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在供水管網資料管理中的應用
論文類型 | 技術與工程 | 發表日期 | 2000-11-01 |
來源 | 管道更新改造研討會 | ||
作者 | 佚名 | ||
摘要 | 一.前言 在《城市供水行業2000年技術進步發展規劃》一書中明確指出:我國供水行業的主攻方向為“兩提高,三降低”,其中,為了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就必須加強供水管網的管理。因為自來水管線絕大多數埋設在地下,上面有著厚厚的積土,確切位置人無法看到,屬隱蔽工程。因此,首先要有管網資料,上面有著 ... |
一.前言
在《城市供水行業2000年技術進步發展規劃》一書中明確指出:我國供水行業的主攻方向為“兩提高,三降低”,其中,為了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就必須加強供水管網的管理。因為自來水管線絕大多數埋設在地下,上面有著厚厚的積土,確切位置人無法看到,屬隱蔽工程。因此,首先要有管網資料,上面有著地形和我們的供水管線;而無論是從事管道設計、施工,還是管網養護、搶修,閥門維護等,都需要有一套較準確、較完整的管網資料。所以,搞好供水管網資料的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二.管理現狀
目前,我們滬東管線所資料室保存的資料有:
1.圖紙,包括工程施工單位上交的Dn75-Dn2000排管工程竣工圖,根據竣工圖所形成的各種比例的象限圖(1:500或1:1000,1:2000),按路名繪制的街道圖,1:20000測壓圖,1:20000區域管網示意圖;
2.閥門卡,上面有著閥門口徑、轉數、轉向、搭角線等重要數據;
3.小資料,指排管工程竣工圖以外的養護、接水資料。
管理方式較落后,表現在:
1.象限圖的修改是在管線藍圖上,手工用藍、紅兩色圓珠筆繪制而成(藍的代表建筑物,紅的代表管線),如某處新造建筑物,還得用刀片將原有建筑物刮去,造成圖面不整潔;
2.竣工圖的翻拍除了要在1:500象限圖上改,還要再改1:2000象限圖和街道圖,重復勞動,無疑增加了資料員的工作量;
3.圖紙和養護資料分開管理,沒有相結合;
4.人工查閱資料速度相對較慢;
5.所有資料都是紙質的,易損壞,難保管,需防潮和防蛀,時間長了,還會造成筆跡模糊,看不清;
6.圖紙若被一人借走,其他人只能等歸還后再看,而且外借易遺失;
三. 管理設想
綜上所述,傳統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信息社會的要求。所以,容量大、集各種功能為一體的計算機作為供水管網資料的管理工具已成必然。而網絡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更使管理工作如虎添翼。
對資料管理的總體設想是:資料室里不再有紙質的圖紙和臺帳,對生產有用的資料都儲存在幾臺服務器內,利用網絡技術,其它科室和公司有關人員不出門即可調用資料,可按任意比例打印,不管張數多少,實現資源共享。資料管理員負責圖形輸入和修改,數據輸入和修改,電腦維護。
資料管理系統功能框架圖:
四.實施計劃
鑒于資金少,時間緊,結合我們滬東管線所的實際情況,資料的計算機管理計劃分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初級階段,從使用頻率較高的圖檔出發,建立圖檔管理系統,邁出計算機管理第一步;
第二階段:鞏固階段,待運行成熟后,再建立閥門管理系統使管理水平再上一個臺階;
第三階段:應用階段,對上面兩管理系統進一步修改,資料真正達無紙化要求,完成與所其它科室和公司的聯網;
第四階段:擴展階段,將用戶資料和人事檔案資料也納入計算機管理的范圍。
為完成第一階段的任務,我們將采用上海“三高”計算機中心開發的圖檔管理系統,圖檔管理主要是指圖庫的建立,以及對圖庫中圖紙的調用、查詢和修改。它的特點是:操作簡便,功能較強,較好地實現了人機一體化。下面詳細介紹圖檔管理系統:
1.圖檔管理系統設備配置
(1)軟件:
Windows NT 2000 for Server ,Visual Foxpro 6.0,
Microsoft SQL Server 7.0
Microsoft SQL Server 7.0是單一處理、多線程數據庫,優點是耗用較少的硬件資源;并由執行核心來分配多個用戶對數據庫的存取,提高執行效率。
(2)硬件:
2~3臺計算機,掃描儀、數字化儀、繪圖儀、打印機等輸入輸出設備
2.圖檔管理系統功能
(1) 可按地圖位置快速查找到象限圖;
(2) 可按照圖檔相應的屬性對其做各種查詢,如竣工圖可按工程編號、路名等對其進行單獨或組合查詢;
(3) 解決了圖形和資料表格相互分離的狀態,大大方便了養護、維修資料的查詢和統計工作;
(4) 修改圖紙一次完成,避免重復勞動,無須象原來一樣在1:500象限圖上改完后,還要再改1:2000象限圖和街道圖。
3.圖檔管理系統數據庫的建立
(1) 將管轄范圍的地圖按區分別掃描入計算機;
(2) 要將象限圖、竣工圖、測壓圖、區域管道示意圖輸入圖庫。象限圖將以上海市測繪院提供的地形圖為基礎,逐步用AUTOCAD 繪制,竣工圖由AUTOCAD 繪制,區域管道示意圖將格式轉換成.dwg格式,測壓圖則掃描進去;
(3) 收集與圖檔有關的屬性數據,如竣工圖中的管徑、路名、埋深等,輸入計算機。
4.圖檔管理系統數據庫結構設計
(1)建立地圖位置與相對應的象限圖之間的勾連;
(2)建立圖形要素和屬性數據表的關聯;
(3)建立象限圖和相關竣工圖的勾連;
(4)確定數據字段的長短和數據類型;
(5)確定字段的統計功能;
(6)數據按一定規律組合、排列。
5.圖檔管理系統的難點
(1) 圖檔輸入工作量大,占用時間多;
(2) 對資料管理員的計算機操作水平要求高。
待圖檔管理系統運行正常后,將進入第二階段,建立閥門管理系統,閥門管理主要是指閥門卡的建立,以及對閥門卡的調用。它的設備配置和圖檔管理系統相近,將實現以下功能:
(1)建立大、小閥門圖形庫;
(2)建立大、小閥門屬性數據庫,如閥門編號、地點、轉數、型號等,用計算機按閥門編號進行管理;
(3)可按路名、閥門編號對閥門進行查詢,提高了查找速度;
(4)用計算機制成閥門操作單,停水通知等,清晰、準確。
第三階段是進一步完善圖檔管理系統和閥門管理系統,對于圖檔管理系統,可改進的地方有:
(1)在主要測壓點設帶壓力傳感器的數據采集儀,用來測試管網中的壓力,數據轉入計算機,則測壓圖是動態的,反映的是實時壓力,進一步類似設置實時測流點;
(2)與用戶資料相結合,在地形圖上標出大用戶位置,為將來用戶資料的計算機管理做準備;
(3)增加爆管資料,采用文字說明和現場照片相結合的方式,作用是統計爆管個數,通過爆管位置,找到管網薄弱處。
而閥門管理系統,可改進的地方有:
(1)閥門的位置靠與周圍建筑物的搭角線確定,如果周圍建筑物發生變化,則很難找到閥門。采用較先進的GPS(全球定位系統)就可確定閥門的準確位置;
(2)爆管事故中關閥方案智能化處理。計算機點中爆管處,可自動搜索管線上應關的閥門,迅速生成關閥通知單,顯示停水影響范圍。
接下來便是完成資料室與外科室和公司的網絡接口,采用開放型資料庫,供各部門通過計算機調用。局域網:在管線所內采用以太網;遠程網:在管線所與公司之間采用DDN連接。
最后,則計劃除了管網資料外,用戶資料和人事檔案資料等也納入計算機管理的范圍,真正將我們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信息化程度。
五.體會
針對滬東管線所的實際情況,只有注意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才能搞好供水管網的計算機管理工作,:
1.首先要提高資料管理員和使用者的計算機管理意識;
2.加強質監科、資料管理員對竣工圖的驗收、監督管理工作, 以保證資料與現場實際情況相吻合,力求原始資料的正確性;
3.資料管理員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培訓,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特別是要學會用CAD繪圖;
4.資料管理還要靠平時多積累,對資料室暫缺的資料,需其它部門配合,在施工、養護過程中進一步補充,力求資料完整;
5.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資料管理工作,不斷探索更新、更好的方法來管理管網資料,提高管理水平。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