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蘭州鐵道學院環境工程系,甘肅蘭州730070) 摘要:以錳砂、海綿鐵金屬多孔物質對含磷廢水的處理結果表明:在最佳試驗條件下,海綿鐵與錳砂的混合物對磷的吸附容量>9.0 mg/g,磷的去除率在89%以上。 關鍵詞:海綿鐵;錳砂;吸附;含磷廢水 中圖分類號:X703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000-4602(2000)10-0055-02 1 試驗方法 1.1 靜態法 量取一定量模擬廢水(用化學試劑KH2PO4配制而成)于三角燒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海綿鐵及錳砂,在室溫下以60 r/min速度振蕩20 min,然后靜置2h,取上清液用氯化亞錫法分析溶液中磷的含量,計算吸附容量及去除率。 1.2 動態法 采用φ14的有機玻璃柱,內填充10∶1海綿鐵及錳砂混合物,填充物高為600 mm,廢水以一定流速順流通過吸附柱。用氯化亞錫法分別分析流出液達不同體積時的磷含量,計算流出液體積和磷去除率,求出吸附劑的吸附容量。 2 試驗結果及討論 2.1 靜態試驗 2.1.1 海綿鐵粒徑的影響 海綿鐵粒徑直接影響磷的去除效果,選取不同粒徑海綿鐵處理含磷廢水的試驗結果如圖1所示。隨著海綿鐵粒徑的減小,磷的去除率增加(由62.16%增加到81.48%),但海綿鐵的粒徑越小其磨損率越大,水力阻力加大,成本增高。從水質要求、經濟成本綜合考慮,試驗時選取1.5 mm的粒徑。 
2.1.2 海綿鐵與錳砂配比的影響 取5 g海綿鐵,加入不同配比的錳砂,測定不同配比時海綿鐵與錳砂的處理效果,結果見圖2。 
由圖2可知,當海綿鐵與錳砂的配比為10∶1,對磷的去除率最高,并且在動態試驗中加入適量的錳砂,可防止海綿鐵板結,減少水頭損失,因此試驗選用海綿鐵∶錳砂為10∶1。 2.1.3 溶液pH值的影響 當模擬原水含磷濃度為50 mg/L(以PO3-4計)時,吸附劑對磷的去除率與溶液pH值的關系如圖3所示。酸度越大,去除率越高;在中性范圍(pH值6~8)內吸附劑的吸附量基本保持不變且去除率較高,為81.12%;當pH>9時,由于濾料表面發生化學反應而使去除率迅速降低。因此該法適合于處理酸性及中性或弱堿性含磷廢水。試驗模擬廢水的pH為6~7。 
2.1.4 吸附時間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吸附達80 min以后,吸附劑的吸附容量基本不再變化而達到平衡,吸附量可達9.0 mg/g,磷的去除率在89%以上,結果令人滿意。 2.2動態吸附試驗 2.2.1 流速對磷去除率的影響 準確稱取200g海綿鐵和20g錳砂,混合均勻后填充在¢14的有機玻璃柱內,柱高為600 mm,原液起始濃度為C0=50mg/L(以PO3-4計),以不同的流速通過吸附層,并計算不同流速下吸附劑對磷的去除效果,結果見圖4。由試驗結果可知,流速越小,去除率越高,但流速太小對實際處理工藝沒有意義,因而試驗選6 m/h的流速做動態試驗。 
2.2.2 動態吸附試驗 原水濃度C0=100mg/L,流速為6m/h,自運行開始至濾料出現穿透,全部時間為10d,進水總磷酸根量為10479.34 mg,處理水量為115.7 L,共吸附磷酸根量為1 646.00mg,動態吸附容量為8.23mg/g,總去除率為15.7%,動態吸附曲線如圖5。 
3 含磷污水處理試驗 用海綿鐵處理城市生活污水,在最佳吸附條件下,靜態試驗結果見表1。 表1 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結果序號 | 吸附劑用量 (g/L) | 進水PO3-4濃度 (mg/L) | 殘余PO3-4濃度 (mg/L) | 磷的去除率 (%) |
---|
1 2 3 | 4.0 8.0 12 | 78.32 78.32 78.32 | 36.26 8.78 5.42 | 53.70 88.29 92.10 | 可見,海綿鐵對城市生活污水中的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當投加量為10g/L時,磷的去除率可達90%以上,達到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標準。 4 結語 海綿鐵與錳砂是一種金屬多孔濾料,以它作為吸附劑處理含磷廢水的技術還未見報道。本研究結果表明:用粒徑為1.5 mm的海綿鐵與錳砂10∶1混合,在中性、弱酸性條件下處理含磷廢水靜態吸附容量可達9.0 mg/g,去除率為89%以上;動態試驗在流速為6 m/h的條件下吸附容量可達8.23 mg/g,可以滿足處理含磷廢水的要求。該法處理含磷廢水具有高效、快速、簡便易行等優點,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推廣應用。
電話:(0931)89382388938177 收稿日期:2000-05-01 |