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健生,王恩祥 (天津市城市節約用水辦公室,天津300074) 摘 要:直接反映和衡量供水企業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之 一是供水管網的漏失水量,它同樣也是評價城市供水行業節約用水工作的重要環節。通過對 天津市供水管網漏失現狀的調查和分析,提出了減少管網漏失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供水管網;漏失率;節水 中圖分類號:TU99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 1000-4602(2001)02-0025-03 根據全國509個城市的供水企業情況調查,然后按照加權平均的方法核算漏失率,平均值約 在9.79%,其中8%以下是192個,占37.72%;8%~10%是95個,占18.66%;10%以上是222個,占43.62%。在29個省(市)中,有16個省(市)漏失率超過8%,占55.17%;在4個直轄市和25個省會城市中,有14個超過8%,占48.3%。由此可見,全國的供水企業漏失率超過8%的城市有317個,占62.28%;在具有一定規模和管理水平的城市中,已有一半企業的漏失率超過國家標準(8%以下),日損失水量可達幾百億m3,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為此,必須加大對供水企業的管理力度,提高對漏損水量管理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使有效的、可利用的水資源得以充分的利用。 1 供水管網漏失現狀 天津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擔負著城市供水任務,供水管網長度目前為3 588 km,1999年管網漏失率為15.74%(見表1)。 表1 1991年—1999年自來水管網漏失率年份 | 供水總量(104 m3) | 售水總量(104 m3) | 漏失率(%) | 1991年 | 46 682.37 | 43 444.27 | 6.94 | 1992年 | 46 651.15 | 43 324.27 | 7.13 | 1993年 | 46 959.50 | 42 035.58 | 10.48 | 1994年 | 47 678.68 | 43 067.10 | 9.67 | 1995年 | 47 567.38 | 42 152.90 | 11.38 | 1996年 | 48 481.05 | 41 335.65 | 14.59 | 1997年 | 48 676.07 | 41 262.40 | 15.23 | 1998年 | 47 328.30 | 38 861.68 | 17.80 | 1999年 | 43 749.51 | 36 863.82 | 15.74 | 由表1看出,1993年—1998年的城市供水漏失率處于上升趨勢,除供水管網長度逐年 增加是漏失量增長的主要因素外,還存在一定的客觀原因。 2 漏失情況分析 客觀上講,造成自來水管網漏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從科學管理和技術上分析,大致情況如下: 2.1計量誤差 水廠計量誤差是供水管網漏失的主要因素,表現在水廠計量與用戶計量間的誤差。 ①水廠計量誤差。市自來水公司三大水廠目前安裝有日本富士FLF超聲波流量計10臺(原精度為1.5%),英國肯特MAST電磁流量計2臺(精度為0.5%),上海愛爾美特電磁流量計1臺(精度0.4%)。從1985年—1998年的運營情況看,實際檢測流量最大偏差達3.98%,全部流量計的平均偏差為0.24%。 ②用戶計量誤差。僅據1999年12月對9具40拆換舊表的檢測數據來看,其公稱流量的平均精度誤差為-2%,具體檢測結果見表2。 表2 9具φ40舊水表檢測數據表水表出廠號 | 結水數量(m3) | 實際示值誤差 | 公稱流量(%) | 分界流量(%) | 始動流量(L/h) | 10936(停壞) | 9331 | 個位不進位 | — | — | 40—502 | 13278 | +1.4 | +8.3 | 140 | 40—25834 | 14631 | -2.35 | +6.8 | 75 | 40—1623(停壞) | 16746 | 個位不進位 | — | — | 40—371 | 30110 | +4.3 | +12.1 | 60 | 95—1288 | 38198 | -7.4 | -5.85 | 42 | 40—800 | 13414 | +1.2 | +1.2 | 30 | 40—478 | 16105 | -4 | -7 | 30 | 40—13291 | 11582 | -7.4 | -3.5 | 100 | 若1999年出廠流量計的平均精度視為零,在裝售水表的平均精度按-2%計,全年供水量為43749.51×104m3,則因售水表的負誤差帶來的水量損失即為875×104m3/a。 ③水表始動流量誤差。目前出廠水表的始動流量往往不統一,但國標對水表的始動流量作了相應規定(見表3)。 水表口徑 | 始動流量(L/h) | φ15 | 14 | φ20 | 19 | φ25 | 23 | φ40 | 56 | φ50 | 90 | φ80 | 300 | φ100 | 400 | φ150 | 550 | φ200 | 4000 | φ300 | 5000 | φ400 | 6000 |
? 全市目前在裝水表近11×104具,如按上述標準折算所造成的損失水量會很大。以工業用戶為例,配裝φ50及φ80以上水表共計約4990具,均按二班制16h統計,其余8h為測算基數,則1999年始動流量造成丟水量約1276×104m3。 經測算,1999年因水廠和用戶售水表的精度誤差和始動流量誤差造成的丟水量合計約為2151×104m3。 2.2 私接水源和偷盜消防用水 ①1999年被供水企業查出的9片違章用水面積為14×104m2,如果按6層折合109個門棟,每個門棟按18戶計算,每月每戶用水量按10m3考慮,則全年用水流失水量約23.5×104m3。 ②目前全市共有消防栓11066個(經查偷盜消火栓用水多用于游泳池、沖刷馬路、養魚、小販賣菜等),按70個消防栓被盜用,每個消防栓累計使用一個月,管徑按100mm計算,流 量為70.65m3/h,則年流失水量約為254×104m3(偷用水時間按2h/d計算)。 2.3 供水企業自身用水 ①維修用水,主要是搶修管網關閘放水。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1999年全市自來水的維修用水量約3.9×104m3。 ②新建管網的當年蓄水。據統計,1999年市區新增管網長度123km,蓄水量為14×104m3。 ③新安裝戶納管收費滯后期一般為半年,年新裝戶4000具,每具水表如按18戶計算,一戶每月按10m3計算,一年滯后收費水量約432×104m3。 ④舊管網改造放水,若按50 km計算,一年的水量約是0.2×104m3。 2.4 管網的暗漏、“三井”漏 、明漏 ①暗漏。經對市內六區約3500km地下管線的檢測,1999年共計有暗漏306處,估計漏水量為2278.99m3/h。如再增加50%尚未發現和可能出現的暗漏因素,實際全年暗漏總量約達3400×104m3。 ②“三井”漏水。全市共有“三井”13.9×104個,漏水井率按2%計算,共有漏水井2785個。平均井室漏水量按2m3/個(考慮井壁滲漏及驗表抽水等)推算,漏水量約13.368×104m3/a。 ③明漏。明漏的因素最難定量,考慮起來比較困難,故借鑒一些國內和國外的算法進行分析。有關統計資料和專論文章在計算管網漏失率時,一般是按整個漏失量的14%考慮,照此推算,1999年的明漏量約為592.7×104m3。 綜上所述,1999年水表計量誤差造成的漏失量為2151×104m3,不合法使用量為277.5×104m3,管網漏失水量為4006.1×104 m3,其他用水量為450.1×104m3,合計6884.7×104m3。 1999年供售水實際差率15.74%,其中水表計量誤差占4.92%,不合法使用占0.63%,管網漏失水量占9.16%,其他占1.03%。 3 減少管網漏失的對策 ①更換老式在裝水表為高靈敏度替代產品,并堅持按國家計量法的規定進行周期歷檢,確保綜合檢測率和合格率達95%以上。 ②按實際用水量及時準確地更換調整計量水表以提高計量的準確度,防止始動流量流失。 ③鑒于目前供水企業計量水表大多已使用年限很長,其計量精度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一定的偏差,為此應堅持每月進行一次校正。 ④加大執法力度,嚴禁私自接水和偷水所造成的漏失水量的發生。為保證供水系統的正常 運轉,建議成立執法隊伍,進行巡查。 ⑤建議實行分區供水,分區檢漏,分區沿線巡查制度,對暗漏、明漏、“三井”漏等 實行檢測考核機制,做到發現及時、科學定位、治理快捷,同時還要根據管網的使用壽命有計劃地進行管網改造,使供水管網處于良好運行狀態。 4 結 語 合理評價城市供水管網漏失量是供水企業重要的價值指標,同時也是企業經濟運營的關鍵,要使供水企業把漏失量控制在經濟水平,需要有一個可以評定的指標。實質上通過分析不難看出,供水管網的漏失量與管網的長度有密切的關系,漏失率(即漏失量與供水總量之比)并不是越低越好,供水量達到一定值后要設法達到經濟水平。 根據“城市供水統計年鑒”的分析,20世紀80年代城市供水量漏失率長期在7%~10%之間變化,進入90年代后漏失率出現明顯的增長趨勢(天津市漏失率狀況也可證明這一點)。為此,要加大對水漏失的整治工作,提高供水管網的運營水平,把漏失率控制在經濟水平(即國家規定的8%的目標),從而提高城市節水的總體水平,向節水型城市發展。
電 話:(022)88377911 收稿日期:2000-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