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勇1,謝天強2,簡延項2,鮑萬民2 (1.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 北京100084;2.齊魯石化公司,山東 淄博 255410) 摘 要:地下水污染,導致深井泵堵塞。通過水質和垢樣菌藻分析,認為是地下水中的有機物導致菌藻繁殖,菌藻生長繁殖又導致井壁腐蝕和水泵堵塞。采用在井壁涂刷殺菌防腐涂料的辦法可解決這一問題。 關鍵詞:水污染;地下水;防腐;涂料;殺菌 中圖分類號:TU99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455(2001)01-0043-02 Technology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ungus and Algae Propagation in Ground Water Well YU Yong1,XIE Tina-qiang2,LIN Yan-xiang2,BAO Wan-min2 (1.Depart of Environ Sci.and Eng.,Tsinghua,Beijing 100084,China; 2.Qilu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Zibo 255410,China) Abstract:The pollution of ground water causes the blockage of deep well pumps.It is believed through analyses of water quality and of the fungus and algae in scale samples that it was the organics in the ground water which caused the propagation of fungus and algae,and that it was the propagation of fungus ang algae which caused the corrosion of well walls and blockage of water pumps.This problem can be solved by applying a bactericidal and anti-corrosive coating on the walls of the wells. Key words:water pollution;ground water;corrosion protection;coating;sterilization 受污染的地下水由于含有有機物,提供了菌藻繁殖生長的條件。菌藻的繁殖不僅帶來水質的變壞,而且會堵塞潛水泵或深井泵,造成電機燒毀等事故。齊魯石化公司供排水廠堆皋水井深井泵就出現此類現象。本文以該并為例,分析了地下水井中菌藻生長繁殖的原因,提出了解決措施。 1 水質調查 齊魯石化公司供排水廠堠皋水源地水源層為山前平原第四系沖積沙礫層孔隙水及寒武奧陶系石灰巖巖溶裂隙水,該水源地處在表層滲透性較好的水脈下游,又位于齊魯石化公司聯合企業生產裝置地下,常年承受來自生產裝置的污染物質,地下水中有嚴重的石油類有機污染物,其中污染最為嚴重的是堠皋3#井,其污染物成分主要是飽和烴、苯系及稠環芳烴類、烯烴等石油類物質,曾經發生過水泵堵塞現象;而污染較輕的堠皋4#井,其中含有的有機物較少,但Cl-、SO42-等無機污染物濃度較大。 2 菌藻分析 由于堠皋3#、4#井水質相差較大,我們分別對3#、4#井進行采樣分析。 2.1 對3#井水進行菌藻分析 2.1.1 垢樣分析 采樣3h后,對井管外壁水上部分、井管內壁、井管外壁水下部分三個典型沉淀物垢樣進行鏡檢,鏡檢發現,井管外壁水下部分沉淀物結構相對松散,部分呈黃褐色半透明狀,雜以黑色致密顆粒物,微觀結構與活性污泥相似。鏡檢發現垢樣中有三種游離的桿菌,其中一種菌體粗大呈臘腸狀的細菌似為硫細菌。另兩種均是具鞭毛的桿菌,區別在于菌體直徑不同。因而認為該沉積物為細菌分泌物、菌膠團與腐蝕產物共同構成。鏡檢結果見表1。 表1 3#井垢樣鏡檢結果部位 | 井管外壁水上部分 | 井管內壁 | 井管外壁水下部分 | 鏡檢結果 | 結構致密,外觀褐色,鏡下完全不透光,未見任何菌體結構。 | 外觀黑色,較粘稠,鏡下顆粒結構致密,完全不透光,未見菌膠團結構,檢到兩種游離桿菌。 | 外觀黑色,較粘稠,鏡下黃褐色疏松結構較多,微觀結構類似菌膠團,其間雜有黑色不透明顆粒物,較硬,完全不透光。檢到三種游離的桿菌*,其中一種呈粗大的臘腸狀。 | *有兩種與前述兩種相同 | 對井管外壁水下部分黑色粘稠垢樣進行細菌分析:稱取新鮮垢樣1.0g,吸干水分,置150mL放有數粒玻璃珠的無菌水中充分搖勻,混勻后將混合物按3:1方法培養計數。分析結果證實垢樣中有上述三菌類存在,且硫酸鹽還原菌數量較多。分析結果見表2: 表2 3#井管外壁水下部分垢樣分析結果異樣菌/(個·g-1) | 鐵細菌/(個·g-1) | 硫酸鹽還原菌/(個·g-1) | 3.0×105 | 5.0×103 | 6.0×105 | 2.1.2 水質分析 對堠皋3#井水樣進行常規細菌分析,即將水樣分別稀釋成1×10-1、1×10-2、1×10-3、1×10-4不同濃度,按照平板計數法培養計數異養菌、按照最大可能數法培養計數硫酸鹽還原菌和鐵細菌。其結果見表3: 表3 3#井水分析結果異樣菌/(個·g-1) | 鐵細菌/(個·g-1) | 硫酸鹽還原菌/(個·g-1) | 1.0×102 | 未檢出 | 0.9×101 | 對堠皋3#井水樣進行藻類分析,土壤中生長的藻類主要有藍藻門顫藻屬、螺旋藻屬幾個種、綠藻門氣生小球藻等,多生長于至少有漫射光線的地方,但幾種營半腐生生活的顫藻可生活于地下幾十米處。鏡檢發現少量的絲狀結構物,類似某些顫藻屬藻類的藻類段,經過查閱圖譜檢索表,分析判斷為營半腐生生活的顫藻。這種藻是以有機物為養料進行生長繁殖的。 2.2 對4#井水進行菌藻分析 分析方法與3#井相同。鏡檢發現,垢樣呈黃褐色,較為稀薄,有少量的鐵銹。對井管外壁水下部分黃褐色稀薄垢樣進行細菌分析:結果發現垢樣中細菌含量較少,僅有少量的鐵細菌。其結果見表4: 表4 4#井管外壁水下部分垢樣分析結果異樣菌/(個·g-1) | 鐵細菌/(個·g-1) | 硫酸鹽還原菌/(個·g-1) | 未檢出 | 3.0×101 | 未檢出 | 同樣對堠皋4#井水樣進行常規細菌分析,其結果見表5: 表5 4#井水分析結果異樣菌/(個·g-1) | 鐵細菌/(個·g-1) | 硫酸鹽還原菌/(個·g-1) | 未檢出 | 未檢出 | 未檢出 | 3 分析結論 通過對堠皋3#、4#井的菌藻分析比較,可以確定菌藻在水井中生長繁殖的主要原因是:進水中存在嚴重的石油類有機污染物和無機污染物,為異養細菌類繁殖提供了豐富的碳源,并為化能細菌提供了電子受體;進水中細菌類較少,但水下管壁的黑色沉淀物中細菌較多,尤其是鐵細菌、硫酸鹽還原菌數量很高。 井管水下部分沉淀物是菌類繁殖生長成的菌膠團類物質、菌體、井管腐蝕產物等共同構成的混合物,該物質剝落使井底靠近泵頭處混合物粘稠度增加,以致造成潛水泵泵頭堵塞、泵送量減少直至不上水。 4 處理方法 4.1 防治方案 由于細菌繁殖最為嚴重的地方為井管外壁水下部分,根據分析的結果和具體情況,選擇使用管道外壁涂刷防腐涂料,同時在防腐涂料中配有殺滅菌藻的物質。該方法可以同時解決菌類粘泥附著和管道腐蝕問題,作用持久、穩定。 對于防腐涂料的配方,通過試驗研究,選擇出1#、2#兩種防腐涂料。 1#防腐涂料為雙組分環氧基涂料,有良好的耐水性和耐鹽水性、附著力強、耐沖擊性好、有良好的耐油性和防化學品性能、耐微生物腐蝕[1]。其面漆中含有毒性物質,可有效地防止微生物的生長附著。 2#防腐涂料由醇溶性無機富鋅底漆和水基防腐面漆組成,耐油耐腐蝕性能良好、附著力強、可以長期暴露在大氣中、耐久性能強。其面漆中含有兩種毒性物質,可以緩慢地釋放到周圍環境中,能有效地殺死菌藻等生物。 對于兩種防腐涂料中的有毒物質可能擴散到水中的問題,可以忽略。因為水經提升后還需進行生物氧化等一系列處理,可以完全去除擴散到水中的有毒物質。 考慮到水井中泵頭處水流速度較大,井管下部60-90m處及泵頭的濾網使用附著力較強的1#防腐涂料。井管水上部分使用2#防腐涂料。 4.2 處理效果 在井管使用防腐涂料6個月后,對井管外壁水上部分、井管內壁、井管外壁水下部分三個典型沉淀物垢樣進行鏡檢,鏡檢未發現任何細菌和藻類;對水樣進行常規分析,其結果如表6: 表6 處理后3#井水分析結果異養菌/(個·g-1) | 鐵細菌/(個·g-1) | 硫酸鹽還原菌/(個·g-1) | 0.8×101 | 未檢出 | 未檢出 | 鐵細菌、硫酸鹽還原菌均未發現,異養菌的含量極少;未發現任何藻類。 5 結論 采用在井內外壁涂刷防腐涂料的辦法,可有效地解決地下水因受有機物污染導致細菌及其腐蝕產物附著在井管壁上,堵塞水泵的問題。目前,該水井泵運行正常,井管無腐蝕現象和菌類繁殖引起的附著物,而且再未出現水泵堵塞現象。?/p> 參考文獻: [1]王永原,劉杏慈.涂料防腐蝕技術300問[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5
作者簡介: 于 勇,男,36歲,高級工程師.碩士,010-62783085 謝大強,男,29歲,工程師,大學,0533-7523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