系統的正常工作產生影響;當傳感器接地不符合要求時,也會對流動電流的檢測造成干擾;電源的污染(如動力電源存在大幅度的電壓或電流變化)、控制系統周圍有強電信號源(如大的電控柜、控制器等)、控制系統所放置的房間屏蔽不好內的都會造成流動電流控制系統的干擾,影響流動電流混凝投藥自動控制系統的正常工作。
流動電流投藥控制系統遇到干擾,可能出現檢測值無規律的上下波動、檢測值定時定向的有規律變化、計量泵的投藥量不能及時隨檢測值變化而變化等現象。此時流動電流控制系統已不能準確及時的隨水質水量的變化進行投藥量的控制,必須找到干擾源并加以排除才能使其恢復正常工作。
3. 流動電流混凝投藥自動控制系統干擾問題及解決方法實例
3.1 流動電流混凝投藥控制系統由混凝藥劑所引起的干擾
3.1.1 應用水廠情況簡介
該水廠位于四川某城市,水廠原水為黃河水,平時濁度為100~1000NTU,最高濁度10000NTU以上,pH為中性,其余的水質指標無特異的變化。該水廠的工藝流程見下圖1。
3.1.2 初始應用情況
流動電流控制系統安裝完成后,進行系統調試。開始兩天系統采用手動控制的方式運行,檢測值比較穩定可以隨著原水濁度變化及時調整混凝劑的投加量,兩天后改為自動控制,開始時系統能夠正常運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檢測值變得很不穩定,檢測值在一天之內在水質水量都無很大變化的情況下發生數次無規律的變化,混凝劑投量無法達到自動控制,導致澄清池的出水時清時渾不能達到出水水質要求。具體情況見下面圖2。
3.1.3 解決方法的研究
根據以上分析,進行了逐項的實驗研究。首先,排除儀器設備存在質量問題,逐一更換了流動電流檢測系統中的各部裝置,從傳感器到控制儀都用嶄新的并經過嚴格檢驗的儀器進行替代實驗,發現檢測值仍然呈不定時無規律變化,從而確定不是儀器質量問題。其次,排除了電源污染的因素,認真檢查了電源并對其周圍的用電單位進行了細致的調查,確認該廠內部及周圍不存在能對其動力電源造成污染的污染源。并且由以上紀錄情況可知,流動電流檢測值的變化是無規律的而且是不定時的,這樣就可以排除是由于象定時電源污染引起的定時干擾的存在。由于流動電流的檢測值的變化是逐漸出現而不是一開始運行就有的,因此可以排除由電控方面的干擾所引起的。再次,對流動電流控制系統傳感器的接地情況進行了重新檢查,經過仔細的分析和測試,確定其傳感器的地線不合要求。因此,重新進行了傳感器的地線安裝,以三根銅管焊接而成的柱體為接地線的基礎,并深埋入地面1.5米以下,測得的電阻R〈1Ω,完全符合國際標準。改造完成后進行系統監測,發現在無計量泵的啟停時流動電流系統可以正常工作,檢測值變化穩定及時。接下來將變頻控制柜的安裝位置移至電控間,而自動控制儀仍留在值班室。方案實施后,流動電流控制系統仍然未能正常的工作,經一周的監測,檢測值仍然不穩定,投藥量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最后,取混凝劑進行分析,發現在高濁度水的情況下使用了含有有機高分子成分的助凝劑。因此,改變了高分子助凝劑的投加點,使其在流動電流取樣完成后再投加,而助凝劑的控制采用按一定的比例投加的方式。方案實施后,經半月的監測流動電流混凝投藥控制系統檢測值穩定,投藥量得到很好的控制,出水水質達到所要求的標準。圖3是一天運行情況的紀錄。
3.2 流動電流混凝投藥自動控制系統由于電源污染所造成的干擾
3.2.1 應用水廠情況簡介
此水廠位于山東沿海某城市。該水廠原水為地表水,常年濁度為20~30NTU,最高濁度100NTU,pH為中性,其余的水質指標無特異的變化。該水廠的工藝流程見下圖4。
投藥點在進水管管式混合器之前,傳感器的取樣點設在管式混合器出口處。傳感器設在靠近取樣點的反應池壁上。
3.2.2 流動電流的初始應用情況
流動電流控制系統安裝完成后,進行系統調試。開始兩天系統采用手動控制的方式運行,檢測值比較穩定。兩天后開始自動控制,第一天運行基本穩定,但發現在上午7-8時及下午4-5時,檢測值發生有規律變化。在上午7-8時之間,檢測值在加藥量及水質不變的情況下會向上波動,導致加藥量直線下降,出水水質變渾;在下午3-4時之間,在同樣情況下檢測值向下波動,導致加藥量直線上升,出水水質變的過清。過了這兩個時段,檢測值會自動調整回正常狀態,加藥量及水質也會恢復正常。但這兩個時段正好是一泵站調整流量的時候,所以認為是由于水量的變化引起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檢測值的變化有時出現一天變化數次,并且有時又沒有規律,以至混凝劑的投量無法達到自動控制。具體情況如圖5所示。
根據以上紀錄可知,流動電流控制系統檢測值的變化多數是定時而且有規律的,并且在除此之外的時段內系統可正常工作,這就排除了流動電流控制系統自身以及傳感器地線的問題。從控制理論分析,可能存在強電信號的干擾和電源有定時污染兩方面干擾。3.2.3 解決方法的研究
根據以上的分析進行了解決方法的研究,首先對傳感信號線的屏蔽情況進行檢查,從新作了屏蔽工作,在信號線外加上金屬套管并將其與強電電纜線分離。采取此種措施后,檢測值的定時變化仍然存在,證明不是由于強電信號干擾。接著檢測動力電源是否有污染的存在,終于發現在此水廠的附近有一大型工業設備生產工廠,每當它啟動和停止工作時,水廠的動力電源即便非常不穩定,從而導致了控制儀工作的波動,我們即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在控制儀的電源上加上了穩壓保護裝置,干擾現象隨即得到消除,控制儀開始穩定運行。經過一周的連續監測和觀察,干擾現象已全部消除,控制系統工作穩定,投藥量得到非常好的控制,沉淀池出水穩定地保持在6~9NTU范圍內,整套流動電流控制系統達到了預期的自控投藥的目的。圖6紀錄的一天運行數據。
3.3 流動電流自動控制投藥系統由于信號線屏蔽問題所引起的干擾
3.3.1 應用水廠情況簡介
該水廠位于安徽某市,該水廠原水為湖泊水,常年濁度為10NTU左右,最高濁度30NTU,pH為弱堿性,夏季水中藻類較多,以蘭藻和褐藻為主。該水廠的工藝流程同圖4。
投藥點在進水管管式混合器之前,傳感器的取樣點設在反應池入口處,傳感器的安裝箱設在反應池的墻壁上。由于傳感器安裝位置與控制儀所在位置距離較遠,因此為方便傳感信號線的鋪設,直接將其鋪設在已有的動力電纜溝內與動力電電纜一起進入加藥間室內。
3.3.2 流動電流的初始應用情況
流動電流控制系統安裝完畢后,進行系統調試。開始兩天系統采用手動控制的方式運行,檢測值有不規律和不定時的變化,有時檢測值在一段時間內非常穩定,有時卻波動的非常厲害,在水質水量沒有任何變化的情況下,投藥量相差懸殊,導致沉淀池出水水質在一天內甚至幾個小時內變化非常大。兩天后改為自動控制,運行時上述情況依然存在,混凝劑投量無法得到控制,具體情況見下圖7。
從上面的曲線圖可以看出,流動電流的檢測值變化很不穩定,而且并不是隨水質水量而變化的。因為其為不定時及無規律變化,所以可能是由于流動電流控制系統本身電器元件有問題、或傳感器與控制儀及控制儀與變頻柜之間連接信號被強電信號干擾、或變頻柜在工作時對控制儀有干擾、或不定時電源受污染等情況造成的。
3.2.3 解決方法的研究
根據以上分析,進行了一步一步的排除實驗,最后對傳感器與控制儀之間的雙芯屏蔽信號線重新進行了鋪設,將其從動力電纜溝中撤出,另設一專門的管溝鋪設信號線,并在信號線的外面加套一金屬套管,以確保流動電流信號不受強電信號的干擾。方案實施后,流動電流控制系統可以穩定正常地工作了。經一周的監測,檢測值穩定準確,投藥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出水水質符合水廠的要求。圖8為所紀錄的一天運行數據。
4 總結
流動電流混凝投藥自動控制系統在實際應用中,遇到的干擾因素非常復雜,因此必須在現場進行細致的分析和實驗研究才能確定其解決方法。混凝劑的問題一般可以通過改變投加點或更換混凝劑種類加以解決。對于電控方面,由于其檢測和傳遞的信號為弱電信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電源污染以及強電及其它強信號的干擾,因此系統儀器儀表的安裝環境,信號線的鋪設以及有關地線的制作等都要嚴格遵守相應電控要求,這樣才能有效的防止可能出現的干擾現象。總之,干擾問題是流動電流混凝投藥自動控制系統實際應用中所遇的一個重要問題,必須認真加以解決才能保證該系統的成功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萬東, 石穎, 呂德宏, 等. 水廠自動控制中串級調節的應用研究. 哈爾濱建筑大學學報[J]. 1998, (10): 64—67
[2] 黃國忠. 流動電流混凝投藥自動控制技術在不同水質中應用綜合研究[D]. 哈爾濱: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01
論文搜索
發表時間 至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