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飲水問題及對策
論文類型 | 基礎研究 | 發表日期 | 2001-03-01 |
來源 | 《中國食品報》 | ||
作者 | 李復興 | ||
摘要 | 李復興 中國醫促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 主任 一、問題的提出 1、不少家長與教育工作者把水是人體重要營養物質之一給遺忘了。 我們通常在講營養時,把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質、礦物質、維生素、水作為人體最主要的六大營養物質,而在具體行動上和日常生活中卻又把這個生 ... |
李復興
中國醫促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 主任
一、問題的提出
1、不少家長與教育工作者把水是人體重要營養物質之一給遺忘了。
我們通常在講營養時,把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質、礦物質、維生素、水作為人體最主要的六大營養物質,而在具體行動上和日常生活中卻又把這個生命之源、生命之本的水遺忘了。現代國內外營養學科技工作者幾乎都在關注、研究只占人體30%的固形營養物質(前五種營養物質),而對于占人體70%的水卻研究少。今天在全國開展學生營養餐普及教育中,只強調固形營養物質的補充及平衡問題,忽略了水的營養平衡及水對整個人體營養體系的作用。
2、不少家長及教育工作者對科學飲水的認識很浮淺、很糊涂,甚至步入誤區。
正因為營養學科學工作者對水營養研究少,文獻報導少,因此社會大眾對飲水科學的認識和了解很浮淺,尚停留在幾十年前的水平,甚至對水認識步入科學誤區。例如,我們平日喝的是水溶液還是水溶劑?人體飲水是需微堿性,還是微酸性,飲用水中需要不需要保持一定適宜硬度?飲用水和飲料水是不是一回事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很多家長認識不清。現在大家對飲水要求只停留在“解渴”、“安全”的認識水平,對水的生理功能和"健康"卻了解少,強調的少。
3、長期飲水不足,飲用不好的水是造成學生體質下降、營養代謝疾病早期化的原因之一。
現代生活條件好了,吃的也好,為什么在學生群中小胖墩越來越多,而且肥胖癥發病率逐年提高。“糖尿病在增多”、“貧血率趨上升”、“體質在下降”。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人的健康長壽15%取決于遺傳,60%取決于后天。在分析后天因素時,不少營養學家把造成上述現象都歸于“食”,即某些營養不足,某些又過剩或營養不平衡等,很少注意“飲水”。很少把這些代謝疾病增多和體質下降與飲水聯系起來。現代人對水功能認識甚至比古人倒退。古人講過:"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水?quot;。現在我們了解水在人體內不單純起媒體載體作用,還參與人體蛋白質、多糖、DNA等生物大分子結構作用,共同完成人體物質代謝、能量代謝、信息代謝等生理功能。當飲入不好的水時,不好的水的負面信息帶入生物大分子,結構及其代謝發生障礙,從而引發出不少代謝疾病。我們不能忘記水有保健、免疫、助消化、激活酶等生理功能。只有經常飲好水,才能調動、激活整體生命物質的生理活性功能。
4、不少家長讓學生亂吃保健品,從而取代科學飲水。
由于不少家長的科盲及經不起保健品廠家的廣告誘導,把學生聰明、健康、長高的希望均寄托在保健品上。許多家長在孩子身上的保健品的確舍得投資,對科學飲水卻忽略。我們在家長和學生中應經常普及樹立以下三點觀念:
⑴健康首先從水來。
⑵科學飲水應從小抓起。
⑶好水是最廉價、最科學、最安全的保健品。
學生時期,特別是小學生,正在長身體,又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體力、腦力負擔比學齡前明顯加大,他們的體質水平將直接影響到成年后的健康。
二、目前學生中存在的不良飲水習慣
1、不注意喝水,每日飲水量不足。
由于對飲水的認識程度遠趕不上“吃”,認為吃要講營養,而飲水只是滿足解渴,不渴就不用喝水。再加上學校的環境,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學校飲水設施不完善,不是想喝就想馬上能喝到,時間長了,喝水欲望就減弱減少了。另外由于不注意學生的良好飲食習慣,使不少學生從小產生厭食而且產生厭水現象,即沒有主動飲水的習慣。
人體內細胞不斷進行代謝,排除廢物,散發熱量,都會損失水分,保持體內環境的恒定,因此保持人體每日水分攝入與排出平衡十分必要。
學生每日攝入的水主要來源有三個途徑:
(1) 飲水
(2) 食物中所含水
(3) 固形有機營養物質在體內生物氧化過程中產生的代謝水。
代謝水來源很少,只占總攝入量8%左右。60%是靠飲水來補充,飲水對保持每日機體內水的動態平衡,尤其是保持血管中血漿穩定,即血液循環穩定起很大作用。
當飲水不足時,身體內缺水程度較缺電解質為重,引起相對的滲透壓增高,水則由組織間液向血循環內液流動,呈現早期脫水現象。若這時水分補充不及時,缺水加重,細胞內液的水則流向組織間液,這樣就產生細胞內脫水。脫水嚴重就損傷細胞,尤其是腦細胞的損傷。為什么有些學生上課時間長了,就會感到疲勞,精神不集中,這除了因為固體營養物質攝入不足或不平衡外,很大程度上和細胞脫水有關。因此學生不但要養成吃早餐的習慣,而且要養成早晨喝水(喝足)習慣。
2、等渴了再想喝水的被動飲水的不良習慣
“媽媽,我渴了”,炎日夏天,許多孩子經常放學一進門就“咕嘟咕嘟”灌下一大杯涼開水,如果學生經常如此,那就證明他的確經常處于缺水狀態。人感到口喝,實際是細胞已經出現脫水現象,等到口渴時再喝水,表明體內失水已經嚴重,水分最快也需24小時才能補充身體所需,所以在口渴時再喝水其實已為時已晚,因此我們應養成隨時主動飲水的習慣。
3、誤把飲料水等同于飲用水
飲料水與飲用水有聯系,但也有區別。飲料水多偏于商品經濟效益,多在商場、銷售網點被動銷售,不是每天的必需品,學生買來主要滿足解渴,而飲用水則是民用必需品,每天必須喝。象目前可樂系列、加果汁系列、小瓶裝飲料等均為飲料用水。從營養學角度而言,在選用飲料時,家長及學生應多選用開胃、助消化、能引起食欲、沒有負作用的飲料,例如我國酸棗汁、酸梅汁飲料,應當少喝具有引起厭食或加興奮劑的飲料。
現在許多家長普遍反映孩子就不愛喝水,而喜歡喝帶氣、帶甜味、帶酸味的飲料。我們應當強調喝飲料不能代替飲水,這些帶甜、帶酸的飲料不但容易造成學生的厭食與厭水,長期下去會造成學生的營養缺乏癥,造成學生酸性體質。飲用過多酸性飲料,必然會使機體血液呈酸性,不利于血液循環,肌肉內乳酸堆積多,容易產生疲勞感,進而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齲齒、牙周炎等多種疾病。酸性食物過多攝入,還會使胃酸增加,過多的胃酸是造成目前兒童胃病和胃潰瘍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根據有關機構的研究表明,長期飲用酸性飲料,會直接影響、損壞學生牙齒的外保護層。
專家警告,夏天喝飲料可要小必慎重。以可樂、檸檬紅茶為例,一瓶350cc的鋁罐裝飲料就有160大卡的熱量;普通的300cc鋁箔包飲料則有110大卡的熱量;平常人的一碗飯,也不過是225大卡。但是很多減肥怕胖的小姐,經常拒絕吃飯,但卻大口大口的喝紅茶。因此常常覺得:怎么連喝水都胖?許多小朋友在快餐店的集點送玩具的誘惑下,更是一手漢堡、一手重量可樂,熱量就這樣不知不覺地創造出一個個的小胖子。
作為飲用水除了講安全衛生外,更重要的是要講水的營養與健康,要符合學生人體生理需要水,對學生不會產生負面生理效應的水。
4、經常吃冷飲習慣不好
常吃冷飲極易使腸胃受損,很容易造成脾胃虛弱的后果,嚴重時會出現神經性腹瀉,只要吃生冷食品就會腹瀉,而這種病一旦患上就極難治愈,尿量減少,不利于新陳代謝,而代謝廢物長期堆積于體內,對肝、腎等器官有不良影響。
三、目前學生在校飲水方式及存在的問題
1、生飲自來水
很多經濟條件不好的地區,學生普遍多生飲自來水,而且夏天生飲習慣更為普遍。我們應看到從大多數地區講,我們自來水受水源污染,超負荷運轉及自來水輸配管道的二次污染,影響終端自來水水質差,很多衛生指標超標,尤其水中鐵銹超標,而且水質越差的地方,水中含氯漂白粉投入越多,水中有機物與多余氯結合形成三鹵甲烷,是人體致癌物質,要強調一點,自來水是生活飲用水,不單是飲用水,而且我國制定的自來水標準還依據1985年制定的35項,所以自來水合格也是低水平合格,而且現在作為自來水的水源,污染程度遠遠超過1985年的情況,所以除一些大城市原水保護好,水廠凈化條件先進,終端水質有保證才能生飲,大多數情況不宜提倡生飲。從全國講,我們自來水廠的凈化工藝、設備及管理水平、自來水品質、輸水管道等,還做不到國外能直接生飲的水平。
2、飲開水
由于自來水存在二次污染和異味問題,為保證學生飲水衛生,有些學校備集體鍋爐和熱水機,把自來水燒開供飲用。把“有問題”自來水燒成“開水”飲,很大程度是滿足人們的心理作用,開水只是把水中微生物殺死,防止腹瀉,原來自來水中殘留的重金屬、有機物等污染物仍然殘留在水中。所以自來水還是在學校通過進一步深加工后再燒成開水飲或直接生飲為好。
3、學校購買凈水器
目前國內凈水器按著工藝、濾芯材料、功能及外型等分類,大大小小有近八十多種,而且生產凈水器設備廠家都瞄準了學校這個潛在的"大市場",通過近一、二年的觀察及各地報導,均反映有些凈水器使用效果不好,甚至對學生飲用衛生和身體健康構成威脅。1999年7月10日羊城晚報胡育穎報導,廣東江門市衛生防疫站對當地14所學校的飲用水進行監測時發現,這些學校共34臺凈水機所供水質合格率還不到一成。另外對廣州35個使用凈水器的單位調查發現,60%的凈水器出現亞硝酸鹽含量過高,尤其在南方,凈水器長期積水再加上日曬,便很容易產生一種"藻類毒素",長期飲用藻類毒素污染的水,肝癌死亡率比不喝的高二到三倍。
造成上述原因,一方面凈水器質量不過關,廠家對其功能宣傳有夸大甚至"欺騙"行為,另一方面是我們自來水二次污染嚴重,使凈水器超負荷運轉,再加上凈水器的反沖洗不夠、濾芯更換不及時、維護使用不當等,凈水器很容易變成"臟水器"、"污染源"。
所以學校在購買、使用、維護凈水器時,要格外小心,不要為廠家廣告所誘導。
4、學生自帶水
現在學生自帶水很普遍,而且種類五花八門,有純凈水、蒸餾水、礦泉水、白開水、各種可樂及飲料,品牌、容器也各式各樣。自帶水家長、學生都麻煩,每天離家時多一?quot;備水"程序,另外影響學校教室、書桌等的整潔環境,同時也容易產生學生間互相攀比的現象。
5、小賣部買飲料
經濟狀況比較好的家庭,為了怕自帶水麻煩,家長每天給學生一定的零花錢到學校附近的小賣部買飲料。自帶水還是備學生"解渴",而學生到小賣部除了非常渴了才買礦泉水、純凈水來解渴外,大部分是為解饞而買可樂、冰其淋、雪糕之類的冷飲。這種方式容易養成學生隨便花錢不懂節約的習慣,更有的學生把家長給買飲料的錢用在玩游戲機上,這也容易造成學生間的攀比現象。
6、瓶裝水進入學校或教室
這是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地方的一些重點中小學校采用方式,這種方式方便、衛生、整潔。隨著瓶裝水生產企業廠家增多,價格降低,瓶裝水不但被一些家庭、團體單位所接受,而且開始進入學校。學生飲用瓶裝水比購買小瓶裝飲料要便宜,但是比飲白開水要貴多了。很多學校財政收有限,許多地方教委又有文件不準向學生亂收費,因而推廣也不普遍。
四、學生應該喝什么水
水不能亂飲,不是什么水都能飲。我認為做為學生的飲用水應該是:
1、 沒有污染的水
2、 退化的水(具有生命活力的水)
3、 符合人體生理需要的水(含有一定有益礦物質、微堿性等的水)
以上三點可以具體反映下述幾條標準:
⑴ 不含有對人體有毒、有害及有異味的物質
⑵ 水硬度(以碳酸鈣計)適中(50-200mg/l)
⑶ 人體所需礦物質含量適中(其中鈣含量≥8mg/l)
⑷ pH值呈微堿性(pH=7-8)
⑸ 水分子團小
⑹ 水的生理功能要強
在談到什么水好時,這里要強調幾個家長與教育工作者容易忽略的問題:
(1)好水中必須含有一定礦物質。人離不開水,水離不開礦物質,水離開礦物質就不是生物體(動物、植物、微生物)所需要的水,水中礦物質不但對人體起營養作用,更重要的是水中礦物質對保持水的正常結構起很大作用。純凈水除去水中所有礦物質的同時,也會引起水的微觀結構發生變化。結構與功能是統一體。當水的結構發生變異,人體的生理功能會潛在地發生負面改變。
(2)不能單純理解水就是為了解渴,更重要的是要強調水的生理功能作用。水在身體內不但是起物質代謝的媒體作用,而水直接參與蛋白質、多糖、DNA等生物大分子結構,共同完成人體物質代謝、能量代謝、信息代謝等生理功能作用。
(3) 當前水不但污染嚴重,而且水退化也嚴重。水污染及其對人體危害大家已有共識。水退化主要是指水的功能,包括對人體生理功能逐漸降低,所以沒有污染的同時也沒有退化的水(即生理功能強的水)才為好水。水僅僅干凈還是不夠的。
(4) 喝水也應當順其自然,不應喝超自然界的水(如地球不存在的水)。根據作者多年對水營養的研究及不同水的代謝試驗、細胞學試驗、水功能試驗,結合國外試驗報告和流行性病調查,作者認為學生不應提倡長期飲用純凈水。純凈水雖做到了“衛生安全”,但同時對學生帶來的潛在的、緩慢的生理負面效應。
在純凈水長期飲用對人體是否有益無害、是否會產生負面生理效應的問題上,尚沒有搞清楚及處于爭議時,作者非常同意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市衛生局“關于建議不應該在中小學校推薦飲用純水的報告”,上海市教委也向全市中小學、幼兒園的學生、幼兒飲水工作者提出不要用純水取代原供水方式的文件。
五、幾點建議
1提高全社會對學生飲水的重視。把學生飲水如同強調學生吃早餐、吃營養午餐,提倡喝牛奶一樣重要。要把學生飲水納入各地開展的"護苗工程"、"健康飲水工程"工作中。
2、普及科學飲水知識防止學生飲水步入誤區,提倡科學飲水。
3、在認識提高的基礎上,通過試點總結經驗,逐步推廣,因地制宜解決學生飲水問題。
4、 加強學生飲水的研究工作。根據學生的生理及生長發育特點,研究學生的科學飲水,其中,要研究學生應當飲什么水好、怎樣科學飲水、怎樣科學供水等問題。
5、 對水生產廠家的要求。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青少年健康是關系到全民族素質提高的問題。和水生產有關的企業經營者對學生來說,首先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在學生面前不能“暴利”,更不能有“欺騙”行為。
6、 解決學生飲水工程,要求當地各政府職能部門協調、支持和配合。例如衛生防疫站對水質的監控,保證學生飲水安全衛生;財務、稅務、銀行等部門在學生飲水經營過程中要給予優惠政策,給予扶持。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