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有色(集團)公司水源泵房特色
包陸玖
(銅陵有色設計研究院給排水專業,安徽 銅陵 244000)
摘要:本文通過對以長江水為水源的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公司水源泵房設計運行總結,從取水頭部、泵房等方面評述其取水構筑物設計特色。整個設計簡潔,工藝合理,投資節省,管理方便。工程技術性能和安全可靠性都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關鍵詞:給排水;深井泵房;泵房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91.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2455(2001)03-0050-02
銅陵有色(集團)公司水源泵房以長江水作為水源,為供該公司各廠礦的生產、生活用水而建的給水系統主要部分。該工程是地質條件復雜,水位波動較大,長距離的供水工程。
1 水源泵房構成
銅陵有色(集團)公司水源泵房,位于銅陵縣笠帽山。該泵房為河床式地下深井泵房。泵房取水部分,由三條DN900焊接鋼管組成,管長135m,鋪至江中心,為直吸式取水,取水頭部為設有格柵的金屬喇叭管,泵房出水部分,由三條DN500鋼管,經穩壓輸送到用水點。
2 水源泵房特色
2.1 取水頭部
由于銅陵縣江邊坡度較小,枯水期主流離岸較遠;水中漂浮物不多。根據這種特點,三個取水頭部用混凝土固定墩整體澆注,為防止少量雜草吸入,而采用D1500×900帶格柵的鋼制喇叭口和DN900進水管直接焊接,為防止江底吸入泥漿,喇叭口處長8m,寬20m,挖掉0.8m覆蓋上,填石籠(立方體1m×1m×0.8m,籠孔0.1m×0.1m,用φ6mm圓鋼焊接拼成,留一面活蓋裝滿塊石后再焊死)至原江底平,見圖1。整個設計簡潔,實用,便于施工管理。運行結果表明:未曾出現管堵,出水最大濁度亦滿足水處理要求。
2.2 進水管
本泵站采用三條間距為1.7mDN900自流管從河岸延伸135m至江中心取水,管道埋入江底平均3m深管溝中,距管溝底深均為1.1m,坡度為0.01,并敷設在8m間距鋼筋混凝土管墩上,管底與溝底之間空隙用碎石搗實,然后用塊石(不小于70kg)填溝至原江底平。見圖2。
2.3 取水泵房
長江常年水位-8m,最大洪水位-1m,枯水位-14m,泵房形式選擇是從以下三個原則考慮的。①管理集中,效率高而經濟實用。②操作維修方便。③要保證百年一遇的洪水(-1m)情況下泵站不受水淹。由于圓形受力條件的土建造價比矩形經濟,因而選擇水泵直吸式圓形河床地下深井泵房。水泵設在-16.2m處。該深井泵房分成泵房機組和閘門井(內設DN600手動閘閥(Z45T-2.5))兩部分,之間用墻體隔開。泵房內排泥泵用來排放閘門井檢修時的積泥。泵房內設3組機泵,設計供水量19×104t/d,其中一臺24Sh-9A(Q=3330m3/h,H=0.52MPa),兩臺24Sh-13泵(Q=2520~3499m3/h。H=0.38~0.56MPa),兩用一備,每臺配用Y4504-6(N=630kw,n=989r/min)電動機,水泵吸水管上還各設置DN600(Z945T-2.5)電動閘閥。深井泵房外三條DN600進水管上各設一閘門井,便于泵房檢修。由于水泵進口處于最低水位下0.7m,不設集水間,水泵吸水管直接伸入江中心自流取水,故結構簡單,造價較低,啟動方便。為防止取水頭部被雜草或其他漂浮物堵塞,可利用水泵從一個頭部吸水管抽水,向另一個被堵塞的頭部吸水管進行反沖洗。水泵出水管上設置DN500(Z948T-10)電動閘門,便于啟動操作。在泵站外三條DN500出水管上加設DN1000連通管及六臺(每管在連通管左右各一臺)DN500電動明桿平行雙閘板問閥(Z948T-10),以防止水錘和檢修時使用。室內采用機械排風降低室溫和改善操作條件,還設有現場操作箱等附屬設備。
水泵間采用環梁吊車起吊方式,起重量5t。泵站采用整體鋼筋混凝土地下式結構,為了防止洪水時泵房上浮,底板用錨鋼筋,鉆透巖石風化層至堅實基巖,以300#高強度混凝土壓力澆注。泵房承受力分析和結構計算都較復雜,整體澆注的墻體未曾出現裂縫。抗震性、整體性及地基的承載力經實際檢測,沒有發生位移和傾斜。
3 結語
取水構筑物位置和形式的選擇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取水的水質和水量、取水的安全可靠性、投資、施工、運行管理以及河流的綜合利用。本文中以長江水為水源的取水構筑物,在地質條件復雜水位波動大的條件下,不設集水間,而采取了水泵直吸式河床取水,投資省、設計簡潔,運行穩定,管理方便,值得借鑒。
作者簡介:
包陸玖(1969-),男,給排水工程師。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